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解瑞敏)在高质量发展中,万荣县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将文化赋能、民生提质、产城联动、城乡融合、精细管理“五维共生”理念贯穿县城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走出了一条优化布局、功能完善、生态宜居、文化传承的城市建设路径。
以文化赋能,涵养古韵今风辉映的城市气质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高质量推进县城建设中,万荣县坚持以文赋能、以文塑城,全面增进县城的文化氛围和人文体验。
筑空间塑地标。投资1.76亿元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形成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成为群众精神栖息的新家园、文化交流的新平台,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焕街区续文脉。聚焦“留文脉、提品质、聚人气”,系统推进飞云楼周边环境整治,高标准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同步实施景区周边街道雨污分流改造、标准化房车营地、智能化停车广场、一体式空地换乘站,全方位提升景区服务能级。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对后土大道街面进行“微改造”,让古老风貌与现代建筑相得益彰。高品位建成万荣县首个博物馆、美术馆,探索建设万荣笑话剧场,让千年文物熠熠生辉、艺术创作匠心独运,持续绘就县城文化肌理。
引高端强配套。成功引进希尔顿花园酒店项目落址县城核心地段,与国家4A级景区东岳庙毗邻形成商务会议、文化体验、休闲旅居为一体文商融合圈,为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以民生提质,构建医教康养暖心的幸福家园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万荣县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夯实教育根基。投资4.5亿元,仅用34个月,完成万荣中学迁建。扎实推进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投资1.06亿元的八一小学今年秋季开学将正式投用,新增城区小学学位1620个;投资3000余万元的老万荣中学改造项目,将于明年竣工使用,实现原城镇中学搬迁入驻,新增城区初中学位600余个,住宿容量增至2166人,以硬件设施的提质升级与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全面提升县域教育质量。
提升医疗能级。以万荣县人民医院迁建为龙头,采用“分标段推进、模块化建设”方式,加速建设700张床位的现代化新院区。一体实施感染性疾病综合楼、康复综合楼、住院楼等项目建设,打造“医防融合、平急结合”的区域医疗高地。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系统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迭代升级,中医院提升改造已进入消防验收阶段,妇幼保健院“月子中心”项目启动建设,疾控中心能力提升改造已完成前期工作,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一老一小”。后土社区、五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速建设,引入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打造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全省一流的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建成运行,有效破解了群众“带娃难”“入托贵”的现实困境。
以产城联动,点燃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产城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的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强链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万荣县坚持产业带动、创新驱动,发挥城市集聚创新要素的载体作用,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打造医药制造全产业链。引进国药太极公司,建设 GAP 种植基地,推进黄芩、柴胡等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依托七庄中药材产加销示范基地,建设包含26家企业的全产业链集聚区。全面铺开朗致药业6亿支小容量注射剂、华康药业辐照灭菌等项目,努力建设亚洲最大的中药注射剂生产基地、华北最大的趁鲜切制中药材交易市场、晋南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基地。
打造产城融合枢纽地带。着眼万荣西部城区实际,把黄河金三角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与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联动起来,招引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新方尊泡沫铝、果蔬鲜切加工等重点项目,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集,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新局面。
打造外向经济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园区道路改造、污水处理、供电供气、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承接产业转移优质载体。积极承接果博会、农交会、农博会等重大展会,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万荣、走向全国,吸引八方客商来万荣投资兴业。
以城乡融合,绘就阡陌和美共荣的振兴画卷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万荣县坚持“55541”和美乡村建设特色路径(“五治并举”美生态、“五务配套”优服务、“五管齐下”强产业、“四方来财”聚合力、“一张蓝图”绘到底),高质量打造城郊村、国保村,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城乡商业联动激活。投资980万元,精心推进城中村——新城村人字斜街改造和农贸市场提升工程,通过“道路更新重塑肌理、立面改造彰显韵味、景观亮化点亮夜景”三位一体的系统升级,塑造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魅力的特色商业街区,使城乡人气更旺、活力更足。
城乡文旅联动发展。太赵稷王庙作为中国现存唯一北宋庑殿顶建筑,承载着后稷教民稼穑的千年文化记忆。在实施太赵村和美乡村建设中,严格遵循古建筑“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保护策略,让这座千年古建筑成为传承农耕文明、展示乡村魅力的重要窗口,与县城联动形成古建游精品线路。
城乡产业联动转型。大力推进苹果、香菇等特优产业发展,万荣苹果品牌价值达48亿元、位列全省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位,香菇规模达4000万棒、居全省首位。乡村成为城市农产品供给的坚强后盾,城市成为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前沿阵地,一体转型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以精细管理,打磨城市质感高端的治理典范
坚持人民至上、舒适便捷的理念,通过城市建设管理、承载扩容提质,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供应、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城市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街区改造焕新。投资2647万元实施城区汇源街、农民街、后土大道3个街区改造,通过立面整治、管网更新、景观亮化等系统性提升,全面提升街区品质。投资3010万元对7个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同步完善充电桩、便民设施等配套,惠及居民1200余户,从“忧居”迈向“优局”,方寸之间尽显民生温度。
基础配套升级。统筹实施飞云路、技校路等6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热扩面,今冬6个社区1.2万余户居民将用上大暖。同时,积极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完善了“四有”举措(有规划管控、有建设标准、有管护机制、有评价办法),持续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
县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万荣县以系统思维规划建设蓝图、以民生导向校准建设靶向、以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能,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样板,为全市“一城两区三门户”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解瑞敏)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