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从流动到凝聚——宋代“三衢道中”诗歌的空间审美

从流动到凝聚——宋代“三衢道中”诗歌的空间审美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7 11:40:50 | 点击:293

曾几《三衢道中》云:“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该诗影响颇大,不但被收入启蒙读物《千家诗》,而且被编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究其原因,主要是该诗如曾几一贯风格,“轻快”“活泼不费力”(钱钟书《宋诗选注》),读来朗朗上口又意象鲜明。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诸多“三衢道中”行旅诗的代表作品,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空间流动”消极体验的消解,行旅的“非常”体验化为了喜闻乐见的“寻常”快意和妙境,在空间审美上有独到之处。

据《大明一统志》载,衢州又称三衢。“三衢道中”所书写的,通常是诗人途经浙江衢州的所见所感。唐宋时期,循运河南下过杭州、衢州至岭南或福建的线路,是南北交通干线之一。南宋以临安(杭州)为行在,衢州更是赣闽等入杭的重镇。行走于三衢道上,来往的宋代文人创作了不少诗歌,有些还直接以“三衢道中”“衢州道中”为题。宋人的集体书写,“浮现”了空间流动的诗性特征,并使“三衢道中”凝聚成为一个内蕴特别的空间符号。

从主体到客体:空间体验的错位感知

诗人在空间流动中的位点觉知、散点移动,生成了三衢道中空间的延展性、流变性,随之而来的“道中”无边无际、动荡不安之感又反作用于主体,加之通衢之地的认知暗示(“四达谓之衢”、衢道催行),造成主体感知上的客者错位。陆游夜宿衢州驿馆,心绪浮动之下,不禁道出“百年细数半行路,万事不如长醉眠”(《寓馆晚兴》)的心声。时空压缩凝滞于一点之上,诗人感慨的“衢州孤驿更萧然”何尝不是自己当下的客者写照?杨万里《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诗中“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之句,形象描绘了夜色之下茫远空间挤压、一叶孤舟漂荡之状。如此,诗人不禁喟叹“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华岳《三衢道中》诗用“浊酒三杯路二千”“故人家在夕阳边”之说,将空间距离放大,这也是旅人孑然为客的内心显现。

“瀫水柯山”是三衢道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中时常对举出现,如“浪纹来穀水,地势逼柯山”(李纲《三衢道中》)、“天眷难留,片帆归去,縠水柯山,故人携手”(仲殊《醉蓬莱·报一阳初动》)等。面对恒动的瀫水(又称穀水、縠水等,今称衢江)和隐喻的烂柯山,旅人的动荡之感、过客心境便会被陡然强化。取道衢州以舟行为便,而衢江众多支流为山溪性河流,坡陡水急。“何曾费一棹,才瞬已数里”(杨万里《苏木滩》),“贪看下水船如箭,失却柯山无处寻”(杨万里《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等,道出了舟行的瞬移感和不由自主的流动感。而作为“岸”的形象出现的烂柯山,是“局上”与“人间”、“不变”与“变”之间强烈冲突的暗示性存在。“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朱熹《题烂柯山》),“篮舆访客过仙村,千载空余一局存”(陆游《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道出的便是置身时空“大局”流变中的不可抗拒和无可奈何。

从他乡到故乡:空间关系的极化牵引

对于旅人来说,三衢是地理上的异地、心理上的他乡,与稳定的空间坐标——故乡对立为截然的两极。“道中”的动荡之感和抽离心绪,会刺激回归冲动,从而牵发“精神望乡”。蒋捷的“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赵师侠的“去程何日定。天远长安近。唤起新愁无尽。全没个、故园信”(《霜天晓角·三衢道中》),李纲的“行色虚无里,人声烟霭间”“僧房清夜宿,幽梦到乡关”(《三衢道中》),陆游的“宦途商略无安处,早晚归耕剡曲旁”(《过江山县浮桥有感》)等,诗意地呈现了望乡、盼乡、梦乡、归乡的系列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三衢道中“迷漫”“天远”“烟霭”“无安处”的异乡感受,正是触发望乡体验的重要因素。

