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二十四小时图书馆:不打烊的文化驿站_

二十四小时图书馆:不打烊的文化驿站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2 11:57:00 | 点击:449

傍晚的北京城市图书馆 受访者供图

在城市的街角,有着这样的场所,无论白昼黑夜,大门始终为求知者敞开——这就是24小时图书馆,如同一颗颗文化明珠,镶嵌在城市版图上,悄然改变着城市文化风貌,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北京市通州区,作为首都副中心标志性文化建筑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平均每天接待上万人。白天,进入图书馆的人络绎不绝,阅读区坐满了读者,艺术文献馆、元宇宙体验馆等区域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夜幕降临,四周一片寂静,北京城市图书馆的24小时阅读区,仍然灯火通明。书页翻过、笔尖摩擦发出的清响,伴随在此过夜的读者。

杜曜辉是一名律师,他是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常客。通常从律所下班后,他就奔向北京城市图书馆。去年夏天,他在24小时图书馆看书复习考研,对他而言,夜晚的图书馆更加安静,更符合他心中对图书馆的期待。

24小时图书馆内的人都十分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即便偶尔有交谈,声音也不大,有点像高中时候上晚自习。”杜曜辉从图书馆骑车回家要三四十分钟,工作日坚持在那里学到第二天凌晨1点。

深夜图书馆,有像杜曜辉一样为了备战考试而学习的人,也有单纯为了阅读而来的人,24小时图书馆为爱读书的人搭建起“不打烊”的文化客栈。

北京青年孙涛从高中时期养成夜读习惯,了解到住处附近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有24小时阅读区,他成为这里的忠实读者。孙涛说,在图书馆内被宁静而投入的学习氛围感染,经常不知不觉看到第二天凌晨5点。

孙涛从事UI设计师工作,同时兼任婚姻家庭咨询师一职。他说,当下社会环境中,应对浮躁心态的方法就是看书学习,“终身学习,永不毕业”。

深夜灯火通明的图书馆,成为城市文明的闪亮符号。伴随着人们对文化阅读空间的需求,这样的24小时图书馆在全国各地多了起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的图书馆也实现24小时营业,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及符号。

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于2021年4月开放24小时区域。在图书馆工作的韩红燕说,在这里,阅读不再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互动,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为城市文化生态注入新的活力与温度。

韩红燕注意到,来这里的读者呈年轻化趋势,“24小时图书馆区域要求14周岁以上人员可以使用,夜晚一些学生在馆内学习时,家长会找本书在一旁陪同。226个座位常常座无虚席”。

24小时图书馆成为优质文化直达群众的重要渠道。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需要持续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明确提出要建设15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规划目标。在政策支持下,北京市24小时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除了提供基本的阅览、自习等服务外,还开设了元宇宙体验馆、黑胶唱片区、二次元区等特色区域。北京城市图书馆坐落于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绿心公园,周边有多个夜市商圈,将“夜读”空间建设与文旅相融合。

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24小时开放,意在深入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2024年10月,北京城市图书馆从全球10个国家的16家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颁发的“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这是中国首次荣获此项世界公共图书馆界最高荣誉。

据北京城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城市图书馆将持续把更多“文化+”带给读者,用好的服务管理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文化体验。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首批有效期20年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 | 一文梳理换领新证注意事项↓

  央视网消息:目前,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陆续到期,2025年是换领的高峰年,多个省份的业务量预计都将达到数百万。  当前正值暑假,二代身份证换领叠加学生集中办证期,多地都出现了办证量激增的情况。大家都...

科技赋能文化“出圈”!街头巨兽→载人飞碟 文化装备上新点亮文旅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从街头机械巨兽到海边载人飞碟,很多原来只能靠想象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就在这个暑假,各种文旅新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这款诞生于辽宁大连的仿生机械装置夔牛雷雷长21米、高10米、重48吨,数百个精密机械部件实现它...

韩国重建协商机制以化解医生“辞职潮”

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而引发的“辞职潮”风波已持续近17个月。为化解僵局,韩国政府和医疗界代表于7月25日重建一套协商机制。按韩国媒体说法,协商机制的重建是使韩国医疗体系趋于稳定的关键一步。  韩国保健福...

卢旺达新内阁宣誓就职

新华社基加利7月25日电(记者吉莉)卢旺达新任总理贾斯廷·恩森吉尤姆瓦及新一届内阁成员25日在首都基加利宣誓就职。总统卡加梅主持就职仪式。  在就职仪式上,卡加梅鼓励新内阁成员以使命感、自我反思和担当精神履职。卡加梅还呼...

泰军方向26国发函:柬埔寨率先开火并袭击平民

 当地时间7月26日,泰国陆军情报局通过驻外武官渠道,向26个国家发出正式函件,称柬埔寨军队是率先发动攻击一方,柬方的攻击针对泰国平民、社区和医院,严重侵犯泰国主权。  此次发函的对象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袭击照片公布

 泰国军方当地时间24日下午发表声明说,泰军方对柬埔寨多个军事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并公布了一组对柬埔寨军事基地展开空袭的照片。  当天下午,泰国军方出动了4架F-16战机,对柬埔寨多个军事基地投放炸弹,军方表示这是当天实施...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  当地时间24日,正值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之际,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今年5月,印度与英国完成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的商...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
01/22
11:57
浏览量: 4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