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走进1.45万余村庄访20万余农户 上海财大“千村调查”走进第18个年头

走进1.45万余村庄访20万余农户 上海财大“千村调查”走进第18个年头

来源:上观新闻 | 时间:2025-07-18 12:59:51 | 点击:72

 在云雾缭绕的哀牢山脉,一群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穿行于梯田之间,在纸页上记录着大地的脉搏。

  近日,来自上海财大的14名师生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拉开了上海财大“千村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的帷幕。自2008年启动以来,上海财大“千村调查”已连续实施18年,3万余人次学生走访了全国1.45万余个村庄的20余万农户,撰写调研报告万余篇。今年,项目以“农业强国建设”为主题,1800余名师生分成733组,围绕供给能力强、生产意愿强、产业韧性强、经营体系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5大方面深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125个村庄进行调研,预计调研17000个农户。

  当薄雾裹着炊烟冉冉升起时,元阳团队的师生同上海财大党委书记许涛一起走进农户家中。“阿叔,今年的红米能收多少箩?”操着当地口音,学生们以“聊家常”的方式开展三农主题的问卷调查,认真倾听农户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团队随后考察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文化遗产传承等,以掌握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情况。“在云雾缭绕的哀牢山,我早已不再是拿着问卷的调查员,而是一个倾听者,听元阳的大地诉说属于哈尼的故事。”来自元阳调研团的刘映琪同学表示。在和阿叔阿嬢的聊天中,在一次次沿着田埂走过时,她逐渐感受到“一亩地”的沉重分量。

  在丝丝细雨中,全体师生手捧黄色菊花,向长眠于冬瓜林烈士陵园的先烈们深深鞠躬。纪念碑上镌刻着烈士们的生卒年月,从中可知不少英雄在20多岁的年纪便已为民族献身。许涛书记号召全体师生铭记历史,学习先烈们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以上图片均为上海财大供图

  在“农文旅”融合示范村落阿者科村,同学们在稻田水中“浑水摸鱼”,感受劳动的不易过程和宝贵成果;在那里村,团队师生亲手体验傣族制陶技艺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会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攀枝花乡勐弄村,师生们近距离观赏彝族刺绣富有神韵的纹样,目睹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今年是上海财大千村调查3.0方案实施的第二年,传承“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的核心理念,新方案创新调查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国情教育、科研育人、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涵育“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提升千村调查在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为乡村振兴作出上财人的新贡献。

  上海财大千村调查每年聘请相关学科著名学者为首席专家,汇聚学科领域的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者参与,始终关切三农问题,围绕“农民发展状况”“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农民收入状况”“粮食安全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农村养老状况”“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农村创业状况”“农村互联网应用”“农村生态文明”“乡村教育”“乡村产业振兴调查”“数字千村”“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乡村善治引领乡村振兴”等主题,形成了一系列实践和教学成果。

  18年来,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入选2018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示范项目和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案例。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和最佳项目奖、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最佳项目奖等奖励。(实习生 朱其乐 新民晚报 易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安徽大学生走进儿童康复中心 开启一场与爱同行的实践之旅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有一家默默耕耘、为特殊儿童点亮希望之光的民营非盈利性机构——春语儿童康复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该中心始终专注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事业,以科学、系统的专业课程和特色教学促进...

走进1.45万余村庄访20万余农户 上海财大“千村调查”走进第18个年头

 在云雾缭绕的哀牢山脉,一群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穿行于梯田之间,在纸页上记录着大地的脉搏。  近日,来自上海财大的14名师生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拉开了上海财大“千村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的帷幕。自2008年启...

三白瓜变“致富瓜”

每日新闻网讯(运城日报)本报记者 高 琳 许 菲盛夏的万荣县南张乡,热浪裹挟着瓜香在田野间弥漫。瓜田里,一颗颗皮如白玉、瓤似凝脂的三白瓜正迎来丰收。近年来,在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品牌赋能的多重驱动下,三白瓜已成为群众增收...

团结才能共赢 携手方可共进——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暖流

  今年年初以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拖累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对全球复苏构成严峻挑战。  与复杂的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积极推动各方合作共赢。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引发热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各界人士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

贵州铜仁:年轻干部“沉下去” 作风建设“实起来”

  炎炎夏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花桥镇朝阳村200亩辣椒田里,农技干部梁世玉穿梭其间,认真察看辣椒长势,并指导种植大户鲁廷林进行管护。“以前种地全靠经验,现在有了专家上门指导,面对面、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栽种、施肥、防治病害...

高原戈壁长出片片绿洲

  核心阅读  位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的塔拉滩干旱少雨,荒漠化率曾高达98.5%。近年来,海南州探索“光伏+生态+农牧业”,实现光伏治沙、板下富民。塔拉滩荒滩变绿洲,带动当地绿色发展。 光伏板下绿草如茵...

古戏台还有“戏”吗?一群大学生走入乡野探寻文化振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夏日时节,站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小吏港一处青石阶上的戏台前,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2021级的陈玉树望着藻井上残存的孔雀纹样,想起了这首汉乐府诗。  她蹲在戏台角落,手持卷尺沿着残缺的砖雕...

安阳师范学院青年走访杨家寨 绘制红色精神主题墙绘

近日,安阳师范学院“绘梦乡村·筑知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南省林州市杨家寨村,以红色精神为主题进行墙绘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团队实地走访红旗渠,探访河南省劳动模范杨啟祥纪念馆,进行红色精神探源并确定墙绘范围。  恰逢红...

湖北秭归:黄桃深加工助农增收

湖北秭归:黄桃深加工助农增收1234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5年07月14日14:342025年7月14日,眼下正值黄桃上市旺季,位于三峡库区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外贸食品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将当...

2025
07/18
12:59
浏览量: 7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