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十月,诗的十月

十月,诗的十月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10-11 16:51:04 | 点击:342

插图:郭红松

1

  十月,烟台的苹果红了

  十月,天山的棉花白了

  十月,嫩江的玉米黄了

  十月,海南岛的椰子甜了

  十月,洞庭湖的莲子落了

  十月,科尔沁的羊儿肥了

  …………

  十月,花果飘香的季节

  十月,堆金叠玉的季节

  十月,成熟的季节

  十月,收获的季节

  十月,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隆重庆典的季节

  走在祖国宽广的大地上

  走在十月的阳光里

  我歌唱十月

2

  多么好啊

  此刻

  我走在十月的阳光里

  走在十月动地的歌声里

  走在十月怒放的花丛里

  走在十月奔涌的人流里

  我看见

  一群鸽子展翅飞向远方

  声声鸽哨在云天闪耀

  一辆洒水车抖开一片云霞

  擦亮大都市梦醒的希冀

  我听见

  歌声与号子

  在工地荡漾

  晨风与旗帜

  在脚手架上絮语

  车流在开放的大道流淌

  纪念碑在改革的潮头屹立

  这是风风火火的十月

  到处是热腾腾的劳动汗水

  到处是充满着智慧的创造

  到处呈现出开拓的奇迹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到处是惊天动地的崛起

  在这个热气腾腾的国度里

  我看见一群又一群人

  为使生命与劳动

  获得价值而忙碌的身姿

  这些炎黄的后裔

  这些麦穗与齿轮的继承人

  在车间 在船台

  在田畴

  在教室 在柜台

  在实验室

  以钢铁与石头的品格

  以创新开拓和东方美学

  夜以继日奔忙着

  这些勇于探索的开拓者

  这些勇于革新的创造者

  他们知道

  创造

  一个多么庄严的词

  那是汗水和智慧的凝聚

  他们更懂得

  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什么比责任与创造

  更需要坚守与搏击

  正因为如此

  他们以敏锐的智慧和胆识

  打破一切陈规陋习

  和一切陈腐的观念

  任凭世界风云怎么变幻

  他们目光睿智 沉着镇定

  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他们攻坚克难

  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这不 他们汲取阳光雨露

  和爆响的豆荚亲切絮语

  又以不屈的钢筋铁骨

  和即将竣工的核电站攀谈

  还以喜鹊的歌唱

  向那远航的飞船问好

  他们也选择诗与爱情

  不仅让其滋养葳蕤的青春

  更让生命充满活力

  他们更选择正直与忠诚

  奋发有为

  不屈不挠

  创造第一等的业绩

  他们放飞憧憬的梦想

  为昨日辉煌续写新的辉煌

  为明天胜利谱写新的序曲

3

  是时候了

  十月

  一个绽开的季节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

  有人在交换量子信息

  有人在谈纳米构造

  有人在5G基础上

  潜心破解更快的密码

  更有宇航员坐着飞船

  在银河里游荡

  他们说

  绕旋地球的月亮

  应该有中国人的足迹

  至于脚手架在露水中

  伸展茂密的枝叶

  又一座大桥凌空于峡谷上

  架在瞩望的眼光里

  复兴号飞驰在高速铁路上

  奏响中国进行曲

  还有风车矗立在海水中

  呼唤海风不要太狂

  最好露出点笑容

  而沙漠中的太阳能板

  仿佛一页烫金的封面

  借阳光金色的大笔

  抒写开发新能源交响曲

  还有无人机

  早已展开灵巧的双翼

  飞在另一片天空

  而新能源汽车

  正以一个又一个加速度

  驶进异国他乡的梦

  更有废墟上新起的城市

  迎来地铁站涌出的人群

  …………

  这就是十月的中国

  到处是劳动的汗水

  到处是生命的活力

  到处充满着智慧的创造

  到处呈现出创新的奇迹

  这就是中国的十月

  一个汗与热气腾腾的季节

  到处都是惊天的创造

  到处都是动地的崛起

4

  我的血有着十月的颜色

  我的汗有着十月的咸涩

  我生命的每一抹色彩

  都是十月的光芒

  是的 我是十月生的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自我哭着来到人间

  我的一切都是十月馈赠

  或者第一次啼哭

  第一次睁眼看见阳光

  十月是我的命运

  我也是十月的一部分

  我不仅欣然接受

  十月委我以重任

  更愿意为十月的阳光

  铸造一个新的灵魂

  由此

  我和十月的步伐在一起

  和十月的目标在一起

  当然 也和

  耕耘土地的人在一起

  切削金属的人在一起

  不安于现状的人在一起

  更要和

  革新的思维在一起

  和真理在一起

  只因我的生命

  是十月给的

  十月以爱的乳浆哺育我

  理所当然 我愿将血肉

  和生命全部献给十月

  尽管知道生命可贵

  可是

  若十月需要的时候

  我会毅然决然挺身而出

  像石头为十月铺筑道路

  像泥土为十月培植青苗

  像一滴水为十月浇开花朵

  像一片叶为十月装扮绚丽

  而我最想最想做的

  就是用我简单纯朴的爱

  为十月

  写首简单纯朴的诗

  十月 诗的十月啊

  (作者:谢克强,系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晨飒《金牌学徒》:工人故事为何打动人心

关注新技术工人的成长,展现两代人的情怀,书写新青年的梦想和追求——作为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代表,青年作家晨飒的《金牌学徒》通过整合行业现实与文学构思,完成了对“升级流”小说结构新变的尝试。较之晨飒之前的创作,《金牌学徒》将...

考古学者如何书写“餐桌上的微型史记”

你日常爱吃的菜系,爱点的外卖,往前溯源,能联结多久之前的朝代?盘中餐的背后,蕴含怎样的文化积淀?食物是人类前行的动力,更是历史真切的见证。这两年,一位考古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因为美食走红。以“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

源远流长 浩如江海——读“荆楚文化史”

《荆楚文化史》 刘玉堂 总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由于自然生态、历史传统和区位交通差异等因素,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生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多彩的文化图景,它们共同构塑着中华文明的总体面貌。“地利西...

时光列车外的科技风景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假如有一个1000年前的古人冬眠了500年后醒来,他会发现世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我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的世界,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2024
10/11
16:51
浏览量: 3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