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官宝窝堡村:盐碱地收获“黄金稻”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官宝窝堡村:盐碱地收获“黄金稻”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19 10:22:45 | 点击:439

官宝窝堡村丰收的稻田。资料图片

农业专家带领官宝窝堡村村民察看水稻长势,普及田间管理技术。资料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再往右打打轮……”日前,随着村民胡世文的指挥,一辆货车稳稳驶入官宝窝堡村大米生产车间。车尾,胡世文利落地搬起一袋大米,双手一举递上车厢。

“今儿订单量不小,有不少大米等着装车呢。”胡世文边装车边介绍,“这里面说不定有我家种的水稻。你看现在机械化收割多方便,我家25亩地不出半天就收得干干净净。以前,日子紧巴巴,不舍得用收割机,用镰刀一天也收不了几亩地。再说,没想到大米就在家门口加工,不仅价格上去了,咱收入还高了。”

官宝窝堡村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曾是贫困村。“位置偏远,资源少,祖祖辈辈大都在地里刨饭吃,可是这盐碱地种出来的粮食产量却不高。”说起村子的过去,官宝窝堡村党总支书记郎宝昌皱了皱眉,“我上任时,村里还欠着一屁股债,那阵儿每天连做梦都在想怎么带全村脱贫。”

就在一筹莫展时,一个好消息传来——辽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建设。这让村“两委”干部眼前一亮:“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发展集体经济是个好奔头。”

“我们去参加项目答辩,拿了个全市第4名,得到200万元扶持资金。”郎宝昌声音中透着自豪,“这下,种地,也要种出点儿名堂来!”

实地观摩、案例讲解、政策保障、人才配备……随着沈阳市委组织部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帮扶措施相继落地,2018年,官宝窝堡村农业服务中心成立。

服务中心要做啥?村干部心里有谱:把村民手里零散的地流转到服务中心,规模化种植水稻,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产业化路子。

可村民们将信将疑:“说到底不还是种稻谷,这咋就能行得通?”

为打消村民顾虑,村干部带头将自己家的稻田全部流转到服务中心,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第一年争取到40户农户加入。

“我就是第一批报名加入的。”胡世文笑着告诉记者,“服务中心说免费给大家发放种子,等收获了每斤还能比市场价高3毛钱回收,那我每亩就能多赚300多元呐。”

找对种地的法子,是村子致富的重要原因,这里头,农业技术也必须得“跟上趟”。为此,服务中心聘请农业专家,根据官宝窝堡村盐碱土地特点,定制了从选种育苗、整地插秧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的一整套种植方案。

“除了提供种植方案,还举办线下讲座,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同时,线上也没落下。我们给村民进行视频培训,并随时答疑解惑,你瞧……”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商文奇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官宝窝堡村优质水稻栽培的交流群。

记者一瞅,群里的“干货”可真不少:“稻瘿蚊危害的治理方法”“水稻灌浆期的管理方法”“大雨预警及应对措施”……不同阶段水稻种植的难点要点,商文奇都通过文字、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及时给村民解答、提示。

“之前,咱们的种地路子没找对。这回有了专家指导,咱的水稻不仅产量上去了,口感也更好了。”胡世文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

眼瞅村里水稻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村民动了心,纷纷主动加入服务中心。“现在,全村已有410户农户签约参与土地流转。”郎宝昌告诉记者,村里集中打造了4200亩的水稻高效农业种植基地,还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水稻10000亩。

水稻规模化种植效益初显,生产和销售也得跟上。“以往,村民都是卖低价原粮,忙活一年下来,人均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这哪儿成!”郎宝昌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水稻产品附加值,村里又建了大米加工厂。

“加工厂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水稻加工流水线和全自动包装流水线,17道高标准精细化加工程序能最大限度保留大米营养胚芽。这么一整,官宝大米的产品价值提升了不少哩!”站在流水线旁,车间主任冯伟笑着介绍,“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从销售原粮向销售品牌的转变。我们注册的‘哈拉沁屯’品牌大米,还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品牌一打出来,销路不愁。”

据了解,目前,官宝窝堡村农业服务中心已成为康平最大的水稻加工企业,日加工生产能力4万斤,年净利润达50万元。

“大米生产车间运营产生的收益,2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生产设备更新及日常维护,60%用于全村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差异化分配,防止规模性返贫,还有20%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和临时救助。”冯伟介绍。

村集体的产业越来越旺,村民日子越过越好,村子面貌也焕然一新。官宝窝堡村还被评为“辽宁省文明村镇标兵”。

“日子以后指定还更红火。”官宝窝堡村体育健身器材文化广场上,一位来跳广场舞的大姐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勇 王鲁婧)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约8600万年前的恐龙蛋有了“出生证明”

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的一群恐龙蛋化石终于确定了“年龄”。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联合组成科研团队日前研究确认,湖北十堰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形成于距今约...

俄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

新华社莫斯科9月11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2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其送去总重超过2.5吨的各类物资。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

9月9日,山西太原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雷雨天气过后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

韩国外长:被捕韩公民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当地时间9月10日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部门拘留的300余名韩国公民将于当地时间11日启程返回韩国;同时韩方已经得到美方的保证,相关人员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

文具数码产品大幅增长 “开学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智能设备因补贴政策销量激增、文具销量同比增长241%、鲜花订单翻倍……随着开学季来临,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受访专家表示,政策补贴与电商活动的双重加持下,实用需求与情感消费共同拉动“开学经济”增长,同时折射出...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2025年9月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卢拉总统,各位同事:  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20:53:30原标题: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图①:“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  本报记者 何思琦摄  图②:学生们在平型关大捷纪...

万荣:黄河岸边收稻忙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    9月7日,在万荣县荣河镇黄河滩涂千亩优质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眼下正是黄河岸边早稻收获时节,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获水稻,确保颗粒归仓。摄影:张怀心 ...

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9月6日,万荣县稷王山的梯田上,青绿、金黄与道路交织,在蓝天白云、村庄的衬照下,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生态农业画卷。摄影:张怀心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编辑:王明 审核:...

2024
11/19
10:22
浏览量: 4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