除了现实中的乡土,“乡”还有以京都为指向的家国之意。“‘家园’又可以由此拓展为代表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泛家园意义。尤其是在古代中国,按照家国一体的伦理结构,人为地设置了一种由‘家’而‘国’、从家乡到王都的现实与心灵出游的特殊通道”(梅新林、葛永海《文学地理学原理》)。南宋时,衢州作为杭州的第二圈层区域(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渐离京城却未行远。在地理可达又心理似乎“可见”的情况下,行走三衢道中便易触发这一特殊“望乡”。赵鼎的《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诗将衢州和杭州共置,并云:“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诗人在衢杭之间西去又东望,有志不伸的落寞和家国忧思跃然纸上。陈亮《七娘子·三衢道中作》云:“卖花声断蓝桥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蜀郡归来,荆州老去。心情零乱随风絮。”词的上阕又有“当年梦绕蓬山路”之句,诗人或以长安指向杭州,所表达的是如司马相如、王粲般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在诗人隐晦的笔下,衢州被赋予了与杭州对举相望的特殊位置。叶适《衢州杂兴二首》诗中有“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堪笑腐儒何用此,只今飘转楚江西”等句。“地跨”一词将衢州与杭州进行了地理并联,并在心理相望之下放大了“腐儒”“飘转”的自嘲自怜。诚如李龏所言“南行无罪似流人”(《三衢道中》),陆游南下福建、江西任职时,颇有“似流人”的不平,“去国不堪心破碎,平戎空有胆轮囷”(《夜行宿湖头寺》),“无情最恨寒沙雁,不为愁人说杜陵”(《衢州道中作》)。然而被召入杭再经衢州,语调就变成了“敢辞行路难,渐喜京邑近”(《衢州早行书怀》)。空间渐近之下的内心渐喜,其实是望京之思在“作祟”。

从非常到寻常:空间经验的转移叠合

三衢道中的宋代诗歌书写是两种转向的叠合,即空间经验转移与宋代文人的日常审美转向的叠合,并以熟悉之境、寻常之物达成日常经验的投射,以此消弭空间流动带来的不适。毛幵作为本籍诗人,“回首吾庐,思归去、石溪樵谷。临玩有、门前流水,乱松疏竹”(《满江红·怀家山作》),其思归所念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正是这样的“溪山人家”,有“家山”“吾庐”的共鸣,是安顿身心之所。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云:“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在浅溪光影、幽鸟梅香的亲和惬意之中难免睹物思亲。“可惜一溪桃李树,贪程不得过桥看”(刘克庄《江山道中》),“几树旗枪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胡宿《三衢道中马上口占》)等溪山林间的娓娓道来,皆有恋恋不舍和似曾相识的亲切。此外,杨万里的《插秧歌》《江山道中蚕麦大熟三首》《衢州近城果园》和辛弃疾的《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所写的无不是插秧、麦丰、蚕收、果熟、沽酒、煮鱼、卖瓜等乡间琐碎,但家长里短里却有生趣和温度。三衢之地也有被惦记之物,如杨万里“一生爱杀招贤酒”(《过招贤渡》),陆游“名酒忽堕前”(《偶得石室酒独饮醉卧觉而有作》),曾几“欲作柯山点”(《迪侄屡饷新茶二首》)。这些酒茶之事,是诗人既往空间经验与当下环境的结点,途中寻觅所喜之物慰藉,此后又念念不忘。

要之,“三衢道中”行旅诗所呈现的空间流动,既是宋代交通往来之实,也是诗人审美观照下的诗意表达。感知的客化、体验的极化及经验的转化,是其空间审美的基本范式。由此,以“瀫水柯山”“望乡之地”“溪山人家”为特征,“三衢道中”成为一个凝结了主体与客体、情感与理性、现实与经验的诗性空间符号,既蕴含了时空流变的朴素真理,承载了漂泊望乡的文学母题,同时也交织着衢州的历史情境、地缘处境和风物环境。

(作者:林德张,系浙江师范大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源远流长 浩如江海——读“荆楚文化史”

《荆楚文化史》 刘玉堂 总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由于自然生态、历史传统和区位交通差异等因素,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生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多彩的文化图景,它们共同构塑着中华文明的总体面貌。“地利西...

时光列车外的科技风景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假如有一个1000年前的古人冬眠了500年后醒来,他会发现世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我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的世界,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2025
01/27
11:40
浏览量: 2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