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一场跨越年龄的能量传递

一场跨越年龄的能量传递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8 14:01:45 | 点击:208

梅英阿嬷的日常

梅英阿嬷的抖音主页

网红“阿白快跑”

网红“周大爷不服老!”

五四特别策划激活青春高能量

【开篇语】

当#高能量自律的一天#登上热榜,5.5万名青年在豆瓣组建了“低能量复健计划”小组,越来越多的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开始主动寻找更高能量、更高密度的人生体验。

90岁博主梅英阿嬷,靠着日均十多项待办、硬朗的生活节奏,在年轻人中引发共鸣。与此同时,有人用健身唤醒身体活力,有人用中医调理、低碳饮食修复能量,有人把琐碎工作视作参与世界的一部分,重新点燃热情,对抗“躺平”“脆皮”“倦怠”这样的标签。

青年们在不同场景中寻找更充实、更有张力的生命节奏,以自己的方式,重塑关于成长、努力与生活的答案。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推出“激活青春高能量”系列报道,记录新一代的青年,正在追求一种更饱满、又有活力的精神状态,奋力向未来奔跑。

“90岁自律女生高能量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正在席卷社交媒体。

这位90岁自律女生,是来自福建莆田的银发博主“梅英阿嬷”。她砍芋头虎虎生风、侍弄菜园矫健如燕,以每天十几项待办事项的高能作息,刷新了年轻人对“老年生活”的认知,建立起一个令当代青年推崇的“生命能量坐标系”。

梅英阿嬷已吸引大批00后大学生追更,不少人每天守着她的视频打卡“汲取能量”。更重要的是,在这位“90后奶奶”的激励下,不少年轻人正在悄然改变——质疑低能量、理解高能量、成为高能量。

一天从早干到晚

90岁自律老人硬刚“低精力人群”

哒哒哒哒哒哒……

清晨7点,一处莆田老宅内,砧板与菜刀的碰撞声已奏响晨曲。90岁的“梅英阿嬷”用几枚一字夹将银发别得利落熨帖,她走到灶台前,开启了自己的硬核日常:只见她单手打蛋的动作行云流水,在磨豆浆的间隙还能有条不紊地烫洗过滤布,顺便把豆浆米粉也准备起来。

当都市青年还在和第n个起床闹钟“拉锯”时,这位“90后”银发老人已经在厨房忙活完四五件家务。

上午9点半,阳光洒在院子里。菜园边,阿嬷弯着腰卖力地剁芋头,臂膀挥动得虎虎生风。网友辣评道:“就这个弯腰姿势,我起来后头都得晕好久。”午饭过后,阿嬷终于在起床后第一次坐下休息——看莆仙戏。

下午3点多,阿嬷的“发条”再次拧紧:刷拖鞋、蒸茶点红团、收拾贡品、炒米粉……一直到深夜12点,阿嬷的“夜生活”正式开始,只见她从家里拿出剩菜,喂完了院子里的三只流浪猫。阿嬷“高能量”的一天才算正式结束。

最近,一条展现福建老人“日均十几项待办事项”的Vlog在短视频平台收获297万点赞以及11万多条评论。也正是这则视频,让“高能量老人”这一群体走入公众视野。

视频主人公“梅英阿嬷”虽已90岁高龄,却拥有20岁的体力和精气神。她无需老花镜即可清晰视物,穿针引线、下厨做饭都轻松拿捏,令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真实的生活记录,“梅英阿嬷”成了当代00后大学生追捧和学习的对象。

该账号在介绍中写道:记录90岁自律女生高能量生活的每一天。如今,这个账号已吸引了111万粉丝,其中大多数为Z世代用户。随着关注度上升,评论区也掀起了一股关于“高能量”与“低能量”的讨论。

与此同时,“正式确诊为低精力人群”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第一,吸引了超过900万网友参与讨论。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网友们总结出的低精力典型特征包括“起床即巅峰”“随地大小困”“社交耗电王”“运动恐惧症”等,其核心表现为持续倦怠感和行为驱动力匮乏。

