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石榴红了 我们长大了 一起动手 家乡也富了

石榴红了 我们长大了 一起动手 家乡也富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10-14 19:13:08 | 点击:306

“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内,返乡就业的青年讲解员谢晶(左)向游客介绍相关文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十一”期间,安徽省淮北市石榴文化旅游节在烈山区火热进行,榴园金秋美食节、石榴丰收季直播等好戏轮番上演。热闹景象背后,是“小石榴”带来的乡村大丰收,一组数据足以印证——国庆假期,烈山区共接待游客46.68万人次,其中,网红景点四季榴园的游客达到25万人次,周边近百家农特产品摊点收入170余万元,景区保障及项目运营为村民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烈山区种植石榴历史悠久,《烈山区志》中有“清代以珍奇果品进贡朝廷”的记载,主产区烈山镇仍存有明清时期古石榴树千余亩。然而,囿于石质山体、交通不畅等条件,千年古树没能为村民结出致富果。多年来,政府部门总结出七步造林法,解决了石榴树苗难以成活的难题。同时,越来越多青年身影加入石榴种植、文旅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家住榴园社区的宋六龙是其中一个。该社区房前屋后、山上山下遍植石榴树。宋六龙在大学暑期返乡时,就尝到了石榴的“甜头”——开设石榴销售摊点,在村里首创鲜榨石榴汁,曾经有一天营业额达到2000元。2016年,宋六龙大学毕业返乡,以家中20亩土地和农业种植技术的方式入股塔仙石榴合作社,成为合作社最年轻的一员。

细心的宋六龙发现了产业发展瓶颈:大多数村民任由石榴树自然生长,没有修剪、追肥、灌溉、嫁接等观念,导致石榴坐果率和优质果率低下。待石榴成熟后,勤快一点的村民会赶着天没亮之前去集市,图省事的村民则一口价把石榴卖给果汁厂。

对此,宋六龙邀请石榴种植专家教学指导,并引导骨干社员建立5000亩石榴产业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制订《石榴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规程》,示范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同时,共青团淮北市委、共青团烈山区委成立塔山石榴、黄营灵枣等特色产业团组织,开展主题交流、青创会客厅、青联大讲堂等活动,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皖北青年创业贷款贴息等政策,形成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青年服务项目。

“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还为我们提供产业对接、创业培训与指导服务,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如今,宋六龙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和石榴专家,合作社年营业额达500余万元。

在宋六龙倡议下,合作社在示范区实现统一栽植、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包装及销售,这转变了农户传统的栽植观念。2021年,示范区成为安徽省第一批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以石榴带动文旅也是当地鲜明产业特色。对于95后姑娘高滢而言,走出家乡烈山镇看外面的世界曾是她的梦想。大学毕业后,看到家乡景区管理粗放现状,她返乡加入四季榴园景区管理运营公司。

“闲置街区可以改造成乡村振兴馆,结合土特产,设置非遗、文创、农特产品等展销区,后续还可以注册商标,增加旅游收入。”2022年至今,她将想法付诸实践,带团队整合资源与资金,将闲置街区改造成“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陈列非遗、文创和农特产品。团队通过招商引资,补齐“吃住行游购娱”链条,联合开发滑雪场、动力乐园、云端露营等10个文旅项目。她还牵头开设直播间,通过电商直播来推广家乡特产和文化。

2023年,四季榴园景区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带动当地特色餐饮收入、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0%,直接带动就业约300人。

重点景区的红火,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

站在附近的皖北川藏线观景平台,四季榴园景区和社区居民种植的石榴树尽收眼底。皖北川藏线又名“龙脊天路”,不仅串起沿线风景,也解决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全线贯通后将超过55公里。烈山镇就以“皖北川藏线”为串联,探索“跨村联营+托管运营”模式,建成游乐项目及公厕、停车位等,方便群众出游。

“以前石榴卖不上价,村民手拿肩扛运输困难,如今,旅游资源集聚,大伙在家门口就可以卖石榴,核心产区人均每年增收两万多元!”烈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家祥感慨。

