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老片重映不能光打情怀牌

老片重映不能光打情怀牌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5 13:27:43 | 点击:392

本报记者 袁云儿

好莱坞重金打造的新片《小丑2:双重妄想》,居然没“打”过一个22年的老IP。最近“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重映,意外收获高票房,并引发网友怀旧浪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累计重映(含已定档)的影片已达到30多部。老片重映虽不是新鲜事,但像今年这么集中爆发的,还是头一回,因此2024年也被网友调侃为“重映元年”。对此,业内分析,重映要想获得市场青睐,不能仅靠情怀加持,片源品质和宣发营销都得翻出新花样。

“哈利·波特”表现远超“小丑”

随着《海德薇变奏曲》的响起,无数“哈迷”在影院重返童年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从10月25日开始,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8部电影在中国内地启动重映,每周上线一部,直至11月29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其中,最早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于2002年,距今已有22年。

“哈利·波特”系列的重映,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热烈反响。对许多看着原著长大的80后、90后粉丝来说,这次重映让他们有机会重温童年记忆;而对那些没赶上当年电影第一波上映的00后“哈迷”来说,他们终于有机会在影院里“补课”了。

截至11月4日,已经重映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均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票房成绩,位居在映影片票房前列,4部作品重映的总票房突破1.85亿元。这一系列取得的超预期市场反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小丑2:双重妄想》。

今年11月,即将与观众重逢的老片除了“哈利·波特”,还有《这个杀手不太冷》《海上钢琴师》《爱情神话》等。

部分重映影片沦为炮灰

“一部经典影片的重映已经不够了,需要更多的经典老片来激活市场。”影评人井润成直言,导致“重映元年”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电影市场新片供应短缺、生产能力不足。“重映经典老片,可以补足市场供给,提振市场。像哈利·波特系列、《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经典影片,是被市场检验过的成功项目,重映的宣发成本低,口碑和舆情风险小,因此会受到业内青睐。”

不过,并不是所有重映影片都能获得票房成功。有的影片首次上映时便没什么火花,期待重映能扳回一城,可能性就更小了。有的影片距离上次上映时间间隔太短,观众缺乏再看一次的兴趣,比如动画电影《灌篮高手》去年刚刚拿下6.6亿元票房,时隔一年又来上映,结果仅收获300多万元,被观众骂“吃相难看”。还有的影片重映不是奔着票房,而是与系列新作的上映搞联动宣传,比如《沙丘2》上映时重映第一部《沙丘》,《白蛇:浮生》上映时重映第一部《白蛇:缘起》等。从今年的票房数据看,大多数重映影片的票房并不高,至少15部电影的重映票房不足100万,沦为炮灰。

老片重映要有新花样

老片重映,绝不能仅靠情怀加持,需要更科学、成熟的运营。

“重映的资格应该尽可能给那些更优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影片,如果都是些一般的作品甚至烂片重映,会给市场带来一种负面印象。”电影市场分析师朱擎天建议,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可以去动员那些拥有优质经典电影的公司精选电影提报重映,比如最近有不少网友呼吁打包重映“蜘蛛侠”“指环王”等经典IP。

哪些影片重映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从以往经验看,首先需要质量过硬且受众庞大。比如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都分别在内地上映过3次,后两次重映依旧效果惊人,充分说明了经典影片的巨大票房号召力,两部影片堪称内地市场最成功的重映案例。

另外,老片重映要尽可能有新花样,在影片内容或放映制式上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在首次上映两年后推出《一代宗师(终极版)》,不仅经过重新剪辑调整,还推出了3D版,最终收获6300万元票房,创下当时国产片重映票房纪录。今年9月重映的《流浪地球2》虽然去年刚上映过,但因为是3D重制版,依然获得了超过1400万元的票房。

“重映影片可以在购票平台上开设重映专区,设计专门的营销活动、电影周边、优惠政策来刺激市场。”朱擎天说,比如今年“哈利·波特”上映期间就有大量丰富的周边产品上线,还有影院计划推出一口气连看8部的“马拉松”观影活动。

当然,一个健康活跃的市场不能仅仅依靠重映影片。影院研究专家刘建新直言,老片重映集中爆发,是当下市场新片普遍乏力带来的结果之一,目前上映新片虽然数量够多,但在口碑上仍然无法满足观众需求,这警醒从业者要保证电影生产创作的质量。“在线视听娱乐日益发达的当下,电影市场更需要能带来观影人次和票房的新片,不能太依赖老片重映。”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靖强】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2000多年前小孩爱玩啥?汉代“潮玩”开箱

能滑着走的玩具车玩过没?2000多年前的小朋友也喜欢今天,一起开箱古代限定“潮玩”↓↓↓嗷呜~威风凛凛的小老虎哪个小男孩不爱头上有个“王”的老虎是不少小男孩喜爱的动物西汉海昏侯刘贺之子刘充国也不例外这只小老虎就出土于刘充...

人气旺 文旅热 消费兴——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四射

 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新模式新场景点燃缤纷夏日;夜经济“亮”起来、“活”起来,新“夜”态持续释放新动能……  这个夏天,大江南北人气旺、文旅热、消费兴,呈现出一幅“热”力四射、生机勃勃的经济图景。  夏...

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主创谈电影《南京照相馆》:守护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该片点燃了暑期档观影热情,上映5天票房破6亿元,位居单日票房榜首。  电影从一间照相馆、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

今年上半年检出涉及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

央视网消息:7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介绍了上半年抽检监测的情况。抽检监测工作调动了全国1200余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关注粮食加工品、肉...

逐步揭开华南与东南亚中生代恐龙世界神秘面纱

  楠木山恐龙足迹。吴剑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王美莹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了解到,中外科学家携手对广西地区的恐龙记录进行系统性梳理,并详细描述广西南部的东兴市楠木山发现的侏罗纪晚期恐...

【文化中国行】渔鼓声声文明风

【文化中国行】    夕阳熔金,晚霞泼洒天际。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阳河村的文化广场上,57岁的周进清手持渔鼓筒,领着“一片红合唱团”排练新曲目。“打起渔鼓唱新歌,文明新风满山坡……”浑厚的鼓点和欢...

首批有效期20年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 | 一文梳理换领新证注意事项↓

  央视网消息:目前,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陆续到期,2025年是换领的高峰年,多个省份的业务量预计都将达到数百万。  当前正值暑假,二代身份证换领叠加学生集中办证期,多地都出现了办证量激增的情况。大家都...

科技赋能文化“出圈”!街头巨兽→载人飞碟 文化装备上新点亮文旅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从街头机械巨兽到海边载人飞碟,很多原来只能靠想象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就在这个暑假,各种文旅新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这款诞生于辽宁大连的仿生机械装置夔牛雷雷长21米、高10米、重48吨,数百个精密机械部件实现它...

韩国重建协商机制以化解医生“辞职潮”

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而引发的“辞职潮”风波已持续近17个月。为化解僵局,韩国政府和医疗界代表于7月25日重建一套协商机制。按韩国媒体说法,协商机制的重建是使韩国医疗体系趋于稳定的关键一步。  韩国保健福...

卢旺达新内阁宣誓就职

新华社基加利7月25日电(记者吉莉)卢旺达新任总理贾斯廷·恩森吉尤姆瓦及新一届内阁成员25日在首都基加利宣誓就职。总统卡加梅主持就职仪式。  在就职仪式上,卡加梅鼓励新内阁成员以使命感、自我反思和担当精神履职。卡加梅还呼...

2024
11/05
13:27
靖强
浏览量: 39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