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老区“土特产”闯出“新名堂”

老区“土特产”闯出“新名堂”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1 17:26:28 | 点击:426

四川,一片红色的热土,全省81个县(市、区)载满革命足迹,传承光荣革命传统。

行走在赤水河畔的古蔺县二郎镇,河水浩浩荡荡,诉说着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英勇无畏。如今的二郎镇,不仅依酒而兴,因酒而名,更形成了独特的种养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包括古蔺县在内的多个四川老区的乡村“土特产”闯出了“新名堂”,为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蔺酒乡有“醉牛”

清晨时分,二郎镇便弥漫着醇厚的酒香,养殖户兴奋地交流着彼此领取的酒糟数量。不一会儿,这些酒糟就被当作开胃菜送到了牛儿的食槽里。“酒糟富含粗蛋白质,非常适合用作养殖饲料。”二郎镇华年村养殖户王宗耀道出其中门道。大伙儿集思广益给这些吃着酒糟长大的肉牛取了个很酷的名字“二郎醉牛”。

王宗耀养了21头肉牛,还种了几亩高粱。他的高粱主要卖给本地的酒厂,酒厂酿酒后的酒糟又回到他的养殖场,成了饲料。通过种植和养殖业,王宗耀的年收入已达到10万多元。

高粱酿酒-酒糟养牛-牛粪还田-田种高粱,农户和酒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二郎镇的农业产业就这样形成了生态闭环。据统计,全镇已培育肉牛养殖、酿酒、种植业专业人才1万余人,全镇肉牛存栏数约1.2万头,“二郎醉牛”特色品牌不断打响。

古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古蔺县,太平镇、二郎镇和东新镇的12个村庄已经陆续推进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红色资源修缮保护三大类10余个子项目。

二郎镇作为核心项目乡镇,抓住这次机遇,实施了糯红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基础设施补短项目,促进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壮大肉牛产业发展。

南江香米如翡翠

“为保卫土地而战”“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工农”……走进南江县长赤镇,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承载着红军与长赤人民在一起的历史记忆。

独特的土壤,温和的气候,孕育了品质卓越的长赤翡翠米。“翡翠米又被叫做‘红军米’,在长时期的浴血奋战中,‘红军米’成为了当时数万红军将士赖以生存的主要供给之一。”长赤镇文星村的种粮大户张之彦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对翡翠米产业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长赤翡翠米因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而得名,在57项检验指标中均优于国家标准,每千克翡翠米含钙74.4毫克,含硒0.23毫克,成为四川省首批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大米品牌。

“文星村目前有80%的农户选择种植翡翠米,每亩平均收益达到1900元。”张之彦坦言,这得益于南江县持续对翡翠米产业的培育,激发了群众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更是对翡翠米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期加了一把劲。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借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南江聚焦“中国好粮油”长赤翡翠米品牌优势,精准落地稻米精深加工中心、翡翠米良种繁育等4个项目,通过打捆实施、以点带面、补短强基,有效补齐了南江县粮油产业融合发展短板,推动粮油园区整体成势。翡翠米的线上营销额上了新台阶,达到了1.6亿元以上。

理县高原鱼鲜跃

横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川西藏羌走廊之上,“红军在理县”雕塑屹立,诉说着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在理县的巍峨青山之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也出产琳琅满目的绿色农产品,理县甜樱桃、青红脆李等高原“土特产”名声在外。

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在理县,为当地开拓新的产业版图提供了有力支撑。最近一段时间,理县上孟乡绿叶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兵太忙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建设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已经建好,池子里已经引来了山泉水。“这个占地30亩的基地原本是村里闲置的河滩地,没想到如今派上了大用场。”王学兵说。

绿叶村全村不到500人,是一个纯藏族村,村民主要靠采挖虫草和种植蔬菜谋生。“冷水鱼项目的实施,不仅对绿叶村产业发展是一大突破,对理县冷水鱼产业的突破发展也有重大意义。”理县农业农村水利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冷水鱼是指那些只能在较低水温环境中生存的鱼类,通常不超过20摄氏度,理县丰富的冷水资源和独特的海拔环境发展冷水鱼得天独厚,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引入了专业的冷水鱼养殖企业合作,村集体每年保底有30万元的分红。”王学兵说,村民没有养鱼经验,先跟着专业团队慢慢学习。在养殖基地附近,一个15亩的蔬菜大棚正在抓紧施工搭建,作为冷水鱼基地的“伴侣”,这个蔬菜大棚可不一般,“水培蔬菜”是其主打特色,其中的水正是来自鱼塘。看来,前沿的“鱼菜共生”循环模式马上就要在高原雪山脚下的绿叶村扎根了。

责任编辑:李华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约8600万年前的恐龙蛋有了“出生证明”

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的一群恐龙蛋化石终于确定了“年龄”。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联合组成科研团队日前研究确认,湖北十堰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形成于距今约...

俄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

新华社莫斯科9月11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2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其送去总重超过2.5吨的各类物资。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

9月9日,山西太原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雷雨天气过后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

韩国外长:被捕韩公民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当地时间9月10日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部门拘留的300余名韩国公民将于当地时间11日启程返回韩国;同时韩方已经得到美方的保证,相关人员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

文具数码产品大幅增长 “开学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智能设备因补贴政策销量激增、文具销量同比增长241%、鲜花订单翻倍……随着开学季来临,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受访专家表示,政策补贴与电商活动的双重加持下,实用需求与情感消费共同拉动“开学经济”增长,同时折射出...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2025年9月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卢拉总统,各位同事:  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20:53:30原标题: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图①:“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  本报记者 何思琦摄  图②:学生们在平型关大捷纪...

万荣:黄河岸边收稻忙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    9月7日,在万荣县荣河镇黄河滩涂千亩优质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眼下正是黄河岸边早稻收获时节,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获水稻,确保颗粒归仓。摄影:张怀心 ...

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9月6日,万荣县稷王山的梯田上,青绿、金黄与道路交织,在蓝天白云、村庄的衬照下,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生态农业画卷。摄影:张怀心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编辑:王明 审核:...

2025
01/01
17:26
浏览量: 42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