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情”与“思”的灵魂港湾

“情”与“思”的灵魂港湾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6 12:26:44 | 点击:256

贾梦玮作品书影

天下文章,全凭一个“情”字了得;大千世界,无非用一“思”字看取人生。前者是指优秀的文学艺术怎样选择题材,怎样运用情感,这是要依靠作者的灵性来解决的难题;而“思”的表达,则取决于一个作家的阅历、生活经验和学识,以及价值观的高度,作家要将其有机地融入作品。二者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广义的非虚构散文创作中一组充满矛盾的悖论。如何解决这组矛盾,也正是贾梦玮几十年来孜孜不倦探索与追求的。从《红颜挽歌》到《往日情感》,近30年来,他盘桓纠结在这样的艺术抒写当中,终于有了一种清醒的认知,让自己的散文有了属于“自我”和“存在”的特质。

1999年,我和贾梦玮一起去北京参加了李元洛、周实先生在岳麓出版社主办的“长河随笔丛书”出版发行仪式。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贾梦玮的新著《往日情感》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阅读过后,十分惊喜。一眼看出,他的散文文字更老到了,艺术更成熟了,其深邃的人文哲思内涵更令人击节。

如今,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修订版《红颜》,去掉了“挽歌”二字,便可见作者价值观的一种重新定位。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文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名的修改说明作者在这近30年的编辑生涯中,阅文无数,阅人无数,修炼出一种更深邃的思想表达方法,更具艺术的穿透力和多义性。正如作者所言,“我不只为她唱‘挽歌’,也是为了我自己”。为自己也正是贾梦玮哲思的深化——不仅仅是当年对女性的“同情和怜悯”,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突破女性的视域,在回看“自我”“本我”中,寻觅共同人性的“存在”。

当年,我曾在《红颜挽歌》书序中说:“这是一个由理性到感性的发展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思想深邃的一面;同时,我们亦可看出作者在艺术上尚不够圆熟的一面。但我以为,凭着他的灵性和感悟,一定会在散文创作领域内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的。”果不其然,近30年的人世沧桑,让作者更参透了人生的况味,俯瞰着这熙熙攘攘的世界,将“情”和“思”融合为散文创作的精髓。这是《往日情感》更上层楼的标志性艺术结晶。

毫无疑问,《往日情感》使用的是情感与理性交叉和交织的两套笔墨,在纷繁日常的现实世界中,人与物的风景描写中,充满着人性审美的篇什。开首一篇《地铁上也有生离死别》将一幅幅现实世界的画面,镶嵌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钩沉和沉思画境中,作者在展现画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跳出哲思箴言。作品由“情”上升到“思”的飞跃过程,和一般传统散文中“夹叙夹议”的手法不同,它引领读者走向更高的哲学思考境界。正如作者所言,“地铁成为一个独特的场域”“地铁不仅助我每天上下班,也让我通过另外一扇窗口看人,看人生——人在地铁,人生免不了是另一种状态,别一样的心情……地铁上有‘境’。拥挤不堪的地铁车厢,也有美好的‘境’”。在这里,地铁不仅是艺术性描写的场域,还是作者抒发情感和哲思的表达场域。地铁每天吞吐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同时也吞吐着千千万万不同的人生悲喜剧,在人间和人生的“十字街头”,作者纵横捭阖,甚至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电影、音乐、绘画,组接成现实与历史并存的审美长镜头,使作品具备了一种“大散文”的艺术和思想容量。

当然,最打动读者的抒情描写,是击中人性深处最柔软的那种“往日情感”。那些篇章让我泪流不止。《摇篮》那种母亲站在泛黄历史镜头下的心灵悲剧显影,是带着自己母亲心灵创痛的泣血之作,“摇篮绳断”对于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来说,是一辈子几代人的痛苦,“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和极罪之一”。“情”与“思”的高度融合,充满着人性审美的慨叹。

把“往日情感”的“往日”视为“故乡”,则是一种奇妙的哲思遐想,在记忆的历史年轮中,发现“自我”与“存在”的意义,这使贾梦玮的散文具有了较高的哲学意蕴。在《往日情感》里,无论是“两小有猜”的童年记忆,还是“男儿有泪”的朦胧早恋,都是真实有趣、纯洁无邪的隐秘故事抒写,即便在“失去”中,少儿时期的我对流浪狗的本能怜爱,亦是人性向善的歌哭。这里鲜有议论,但并不是没有哲思的表达——如果说“两小有猜”最后一段是对“两小无猜”爱情的放下和释然,那么,在“男儿有泪”中,最后一句“他还拉了我一把”,则是对“往日情感”的最好总结。它让我想起《友谊地久天长》中的那两句歌词:“在故乡的青山上”“情谊永不相忘”。即便是在“丢失在梦中的他”这样怅然若失的爱情悲剧中,作者也隐晦地阐释了爱情悲剧在美学上的升华。

因此,我认为用“往日情感”作为书名的深意,就在于将“情”“思”融合,置于隐性表达之中,这也许就是散文的至臻境界,所以,我特别欣赏《往日情感》一书的“后记”。

作者认为:“‘往日’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故乡’,人生不过就是对‘故乡’永远的回望。按照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的说法,哲学乃是一种‘思乡病’,只有当这种回望代表着被种种因素掠夺了的故乡和自然时,哲学才有获得真理的可能。回忆之于个人,正如历史之于人类。文学的回望,除了哲学的意义外,还是要从往日找到情感的支撑,以此获得前行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大概是所有的力量中最大、最持久的。”这就是这本散文集的灵魂所在,“真理性”和“审美性”价值既是历史的回声,又是文学当下“人性”表达的终极追求。

作者还说:“回忆乃人的天性,它让历史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作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记忆之职责’。记忆、文学的回忆乃是为了对抗时间的掠夺。”是的,文学的记忆是为了对抗时间的掠夺,而作者强调的“往日情感”,却是另一种哲学的思考,那就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人类之“爱”是文学所要表达的最高情感和情境。

由此,作者对文学的最高企盼就是人类的大爱永不消逝。“往日情感”是沉淀,一种沉默——散文的全部隐喻性就停留在这样的哲思境界中。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时间是不可逆的物质运动,而正是文学的表现,将时间变成了可逆的“往日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散文集让我对贾梦玮才情和思想的升腾表示感佩。

但愿我们的文学,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作品,永远保持着不能泯灭的人性——这是作品“情”与“思”的灵魂港湾。

(作者系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源远流长 浩如江海——读“荆楚文化史”

《荆楚文化史》 刘玉堂 总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由于自然生态、历史传统和区位交通差异等因素,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生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多彩的文化图景,它们共同构塑着中华文明的总体面貌。“地利西...

时光列车外的科技风景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假如有一个1000年前的古人冬眠了500年后醒来,他会发现世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我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的世界,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2025
01/06
12:26
浏览量: 2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