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志在乡村 青年如何“逐梦”

志在乡村 青年如何“逐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10-13 19:16:34 | 点击:468

 “地瓜不能像你们这样种!”面对初来乍到的一群年轻人以及他们推广的现代化种植技术,村里一位六旬老汉撂下了狠话。

  时至今日,莒县乐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彦磊仍清晰记得返乡创业之初和当地村民的一次观念冲突。不久后,他学着“求和”,向这位大爷耐心讲解了新型地瓜栽培方式的优点,最终大爷被说服,还主动说:“小常,以后有事你提前跟我说,我帮着你搞。”

  这次经历令常彦磊感触颇深:“只有融入乡村,才会了解乡村的真实情况;只有和乡亲们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乡亲们的需求,帮乡亲们做事,助力乡亲们增收。同时乡亲们也会帮我们成就事业。这就是青年和乡亲们的双向奔赴。”

  历经8年创业,常彦磊不仅带动1000余名群众发展甘薯基地6000余亩、南瓜基地8000余亩,群众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还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的号召,在老挝、缅甸等地发展南瓜基地800余亩,带动老挝当地200余人就业。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今,新时代的青年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实践。

  对广大志在乡村的返乡创业青年而言,如何在乡村振兴舞台上找准方向,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10月10日,4名青年来到“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记者见面会现场,围绕“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分享自己返乡创业的奋斗历程。这一系列记者见面会由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共青团山东省委共同举办。

  “乡村振兴是青年的重要领域,青年应该主动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具有市场前景、能够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创业项目。”东营市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这样建议青年。

  2015年,怀揣回报家乡的理想,刘超从央企辞职返乡创业,利用在外地学习的先进知识,在原来的规模种植基础之上,新建500立方米沼气池1座、智能钢构温室大棚10座、羊圈4座,形成了“羊→沼→菜”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目前,农场已变身为集养殖、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农场,带动周边300余名妇女就业,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从昔日传统种植模式到今日智慧农业基地的打造,得益于“智能种植监控系统”,农场技术人员仅需手机登录智能种植监控系统,便可实时了解棚区内情况,还能远程监测病虫害等,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收入。刘超鼓励年轻同伴,要勇于开拓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动力。

  95后青年、山东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昊留学回国后曾在一家国企从事管理工作,之后返乡搞农业种植,当起了现代“新农人”,用所学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改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将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刘炜昊一个“下马威”:面对全新的艾草产业,村民们满脸不信任,甚至有村民直接问:“如果种两年不挣钱还种吗?”刘炜昊用一个月时间走街串巷,向村民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并承诺按每亩每年13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现在,不仅棋山的村民跟着种艾草,临近区县的农户也纷纷加入艾草种植大军。在此基础上,刘炜昊又新建了艾草生产加工车间,打造以艾草种植为基础,集加工、销售、体验于一体的艾草产业基地,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

  “回顾这些年的乡村创业经历,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要扎下根,熬得住,让村民相信、认可和接受,这样才能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这一生力军。新时代青年想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就要卷起裤腿、躬下身子,大胆试,大胆闯,这样一定能干出一番新天地。”刘炜昊感慨。

  身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一名青年教授,张大健建议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立足于乡村实际,做本领过硬的“科学家”,开拓进取,灌溉希望。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徘徊不前,进口量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高,已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难题。振兴大豆产业,必须要创新大豆种质资源,培育优良品种,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

  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张大健带领团队长期深耕,于2022年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泛基因组,破解了大豆育种的“遗传密码”,为大豆的遗传基础解析、驯化性状调控基因挖掘及大豆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同时,通过收集的1000余份种质资源,该团队搭建了黄淮海区域大豆核心种质库,培育了高产、高油、耐盐碱的“山豆”系列大豆新品系。目前新品种新技术已累计推广100余万亩,每亩产量增加25公斤,按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地增收约100元,可给农民带来约1亿元的增收。

  在这名山东省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眼中,返乡创业青年还须做宁静淡泊的“坚守者”。

  张大健说,乡村工作千头万绪,返乡创业青年要坚守“将青春书写在大地”的初心,注重“面对面”、学会“实打实”,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静心了解乡村的根基脉络、禀赋优势、风土人情,从中洞察农业技术革新、发展模式创新的契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机活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约8600万年前的恐龙蛋有了“出生证明”

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的一群恐龙蛋化石终于确定了“年龄”。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联合组成科研团队日前研究确认,湖北十堰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形成于距今约...

俄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

新华社莫斯科9月11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2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其送去总重超过2.5吨的各类物资。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

9月9日,山西太原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雷雨天气过后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

韩国外长:被捕韩公民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当地时间9月10日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部门拘留的300余名韩国公民将于当地时间11日启程返回韩国;同时韩方已经得到美方的保证,相关人员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

文具数码产品大幅增长 “开学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智能设备因补贴政策销量激增、文具销量同比增长241%、鲜花订单翻倍……随着开学季来临,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受访专家表示,政策补贴与电商活动的双重加持下,实用需求与情感消费共同拉动“开学经济”增长,同时折射出...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2025年9月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卢拉总统,各位同事:  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20:53:30原标题: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图①:“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  本报记者 何思琦摄  图②:学生们在平型关大捷纪...

万荣:黄河岸边收稻忙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    9月7日,在万荣县荣河镇黄河滩涂千亩优质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眼下正是黄河岸边早稻收获时节,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获水稻,确保颗粒归仓。摄影:张怀心 ...

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9月6日,万荣县稷王山的梯田上,青绿、金黄与道路交织,在蓝天白云、村庄的衬照下,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生态农业画卷。摄影:张怀心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编辑:王明 审核:...

2024
10/13
19:16
浏览量: 46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