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绿本本”换来“红票票”

“绿本本”换来“红票票”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1 16:23:11 | 点击:393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果农杨增林在介绍自己家的苹果。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霜降前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的苹果熟了,累累果实压弯了树枝。

“幺两帕”家庭农场的牌子上,“杨增林夫妇果树种植技术职称”照片分外醒目。农场主杨增林两口子在库房里忙着给新摘下来的苹果分级装箱。

“色泽鲜红,果型周正,酸甜适口。”杨增林眼中的岗底苹果,让人听着就直流口水。

“128道工序,一道都不能少”

为什么岗底苹果如此好?杨增林一语道破天机:它们是按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为岗底量身定做的128道标准工序生产出来的“科技果”。什么时候疏花、什么时候疏果、什么时候整枝、什么时候打杈……128道苹果标准工序说得一清二楚,果农像工厂的工人按照工序生产标准件那样管理果树,生产出来的苹果个头、着色、口感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

“现在人们来我们岗底果园买苹果,先看果农职称,有技术的,质量肯定放心。”杨增林说着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给记者看预定苹果的客户名单:邢台市王先生32箱,石家庄市李某某20箱,北京市张某22箱……

记者粗算了一下,杨增林家农场的苹果还没下树,三分之二就都有主儿了。

杨增林的爱人在给苹果分级装箱。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今年我的农场产量还算不错。”杨增林掰着指头算了笔账:他的20亩苹果,特级果和一级果达90%以上,手拿把攥就能收入30多万元。

“不敢想啊,以前种苹果不赔钱就不错了。”杨增林感慨地说,“这都是沾了李老师的光,沾了技术的光。”

“有了证书,凭技术就能挣钱”

“需要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村民注意啦!请赶快把个人的申报资料提交到岗底村委会!……”

这几天一大早,村里的广播就会喊一遍。其实不用喊,岗底人都知道。

村民梁山林早早就做起了准备。“去年评没赶上,今年说啥也不能错过了。”

让梁山林心心念的“证”是当地农民参评的“果树种植专业技术职称”。因为封皮是绿色的,当地人又叫“绿本本”。

都说种地靠经验,岗底人为啥愿意考个“绿本本”呢?

苹果种植有一整套的科学系统方法,李保国教授给岗底村量身定制了128道标准化工序,但要真正掌握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照猫画虎”横竖做不到位。在李保国教授的引领下,岗底村村民开始了果树种植管理技能的系统学习。经过培训,很快有191人获得了原农业部颁发的职业(果树工)技能证书。

有技术才能种好树。岗底村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有证好上岗,无证难下田。”

杨书海就是村里第一批“持证下田”的果农之一。当时,不少外地种植户来岗底“取经”。原邢台县马河村村民马二红种了5亩苹果,5年了都没有开花结果,急得团团转。后来请去了杨书海。有了杨书海的技术指导,马二红的果园第二年就获得了大丰收。

岗底人会种苹果,一传十,十传百,请岗底村“果树专家”做技术指导的人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买苹果的人知道岗底果农都有职称,果农职称成了苹果质量的一张名片。采摘客到果园采摘苹果好问果农有没有职称、是啥职称,职称越高苹果越抢手。”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

对村民来说,职称证书不仅代表着自己掌握技术,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没有职称证,出去帮人管果树叫‘打工’,一天100块钱。有了职称证,就叫技术指导,一天得300多。”梁山林说。

越是尝到科技的甜头,越渴望有更多本领。自2013年以来,岗底村村民四次参加职称评定,215户的岗底村,已有169名村民获得果树种植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技师5名,技师117名,助理技师47名。

2023年12月24日,岗底村又有39名村民获得果树种植专业职称。赵永辉摄

“职称证书就是出去打工的‘金名片’。对方一看咱是有职称的,都高看一眼。推广新技术时,他们也更信服。”杨双牛说。

“内丘富岗种果工,河北劳务新名片”

