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解曲 释剧 阐心境——读《王星琦讲元曲课》_读书频道_中国青年网

解曲 释剧 阐心境——读《王星琦讲元曲课》_读书频道_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25 16:46:38 | 点击:249

《王星琦讲元曲课》 王星琦 著 凤凰出版社

人们惯说唐诗、宋词、元曲,好像它们的影响力可同日而语。实际上,元曲读者似不如唐诗、宋词广泛。

近日,一本意在普及元曲知识的读物《王星琦讲元曲课》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了。王星琦师从戏曲史家王季思,在南京师范大学执教四十余年,《王星琦讲元曲课》是他多年来讲义和元曲研究心得的汇编。

四十余年来,王星琦不仅讲元曲,而且不趋时、不凑热闹,心无旁骛地研究元曲,并不断取得研究成果,著作等身。如今,《王星琦讲元曲课》终于出版了。它不是讲稿的简单汇编,而是汇集了大量元曲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善本”。

元曲不是单纯的“曲”,它包括“元杂剧”与“散曲”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学样式。元杂剧在舞台演出形式早已失传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剧本来传播,如何才能深入挖掘其魅力、焕发其精神?“剧曲”与“散曲”异同何在?这些问题讲不清,无疑是影响读者接受元曲的障碍。在我看来,《王星琦讲元曲课》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具体说来,这本书有这样三个特色。

诗学说曲

关于元曲产生的原因,前人多有论述。一种主流观念是,元代科举制被废止,知识分子没有出路,转而走上了杂剧之路。这样的结果是,市民文学的影响力日益超越正统文学,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王星琦认为,元代社会异常复杂,的确是元曲产生的外部因素。但元曲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最终得以确立,还是要从文学艺术的内部找原因。王星琦确立了考察元曲的原则,就是诗学原则。

在书中,王星琦开宗明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北曲杂剧和散曲两种艺术形式,前者是戏剧,因中国传统戏剧讲求唱念做打,是一种综合艺术”“后者是纯粹的诗歌,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种形态”。这就说清楚了元曲的内涵以及元杂剧(北曲杂剧)和散曲之间的关系。接着他指出,剧曲与散曲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并引用刘永济语“散曲者,诗余之流衍,而戏曲之本基也”,道明二者渊源。

王星琦进而指出:“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和各体文学大融合的结果。”并从诗学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唐宋传奇文、话本及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影响了元杂剧的题材;唐宋以来的乐舞、大曲等,影响了元杂剧的舞姿、曲调;诗词歌赋等韵文,对元杂剧曲词影响深刻;参军戏、宋杂剧及金院本等滑稽表演,更是直接影响了元杂剧中的科诨艺术,皮影戏、傀儡戏以及古老的傩戏也影响了元杂剧的化装和脸谱等。

至于散曲的产生,王星琦认为,由《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到了金元之际,因词越来越精致而不得不变,散曲由此应运而生。散曲一方面承袭唐宋词之余绪,一方面汲取民间俗曲歌谣营养,“以变化灵动与朴拙浑厚见长,气象一新”。

谈到散曲的艺术特征,王星琦没有从理论到理论,而是采用了他最擅长的手法——艺术感受来予以体认。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对于金末赵秉文这首词,王星琦说它有浓厚的“曲味”,不仅缘于其形式、句法、节奏、情调,更在于它的气息和风格,以及“心境”——人生如寄、倏尔白头,莫如花前沉醉、杯中忘忧,正是命运多舛、自叹生不逢时的金元之际文人的共同心声。所以它是变了味的词,因而似曲。王星琦认为,散曲语音构成与诗、词大异其趣,因这种语言上的根本性变化,总体韵味、情调乃至神采都不同了。

谈到散曲与诗、词的区别,王星琦推崇明人王骥德的观点:曲之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无不可也。故快人情者,毋过于曲也。

剧学析曲

面对元杂剧这一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王星琦如同庖丁解牛般,先运用中外戏剧理论及先辈相关论述仔细剖析、严谨定义,提出元杂剧具有独特的悲剧精神和喜剧性,接着便跳出了各种理论和见解的纠缠,挪出大量篇幅来赏析剧曲。王星琦认为,元杂剧中的曲——“剧曲”,才是元杂剧的灵魂,也是元杂剧的魅力所在。

