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蕴藏在古代文体里的文化基因(序与跋)

蕴藏在古代文体里的文化基因(序与跋)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18 09:46:46 | 点击:455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吴承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文体学史是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它在尽可能全面搜集文体学史料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体观念和文体理论,展示古代文体学原生态的复杂性、丰富性。同时,它注重考察社会转型、语言变迁、文化思潮、时代风尚等因素对文体的影响,描绘中国古代文体学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体历程,描述不同于西方“文学”概念框架下的文体学史,呈现中国本土独特的知识、观念与思想体系。

这是一个高远而艰难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史》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讨论、思考中国文体学史研究比较重要和独特的问题,力图在继承中国历史学传统的同时,吸收现代学术精神,追寻文体学史研究中的“史意”“史识”“史法”,写出一部自成一家、富有别识心裁的中国文体学史。

章学诚《文史通义》以“史意”为史学的宗旨和灵魂,我们借用“史意”一词来指文体学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包括古典学术传统、现代学术高度和现实人文关怀。中国文体学的现代意义并不是强加上去的,其精神仍潜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表面看来,大部分古代文体今天已被弃置。然而,从本质上看,古代文体及文体学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可能发生变化,但社会文化系统是古今普遍存在的,它的原则在古代、现代都有相通之处。如“得体”“辨体”等古代文体学的主要精神,仍具有现代意义。文体学的精髓已渗透到中国的文化基因中。

“史识”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悟性与洞见。历史研究基于史料,但不止于史料;既需要“考索之功”,也需要“独断之学”。我们要超越传统文体学,就不能只停留在对文体史料的缀合,对古人的文字作疏解,对已有的研究作总结,更需要以新的学术眼光进行理论创新。以明确的、有新意的问题为导向,展开深入讨论,这是这套书的追求之一。

文体学史研究要讲“史法”。中国文体学史研究的基本法则是回归到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原始语境与内在脉络中,去触摸、感受古代文体学的脉搏、肌理和内在生命力。从文体内部研究其结构、审美特点,研究不同文体之间的渗透交融、演变规律;从文体外部考察其生成语境,从而使文体学研究具有哲学、美学、政治学等深广的内涵和广阔的文化背景。古典范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正是中国文体学史研究的向上之路。

具体到内容架构上,《中国古代文体学史》根据文体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晚清民国五卷。先秦两汉是中国文体学发展的滥觞期,孕育着中国文体学的基因。该卷通过梳理先秦两汉文体学发生、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深入发掘这些因素与外部背景的互动关系,把握早期文体学的独有特点。魏晋南北朝文体学滋生于以集部为中心的文体语境,建构了系统的文体谱系,形成了文体学研究的经典方法论,《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体学与文章学的正式形成。唐宋元卷对唐宋元时期重要文体学论著进行阐述,指出这一时期在科举文体崛起、骈散交融、雅俗并兴的背景下,实现了古代文体学由以骈文为中心向以古文为中心的创新转型。明清时期,一方面,文体形式包罗万象而兼有此前各时代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传统诗文式微、新文体滋生和文学接受对象的市民化,文体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性,为传统文体学的近代化作了有力铺垫。晚清民国是文学思潮、文体形态、文体观念发生巨变的时期,展现了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本土学术体系的强大适应能力与调整能力。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是古往今来著述者普遍遇到的窘况。作为年近古稀的学者,我的感受也许更为真切而强烈。好在“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是学术研究史上的通例。我真诚地期待同行与读者对这套书提出批评指正,共同推进中国文体学的发展。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本文为《中国古代文体学史》一书前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2000多年前小孩爱玩啥?汉代“潮玩”开箱

能滑着走的玩具车玩过没?2000多年前的小朋友也喜欢今天,一起开箱古代限定“潮玩”↓↓↓嗷呜~威风凛凛的小老虎哪个小男孩不爱头上有个“王”的老虎是不少小男孩喜爱的动物西汉海昏侯刘贺之子刘充国也不例外这只小老虎就出土于刘充...

人气旺 文旅热 消费兴——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四射

 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新模式新场景点燃缤纷夏日;夜经济“亮”起来、“活”起来,新“夜”态持续释放新动能……  这个夏天,大江南北人气旺、文旅热、消费兴,呈现出一幅“热”力四射、生机勃勃的经济图景。  夏...

文化新观察·聚焦暑期档|主创谈电影《南京照相馆》:守护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该片点燃了暑期档观影热情,上映5天票房破6亿元,位居单日票房榜首。  电影从一间照相馆、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

今年上半年检出涉及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

央视网消息:7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介绍了上半年抽检监测的情况。抽检监测工作调动了全国1200余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关注粮食加工品、肉...

逐步揭开华南与东南亚中生代恐龙世界神秘面纱

  楠木山恐龙足迹。吴剑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王美莹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了解到,中外科学家携手对广西地区的恐龙记录进行系统性梳理,并详细描述广西南部的东兴市楠木山发现的侏罗纪晚期恐...

【文化中国行】渔鼓声声文明风

【文化中国行】    夕阳熔金,晚霞泼洒天际。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阳河村的文化广场上,57岁的周进清手持渔鼓筒,领着“一片红合唱团”排练新曲目。“打起渔鼓唱新歌,文明新风满山坡……”浑厚的鼓点和欢...

首批有效期20年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 | 一文梳理换领新证注意事项↓

  央视网消息:目前,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陆续到期,2025年是换领的高峰年,多个省份的业务量预计都将达到数百万。  当前正值暑假,二代身份证换领叠加学生集中办证期,多地都出现了办证量激增的情况。大家都...

科技赋能文化“出圈”!街头巨兽→载人飞碟 文化装备上新点亮文旅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从街头机械巨兽到海边载人飞碟,很多原来只能靠想象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就在这个暑假,各种文旅新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这款诞生于辽宁大连的仿生机械装置夔牛雷雷长21米、高10米、重48吨,数百个精密机械部件实现它...

韩国重建协商机制以化解医生“辞职潮”

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而引发的“辞职潮”风波已持续近17个月。为化解僵局,韩国政府和医疗界代表于7月25日重建一套协商机制。按韩国媒体说法,协商机制的重建是使韩国医疗体系趋于稳定的关键一步。  韩国保健福...

卢旺达新内阁宣誓就职

新华社基加利7月25日电(记者吉莉)卢旺达新任总理贾斯廷·恩森吉尤姆瓦及新一届内阁成员25日在首都基加利宣誓就职。总统卡加梅主持就职仪式。  在就职仪式上,卡加梅鼓励新内阁成员以使命感、自我反思和担当精神履职。卡加梅还呼...

2024
11/18
09:46
浏览量: 4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