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吴德进:农业的“芯片”也需尽快升级

吴德进:农业的“芯片”也需尽快升级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2-06-06 22:40:19 | 点击:937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吴德进 | 时间:2022-06-06 | 责编:申罡

文 | 吴德进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从源头上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种业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各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都围绕种业创新、种源安全、种业科技等问题做出了具体安排。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种子净进口国,2019年我国种业贸易逆差达2.24亿美元,创新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十分迫切。目前我国种业研发创新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财政经费资助不足,且以短期项目为主,不利于育种工作的持续开展。加之,受国际粮价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俄乌冲突的影响,让种子“中国芯”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更为紧迫。对此,应从几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第一,坚持系统观念,落实两个战略。夯实“藏粮于地”战略。关注耕地数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低产农田改造和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灌溉设施和灌溉管理,推动水资源高效循环可持续利用。夯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大以育种技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和装备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继续深入推进“南繁硅谷”等种业创新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带动、良种繁育等合作形式,打通良种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让好种子惠及更多农民,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文明用餐活动,坚决杜绝粮食浪费。


第二,坚持分类施策,开展粮食安全精准攻关。针对我国需求规模大、与国际差距显著、对外依存度高的农作物和畜禽种源,积极开展精准攻关,补短板消隐患。在口粮安全方面,在绝对保障口粮数量安全情况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增加优质大米与特种小麦生产。实施稻麦生产者收入补偿政策,完善优质优价生产环境和市场机制,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在饲料粮安全方面,一方面适度增加以大豆为代表的饲料粮贸易,加快实现多样化进口,降低对部分国家进口饲料粮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促进饲料粮多元化,增加油料和牧草等非大豆蛋白饲料生产,保障我国畜产品和饲料供给安全。在畜禽种源安全方面,尽早实现畜禽种源自主可控,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降低关键节点“卡脖子”风险,降低市场供给波动。


第三,坚持协同配合,提高种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并完善种质资源库、育种创新平台、品种测试中心、制(繁)种基地建设,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引导企业研发创新,通过财税、金融、奖补等措施引导我国种业企业主动对标国际种业先进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大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形成我国种业布局中坚力量。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种业,在市场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性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布局种业行业,借助投资、控股、兼并等市场化手段,扶持种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升种业行业市场集中度,增强种业市场国际竞争力。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配合,努力改变科研院所、高校和种业企业等创新主体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快构建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分工协作、利益联结的“育、繁、推”一体化、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种业政产学研用协同效应。


第四,坚持规范治理,优化种业竞争市场格局。“生物育种”是我国战略性科技力量,2020年以来我国种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创造了较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应继续提高生物育种研发投入,强化育种研发创新,加快储备生物转基因技术;加强种业专利保护,聚焦产量和抗性等重点指标,修订完善种业专利审定标准,提高种业专利审定门槛。同时加速修订地方标准,从严审定品种,对已登记品种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市场监管范围,对种业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突出问题严肃治理。由此协同发力,升级农业“芯片”,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编辑:唐玲

【作者:吴德进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心守护银龄记忆与幸福——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越社区开展多维认知挑战赛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王润涵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当下,关注老年群体的健康与精神需求,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工作。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越社区联合爱恩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记忆包裹”马山街道认知障碍干预项目——...

健康中国丨滴眼药水也有小技巧 频繁使用可能会伤眼

很多眼药水里含有防腐剂  长时间使用会损伤眼表的杯状细胞  眼表是个精密复杂的平衡系统  眼药水可能会稀释电解质、  溶菌酶等蛋白成分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合理使用眼药水  眼药水该怎么滴?正确方法来了  滴眼药水的方法...

特朗普: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不感到高兴”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不感到高兴”,并将在10日发表完整声明。  在9日稍早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政府当日早上接到美国军方通知,称以色列正在对位于卡...

谢师傅“15分钟”工伤维权记

 近日,上午10点,在福建厦门从事木工的谢中繁乘坐了15分钟公交车,来到湖里火炬园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向特聘调解员曾焕生送上一面锦旗。“如果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工伤赔偿。”他哽咽着说。  时间回到去年9...

70岁老太被美发店诱导充值3万元 江苏昆山法院:构成重大误解店家应退款

法治日报采访组  本来只想体验美发店的免费活动,却被一步步诱导充值了3万余元,稀里糊涂地成了“合伙人”。等回过神来,钱却要不回来了,这可怎么办?  前不久,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老年顾客被诱导“投资入伙”美发店的合...

烟台高新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获救记

每日新闻网薪(文图/吕本政)8月19日,烟台高新公安科教基地警务站闻警而动、履职尽责,成功救助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日17时许,警务站接群众报警称:高新区创业小宅9号楼1楼发现一只受伤的鸟,已无法正常飞行。值班民警迅速...

聚焦添加剂规范 筑牢安全防线——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召开专题培训会

每日新闻网讯(王聪)为推动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落地,保障公众饮食安全,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召开食品安全标准解读暨规范管理培训会,辖区55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企业代表参会...

“青银共居”点亮乡村发展新实践 “好颜值”转化为“好价值”助农增收

央视网消息:自2018年开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国家已经持续进行了8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各地也采取了多项相应的措施。上海市金山区漕泾...

“甜蜜产业”出海“闯世界”圈粉无数 透过大数据解锁消费新趋势

央视网消息:“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当草叶上凝起的露珠泫然欲滴,沁人微风拂过脸颊,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白露。此时节,山间层林尽染,田野瓜果飘香,苹果、梨、柑橘、柚子、龙眼……琳琅满目。数不清的水果竞相成熟...

雪域高原 创新热土

  姜丽丽(右)指导农民采收芜菁。  本报记者 鲜 敢摄  位于金沙江上游的巴塘水电站。  禹娇艳摄  从拉萨出发驱车约3小时,抵达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境内的华能藏木水电站。  “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水电站...

2022
06/06
22:40
吴德进
浏览量: 93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