面对众多剧曲,王星琦首先选择著名的元杂剧,再从中选择或生动或优美,能彰显人物形象个性、推动剧情发展并极具民间文学本色的内容予以详解。在我看来,这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

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写年轻善良的窦娥含冤负屈,王星琦选择了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以及“滚绣球”: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王星琦认为,第三折是悲剧的高潮,作者倾注了饱满的情绪来塑造窦娥形象。一开场便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监斩官严命吆喝,窦娥披枷戴锁上场。“没来由”“不提防”,都是受屈、含冤之意。“叫声屈动地惊天”一句,催人泪下。“这声震四座,徐迂环绕的唱词,恰是点睛之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寒光闪闪的屠刀高悬的时刻,窦娥……对天地鬼神一并怀疑。”

从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王星琦选择了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星琦认为,此曲从范仲淹词“苏幕遮”化来,以萧瑟秋风、霜林尽染来衬托离人心绪。本来碧云黄花,大雁南飞是很美的,富有诗情画意,然而结尾一问“晓来谁染霜林醉”,一答“总是离人泪”,使得景物染上伤感色彩。“此曲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激赏,就在于它情景交融……至真至切,堪称绝唱。”

再看其“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对此,王星琦写道:此曲全写莺莺心理活动,细微真切。先写怨词,接着以柳丝系马、疏林挂住夕阳的想象,以状莺莺心中对别离的怨怼。至于“马儿迍迍的行”句,更是展开了这样的戏剧情境——张生在马上,走在前;莺莺坐车上,行在后;马快车慢,要图得两人眼相望,目相招,就必须马儿走得慢些,车行得快些。为图得相守一刻,但愿时间停滞。王星琦点评:这不仅是代角色立言,更是代角色立心。

诗语解曲

在《王星琦讲元曲课》一书中,常常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元曲的意蕴。

《梧桐雨》是白朴的名剧,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王星琦认为,此剧高潮不是人物行动与戏剧冲突带来的,而是由情绪引发的。白朴写唐明皇自蜀还京、触景生情,抒发对杨贵妃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其第四折“黄钟煞”曰:

“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前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

王星琦解道:你看作者大处着眼,细处落笔,意韵不尽,余味绵缈。大处是西风寒气,铃声栈道,如羯鼓琴音……细处则在“洗黄花”以下……看那雨洗黄菊,格外鲜艳;苍苔润雨,湛绿无比;湖山蒙蒙,奇石棱棱;枯荷斜倚,池水流溢。特别是“洒流萤”以下数句,悬想遥思,以揣以摩,妙语连连。蝴蝶不见了踪影,怕是其翅膀被打湿了,萤火虫躲起来了,雨雾潮湿使它无法展开萤囊。蟋蟀在轻轻地叫,大雁在高高地飞……极目遥望,浑融一片;泪水雨水,难分难解……剧中营造的意境由此走向极致。

最后,不得不提,王星琦酷爱书法,其书写已形成自己的面貌:潇洒飘逸,又不逾法度;俊朗神秀,又不失劲道。本书的多幅书法作品均为其手迹,为本书增色不少。我甚至以为,那些元曲作品,非王星琦书法不能表现其独特意韵。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元曲普及读物。

(作者:章俊弟,系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晨飒《金牌学徒》:工人故事为何打动人心

关注新技术工人的成长,展现两代人的情怀,书写新青年的梦想和追求——作为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代表,青年作家晨飒的《金牌学徒》通过整合行业现实与文学构思,完成了对“升级流”小说结构新变的尝试。较之晨飒之前的创作,《金牌学徒》将...

考古学者如何书写“餐桌上的微型史记”

你日常爱吃的菜系,爱点的外卖,往前溯源,能联结多久之前的朝代?盘中餐的背后,蕴含怎样的文化积淀?食物是人类前行的动力,更是历史真切的见证。这两年,一位考古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因为美食走红。以“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

源远流长 浩如江海——读“荆楚文化史”

《荆楚文化史》 刘玉堂 总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由于自然生态、历史传统和区位交通差异等因素,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生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多彩的文化图景,它们共同构塑着中华文明的总体面貌。“地利西...

时光列车外的科技风景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假如有一个1000年前的古人冬眠了500年后醒来,他会发现世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我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的世界,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2024
10/25
16:46
浏览量: 2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