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党媒网站总编辑看龙岗:文化龙岗,令人惊喜

党媒网站总编辑看龙岗:文化龙岗,令人惊喜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20 06:50:31 | 点击:3733

龙岗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味越来越浓。杨俊威摄

10月17日,深圳市龙岗区,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等全国几十家媒体的总编、记者们,深入客家故地、文创街区,近距离感受龙岗文化建设的强劲脉动。

多年来,龙岗区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加快打造深圳都市圈东部文化中心和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构建书香浓、琴声扬、创意强、活力足的魅力城区。

甘坑博物馆内,客家凉帽引人注目。主办方供图

底蕴深厚 古镇飘出文化香

大巴一路向西,穿过高高矗立的城楼,采风团一行人抵达甘坑古镇。古炮楼、南香楼、状元府等客家风情建筑错落有致,融于山水之间。

“这里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庄,收入依靠单一农业和编织凉帽的手工,地势低洼,逢雨必涝。”工作人员介绍。

经过一番“修旧如旧”的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对传统文化的焕新打造,如今的甘坑古镇已旧貌换新颜,每日游人如织。

采风团一行穿过客家排屋踏梯而上,来到家风家训馆。文创货架前,几位嘉宾饶有兴致地选购着自己姓氏的家训戒尺,当作一份特别的纪念。

甘坑客家博物馆中,辛勤劳作的农耕农具、精致细腻的木雕作品、精神抖擞的“甘坑麒麟套”,都为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站在高处俯瞰,客家排屋白墙黛瓦,院落中的树木绿意盎然。在古镇蜿蜒的青砖小道上,不时能遇到亲切可爱的“小凉帽”姐妹。

这一形象的灵感来自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凉帽。如今已成为甘坑客家小镇,乃至深圳客家记忆的代言人。

动画《小凉帽》中,吃糍粑、酿豆腐、做竹风车等昔日客家人生活场景再现,让岭南生活细节变得可触可感;在小凉帽农场,孩子们亲手种植采摘,体验传统农耕,感受客家人勤俭质朴、耕读传家的民俗精神。

一顶“小凉帽”讲好原汁原味的岭南故事,一片古村落留住韵味十足的城市历史记忆。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镇,已成为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仅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小镇片区就吸引外地游客超42万人次。

大芬油画村内画廊林立。主办方供图

活力十足 文化产业实力强

“大芬油画村是我最想去的。可以说是名声在外、自带流量。”出发前,海外网副总编辑王丕屹便已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期待,“以前看到过我们许多媒体写的大芬故事,今天来希望能买几幅画回去。”

大芬村内,巷道交错,画廊林立。即使是工作日,街边角落的画材与画板前,也坐着不少正专心绘画的游客。

这里不只是艺术氛围浓厚的“网红村”,也是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交易基地、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集聚1200余家相关产业门店,从业人员约8000人,年游客参观量300万人次,2022年全年总产值42亿元人民币。

文化产业是龙岗的一张闪亮名片。2022年,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9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超10%,产业竞争力跻身全国前三。

今年6月举办的第19届文博会上,龙岗展区各家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玄智科技机器人格斗台、高巨创新无人机、格物互动数字艺术装置,吸引了大量市民观展和互动。

在数字终端等优势产业的加持下,龙岗区的数字创意、数字设计日渐壮大。

今年3月,龙岗数字创意走廊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条没有围墙的“超级走廊”全长46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串联起龙岗31个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企业超1.2万家,其中规上文化企业272家。

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大潮滚滚而来,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搭上这趟快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创新链效能。

二十四史书院充满古韵与诗意。主办方供图

书香浓郁 文化惠民有温度

甘坑古镇北门外不远处,坐落着一座韵味十足的东方书院。亭台楼阁依地而建,层层叠叠。

“这里的环境太舒服了!”“感觉处处是景。”二十四史书院内,采风团一行人放缓了脚步,和市民游客一道,或在亭楼莲塘前驻足拍照,或流连于花园书店捧卷而读。

这座东方韵味十足的书院拥有1000个座位、3万册藏书,杜甫书屋、兰亭书屋等特色书店散布,亲子绘本、茶会雅集、民谣晚会等文艺内容丰富,成为深圳的一处“世外桃源”。

近年来,龙岗区文体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建成深圳·红立方、深圳书城龙岗城等标志性设施,同时,小微设施星罗棋布,文体活动“大餐小菜”任君挑选。

今年初,龙岗发布2023年“文旅菜单”,1500多场活动贯穿全年。近期,戏剧、歌剧、音乐会等火热升温,多位人气歌手的演唱会定档深圳大运中心,滋养着市民的生活点滴。

到深圳“潮”东去潮流艺术展欣赏新锐潮玩,去“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快闪秀体验涂鸦,在“公共艺术之美”主题讲座上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在大芬美术馆举行的2023龙岗公共文化空间艺术周,给市民的“精神味蕾”带来极大满足。

“龙岗给了我很多惊喜,既有面向未来的高科技,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两者有机交融得特别好。”中青在线副总编辑唐轶表示,龙岗给人一种很踏实舒适的感觉,适合创新创业、生活工作,有很多让年轻人留下的理由和机会。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难忘成都!一组数据带你回顾2025世运会

昨夜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流光溢彩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此落下帷幕△8月17日 成都世运会闭幕式现场从竞技突破到文明交融成都世运会给我们留下了精彩回忆一组数据回顾↓↓↓感谢成都带来的燃情8月世运会会旗已被移交给下届世运会举办...

商务部: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

央视网消息:8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决定,内容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规定,2024年8月21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3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

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北方农田渍涝害和风灾风险提示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8月16日联合发布北方农田渍涝害和风灾风险提示:预计8月16-18日,东北地区、华北、内蒙古中东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可能导致低洼农田被...

突破再+1!不起飞的“点火发射” “系留”如何进行?一文读懂↓

  央视网消息:8月15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这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重要阶段性突破。此次试验名为“系留点火试验”,什么是“系留”,“系留”又将如何...

税务部门“反向开票”推动收旧换新

董碧娟2025年08月15日08:44 | 来源:经济日报小字号原标题:税务部门“反向开票”推动收旧换新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

江西南昌: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南昌市红谷滩区厚田镇的一处光伏发电站,连片安装的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向电网输送电能。人民网 朱海鹏摄12345678下一页每日新闻网讯:人民网南昌8月14日电 (朱海鹏)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厚田镇的一处光...

安徽亳州:“药市”交易忙

安徽亳州:“药市”交易忙123456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8月13日14:482025年8月13日,药商在安徽省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选购中药材。初秋时节,正是“药材之乡”安徽省亳州市种...

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人气旺

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人气旺12345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8月13日14:43每日新闻网讯(人民网)8月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闭幕。期间,2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展示了工...

“文旅+非遗+剧本+美食”跨界融合激活品牌魅力 多元体验场景圈粉“留下人”

  央视网消息:2025年暑期,安徽黟县西递景区正式推出升级版“西递夜游”,游客不仅可以在白天观赏徽派建筑,还可以在夜间体验当地传统文化。  夜幕降临后,古村就化身成了一座光影交织的非遗舞台。在西递景区的牌楼广场上,一场...

高邮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史美山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高邮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史美山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总台记者 毛俊)

2023
10/20
06:50
浏览量: 37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