在烈山区,有青年返乡,也有外地青年来此成就事业。

邵景卫家乡在安徽宿州,此前在淮北师范大学就读,毕业后在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白雪压满成片的石榴树,华而不俗,清而不寒。” 2017年,邵景卫第一次走入烈山镇,看见石榴掩映下,房屋错落建设,这是他“梦想中乡村的样子”。他辞职来此创业,一期餐饮、二期民宿、三期书院的目标正加速推进,他还带团队运营明清石榴园景点。

“这棵树有8个树干,我们给它起名‘八仙过海’;这7棵树叫‘竹林七贤’,七贤中的嵇康和刘伶就是淮北籍人。其实,石榴树一年四季风景不同,秋天看硕果累累,五月看石榴开花,冬天看雪压枯枝,我们还有‘古树园盲盒认领’活动……”“十一”期间,邵景卫变身景点导游,向游客介绍园内知识。

“团队最初只有1名设计师,现在有38名年轻人,包括运营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本地人,大家擦亮石榴园的文旅品牌。今年,没有一棵石榴树荒废,十月开始挂果,预计亩产在2500斤到3000斤。”邵景卫自豪地说。

95后朱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合肥工作,两年前来淮北游玩时,被石榴园景色吸引,便带着文旅运营的梦想来到邵景卫团队从事新媒体运营。她从不同角度观察石榴园,活动规划、民宿建设进程、四季风景等场景都进入她的镜头。她喜欢用视频记录石榴从开花到采摘的过程,游客一句“我在视频里看到过你们”能让她开心很久。

90后宋六龙感慨,如今,青年们还带着村民开展电商直播,村里发展景象和石榴一样红红火火。“家乡发展需要对乡村有感情的年轻人,大家在与田间地头、黄昏晨露相伴的日子里,找寻生活的美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浙江衢州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初夏时节,行走在浙江衢州的乡野田间,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徐徐展开:标准化大棚基地的蔬菜长势喜人、共富工坊里的村民干劲十足、农家乐里的游客欢声笑语……近些年来,衢州市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联农带农夯实基层党建...

以青春为笔 书写“第二故乡”振兴答卷

5月的细密的雨丝中,蒋家村几位大爷在门口闲聊,看见农尚武便热情地打招呼:“农书记,你又来啦!感谢你们把我们村的路修好了,现在下雨天一个水洼了也找不出,娃娃回家再也不湿鞋了!”这位被村民亲切唤作“农书记”的,是广西交通运输...

驻村笔记里的乡村振兴答卷

跟进蔡虎堰池塘改造进度,联系农技站安排南瓜种植培训,查看下余村路灯安装情况……当都昌县左里镇白辉村晨光熹微,驻村干部占振川在他的笔记本上,又添了新的内容。从县委组织部的办公桌到田间地头,这个个子高高皮肤晒得黝黑的年轻人,...

蒙古屯里的秀才村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图/-孙仲兴      记者在辽宁省朝阳县采访时,听到一件新鲜事,在一个仅有275名人囗的以种植农业为主的自然屯,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北德力吉村,近十年先后培养出39名大中专毕业生

助农直播不能只管吆喝,做好品控才能把好事办好

最近,山东省烟台市八甲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军因助农直播的樱桃品相不佳遭到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反映,从张爱军的直播间买到的樱桃有的个头小,有的还没熟透,甚至还有坏果烂果。张爱军排查出原因之后,及时发布视频致歉,表示樱桃是凌晨采...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

黑龙江省宝清县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专业化管理机制——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村头的田埂上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晓...

浙江:“乡村CEO”培养模式再升级

近日,“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的第三批学员正式入学,这300名学员从5573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将接受为期一年包括集中授课、线上学习、驻村实训和研修等在内的多维度、沉浸式培育。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2025级开学典礼...

以点带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咱这地方都能变成人人羡慕的‘网红村’。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把我们村的好风光展示给全世界!”5月14日,站在自家新开业的民宿前,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山村村民吴西平满脸笑意,眼神里透着...

辽宁桓仁:第一书记联盟促产业发展

“今天带来的大榛子、冰酒全部售空,还接到了很多预售订单”“我们村的稻花香大米特别受欢迎,这次一下子就卖了3万多块钱”……日前,一场热闹非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在辽宁省本溪市举行,来自桓仁县的“第一书记文教助农联盟”成员感叹,...

2024
10/14
19:13
浏览量: 30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