与这些低精力症状相比,“梅英阿嬷”所展现的生龙活虎的精气神与生活状态,完全是相反的典型,这也是不少00后网友推崇“梅英阿嬷”的原因。正如网友“阳光同学”的评论:“梅英奶奶懂得养生,从不抱怨,执行力强,还会用各种电子产品,真是宝藏,爱了爱了。”

老年网红干货满满

高能量视频点燃年轻人斗志

除了“梅英阿嬷”,一批高能量大爷也正加速“进军”互联网。博主“阿白快跑”记录了90岁爷爷在山间拾柴、灶台生火、农忙一整天的日常;“98年回村靓女”的镜头中,89岁外公砍竹挑担,健步如飞,86岁外婆则养鸡做饭、力大无穷,网友戏称这对老人为“85后风华正茂的小帅小美”。

在这些账号中,“郭叔”和“周大爷不服老”尤为抢眼。环卫工郭叔记录了自己1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节奏,凌晨4点起床,街头的垃圾箱总是擦得锃亮;而拥有1669万粉丝的“周大爷不服老”,1959年生,四季如一,始终短袖出镜,日常从100个俯卧撑开始,30斤呼啦圈成为他的标配,满屏的点赞也验证了他的超强体能。网友们调侃道:“大爷这状态,连岁月都得服软了。”

随着“高能量”话题的热度不断攀升,似乎只要在短视频中打出“高能量”的标签,就能迅速获得大量流量。不仅大爷大妈们纷纷走红,甚至在平台上出现了四个月龄人类幼崽的“高能量”日常、20后自律女明星大熊猫“福宝”如何度过高能量的一天等热门视频。

年轻人究竟为何对高能量类的视频如此“上头”?

首先是对高能量老年人的由衷钦佩。00后大学生小孙看完“梅英阿嬷”最新一期Vlog后不禁感慨:“梅英奶奶不仅能自理生活,而且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真让人自愧不如。”同样身为00后的阿杰,看到阿嬷的精气神,也深感佩服:“阿嬷的行动力满分,比我勤快多了,如果我能有阿嬷的一半,肯定做什么都能成功。”

另一位00后女生小宋,在刚经历完考研后,进入一种“感觉精力被掏空”的状态。她每天只想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然而,当她刷到梅英阿嬷的高能量视频时,瞬间又被点燃了斗志:“我最羡慕的是阿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律,保持那种持之以恒的品质最为难得。而我,只有在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像考研这种阶段,才能做到自律,一旦目标达成,作息就乱了,饮食也不健康。跟阿嬷比,我差得太远了。”

除了佩服,大家在追更“高能量”老年人视频时还收获了“实用”和“治愈”。在小孙看来,梅英阿嬷的日常,俨然成了一部动态版的生活宝典:过期药水浇花、牛奶盒做菜板,环保又实用。有网友惊呼:“活了三十年才知道这些还能这样用。”这些生活智慧,在阿嬷的手中再次焕发了光彩。

对于一些年轻网友,阿嬷的视频还像是一场“养生公开课”:龙眼粥温补、蜂蜜萝卜润肺、莆田卤面注重营养平衡。网友“咕噜咕噜”感叹:“奶奶每天的餐单充满蛋奶肉豆腐和鱼,仿佛找到了长寿的秘诀。”

不仅如此,梅英阿嬷视频最打动人心的,或许还是她对家人细腻的关爱。她不说教,只是默默为家人煮汤、炖燕窝、做糖水蛋,用行动传递温情。这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年轻人们重新体会到了理想家庭的模样——平等尊重、相互关爱。

在感受阿嬷高能量生活的同时,一些年轻人也重新意识到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宝贵。

向高能量出发

00后年轻人重启生活节奏

在短视频平台上,“高能量”话题播放量已超12亿,其中,老人们展现出的高能日常形成了独特的一派。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福建奶奶的“高能量”视频引发热议的同时,社交平台上也涌现出大量由年轻人发布的、以自律为主题的“高能量”短视频。

其中,一类高能量内容往往由具有社会地位或学历光环的博主发布,讲述成功经验和人生感悟。另一类则来自早起、打卡等年轻博主的Vlog日常。他们通过记录自己早起、打卡等自律行为,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点滴,却充满感染力。

在这些视频里,没有“人设”、没有滤镜,却传递出坚持劳作、热爱生活真实态度的内容,往往更能激发观众的共鸣。

这股共鸣,也促使一些“低精力青年”开始“自救”:规律作息、主动劳作、重拾生活节奏。更有网友立下flag:“二旬老人明天8点起床!”“向90岁美少女学习能量管理!”

