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全国人大代表杨朝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杨朝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2-26 09:30:34 | 点击:8333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什么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您愿意带着家人一起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融入基层治理?”……这个春节假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在家乡山东曲阜,与街坊四邻、社区网格员探讨交流,为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做准备。

杨朝明今年62岁,曾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努力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履职过程。“想在新时代发挥儒学积极作用,仅靠学者的力量还不够,要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他说。

深入调研后,杨朝明发现,随着法院工作人员准入门槛的提升,人员素质和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法院系统内的培训多围绕政治辅导和业务开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教育辅导不足。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不仅要体现法律的威严和公平,还要体现法治的阳光和温暖。司法人员在用法释法的过程中,若能融入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传统理念,就可以更好地以文化人。”杨朝明说。


杨朝明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杨朝明建议法院系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教育力度,鼓励司法人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建设“书香法院”,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注入传统文化力量。该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长张克利对传统文化的力量感触颇深,他说:“在化解家庭纠纷时,我们不能只当‘法律明白人’,得做到刚柔并济、法理兼顾,通过亲情感化、情理劝导等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讲仁爱、尚和合等传统文化内涵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该法庭多次开展传统文化内部教育培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正在融入司法实践。“通过专业化审理,在传统文化指引下,寻求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最佳契合点。不断用文化涵养司法人员品质,助力法院文化建设。”张克利说。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齐鲁大地持续焕发新活力。“通过司法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在传承中推进文化创新的一种形式。”杨朝明说。

2023年,山东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全省所有人民法庭、1.1万家基层解纷组织接入调解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推广淄博法院“齐乐融融”、济宁法院“和为贵”、威海法院“和合有威”等做法,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几天前,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道三安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桂书托朋友向杨朝明发出邀请:“我们村以前是个落后村,现在村风变好,优秀传统文化入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大伙儿围绕移风易俗、孝老敬亲等主题创作完成了百余副楹联,将文化艺术和街道景观相结合,打造了楹联一条街,欢迎您有空时来调研。”杨朝明欣然应允。

“当一名合格的全国人大代表,需要多调研、多思考、多听民意。”这是杨朝明履职以来的体会。他表示,将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让文化力量助推法治建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绽放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师亮一家四代传承叶画艺术 一叶一世界 画中见乾坤

师亮以毛笔绘制叶画。金鱼“游”于银杏叶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月黑风高夜,一只斑斓猛虎登高远眺,回首长啸;大雪漫天舞,通体雪白的宫猫在红墙前踱步,气度不凡。在叶画世界里,从花鸟走兽到人物建筑,万千风物皆由画...

制度与文化:中国政治文明史研究的新探索

 “文明”的探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西方界定的“文明”(civilization)取中性、复数概念,一般指“确立的”社会秩序或生活方式(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1756年,米拉波侯爵(1715—17...

妙手补千年:文物修复师“决战”国赛|文化中国行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项目选手刘鎏正在用镊子打开古画表面的褶子,为后续修复工作做准备。主办方供图  文物是历史的讲述者,而让文物“开口”的人,是一群沉默的匠人。  修复一幅古字画,常常要调色试笔数十日;还原一件青铜器,动辄要...

贺兰山下西夏陵,世遗故事开讲了|文化中国行

西夏陵1、2号陵鸟瞰。詹安稳/摄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年轻的德国飞行员飞越贺兰山时,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的景象,照片被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成为西夏陵最早的影像。只是当时...

村里有了美术馆

   砖墙黛瓦藏画意,乡野田园有丹青——盛夏,记者行走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广袤乡野间,一个挂有“乡村美术馆廊”标识的藏式院落映入眼帘。  这座乡村美术馆坐落在舟曲县峰迭镇狼岔坝村。村庄不大,清澈见底的溪流穿村而...

人文经济学:人文与经济如何互相赋能

杭州西湖白堤。新华社发苏州工业园区。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与谈人  孙俊芳 苏州大学人文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商学院教授  罗卫东 浙江大学人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  魏建 山...

2024
02/26
09:30
浏览量: 83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