岗底人种苹果种出了名堂,村里成立了富岗公司,注册了“富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富岗牌苹果获得“中华名果”称号。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80元跃升到4万多元,成了太行山区靠种植业发家的富裕村。

岗底村果树种植高级技师杨双奎和他种植的苹果树。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随着岗底苹果名气越来越大,手持职称证书的“富岗种果人”身价也水涨船高,被全国各地苹果种植户争相聘请过去指导果树管理。而他们也从没让人失望,赢得了“走一地富一地”的佳绩,收获了“岗底财神”的美誉。

这些年,上百位“富岗种果人”走遍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5省的30多个县(区),累计培训果农5万多人次,推广果树管理技术20多项,示范推广总面积20多万亩,为各地果农增收5亿多元。“富岗种果人”也因此每年获得超过150万元的技术服务收入。

2024年10月,“内丘富岗种果工”被河北省评为省级劳务品牌。

村里最早拿到职称证的杨双奎,早已评上了高级技师。李保国去世后,他牵头成立了“李保国128科技服务小分队”,农闲时去给别的村子授课,分文不取。

“收啥钱?我的技术是李老师免费教给我的,我能问别人要钱?”杨双奎瞪大眼睛说。

几年下来,杨双奎他们共培训各地果农9000多人次,他们讲过课的地方每亩地平均增收3000元。

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队员、河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王迎(左)和杨双奎在交流苹果种植新技术。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岗底“土专家”们还出了不少科研成果。杨双奎研究出5项新技术,其中针对树龄较长老果树开发的“老果园重茬大苗建园”技术,比过去传统重茬小苗建园提前3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能为果农增收3万多元。这项技术已经在各地推广了300多亩,共为果农增收上千万元。

在岗底,没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80后、90后、00后是苹果产业的主力军。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农户办起了农家乐,村集体建设了吃饭、住宿一条龙的“托梦沟”,建成了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太行植物科技馆。果品育苗、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采摘、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一条果树种植全产业链正在岗底形成。

岗底村村口竖着的宣传牌。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岗底的农民不是普通的农民,我们个个讲科学、懂技术,在这儿能干好了不比在大学当教授差。”杨双牛说。

如今的岗底村,村美民富产业兴。村民们坚信,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家园。(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蒋宇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那些事儿】非洲学者点赞全球治理倡议:塑造多边主义新时代

中国日报网9月12日电 加纳新闻网站“Ghana Web”9月8日刊发加纳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的署名文章《中国全球治理倡议:塑造多边主义新时代》,对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予以高度评价。  文章说,在最近举...

港澳台青少年迎接志愿军英烈回国:心灵震撼与家国情怀

中新社沈阳9月12日电 (记者 李纯 韩宏)第一次来沈阳参加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熊博12日对中新社记者说,他的心情非常激动,感觉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说熟...

约8600万年前的恐龙蛋有了“出生证明”

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的一群恐龙蛋化石终于确定了“年龄”。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联合组成科研团队日前研究确认,湖北十堰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形成于距今约...

俄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

新华社莫斯科9月11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2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其送去总重超过2.5吨的各类物资。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

9月9日,山西太原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雷雨天气过后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

韩国外长:被捕韩公民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当地时间9月10日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部门拘留的300余名韩国公民将于当地时间11日启程返回韩国;同时韩方已经得到美方的保证,相关人员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

文具数码产品大幅增长 “开学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智能设备因补贴政策销量激增、文具销量同比增长241%、鲜花订单翻倍……随着开学季来临,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受访专家表示,政策补贴与电商活动的双重加持下,实用需求与情感消费共同拉动“开学经济”增长,同时折射出...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2025年9月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卢拉总统,各位同事:  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20:53:30原标题: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图①:“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  本报记者 何思琦摄  图②:学生们在平型关大捷纪...

2024
11/01
16:23
蒋宇骏
浏览量: 3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