还有人选择户外运动,清晨沿公园小路慢跑,在汗水中逐渐找回活力。

社交方面,一些原本宅家、与外界交流较少的年轻人,受博主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启发,也开始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00后阿杰曾因昼夜颠倒被中医诊断“全身都是毛病”,整日窝在宿舍,无精打采,作息混乱。他苦笑说:“才20岁,活得像个老年人。”

一次偶然,他刷到了“梅英阿嬷”的视频,90岁的阿嬷干劲十足,让他深受触动,“原来不用手机,一天能做这么多事。”从那之后,他开始调整作息,上午9点起床、吃早饭,每天和室友一起健身一小时。

他最常听的运动BGM《Bad Guy》,正是阿嬷视频中炸豆腐、砍芋头时的背景音乐。阿杰说:“刚开始很难坚持,但看一眼阿嬷的视频,就又有动力了。现在终于有‘活人感’了。”

与阿杰有所不同的是,小宋在“梅英阿嬷”的Vlog里,意外地发现了破解低精力困局的关键——保持良好心态。小宋坦言:“等我老了也想活成阿嬷那样,我觉得她健康长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态好。”

现在,小宋每次心情低沉或疲惫不堪时,会下意识地先调节心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小宋说,“打羽毛球或健身房健身,刺激内啡肽分泌,或是借喜剧综艺激活多巴胺。总之就是要逼着自己出去走走,不管做什么,不能再在宿舍里继续‘emo’了。”

小宋觉得,很多年轻人常因一点挫折就情绪崩溃,本质上是长期压力下精力透支的结果。而从高能量的老年人身上,她真正学到的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稳住心态、调节自己、积蓄力量。这种内在的能量修复力,或许正是当下年轻人最需要的能力。

·记者手记·

高能量的本质是生命力的绽放

最近,高能量vlog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掀起热潮。只要打上“高能量”标签,仿佛就意味着能有高流量。而这些高能量视频,也被不断传播、热议、学习和效仿。

对这一标签热衷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心态正在悄然转变——大家羡慕、推崇并渴望拥有应对生活和工作的高能量。

何为高能量?高能量的本质,实际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力绽放。它不同于简单的“打鸡血”,而是更像一种精神状态的饱满:做事有着强烈自驱力,时刻对生活保持好奇心,像装了小马达似的总想折腾出点新花样。与之相对的“低精力”,则如同信号微弱的WiFi,明明没做什么却总显示“电量不足”。

观察一些“高能量”的人不难发现,他们并非不知疲倦的机器,而是深谙生活节奏之道。在忙碌拼搏的间隙,懂得给自己留出一方休憩的天地。能量管理是门大学问,就像小时候玩的橡皮筋:绷得太紧会断,完全松开又失了弹性。

真正的“高能量”,并不是永远不倒,而是在跌倒后仍能笑着站起来;也不是永动无休,而是懂得在高峰与低谷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呼吸节奏。

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婧懿 实习生 宋羽

统筹/林艳 张彬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小麦收割正当时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司法所成立Z时代调解观察团 创新基层治理青春模式

记者:张天林   张雯每日新闻网讯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长城中路司法所联合辖区通联职业高级中学、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于5月16日组织30名青少年正式受聘为社区...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年报宣传活动,助力企业诚信经营

每日新闻网讯(邹妮娜)为推进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活动,强化市场主体年报意识,5月16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与南平镇个私协会联合举办“年报增信,服务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多形式宣传,服务更贴心。活动现场,该所携协会10余名理...

河北省固安县第三小学第二届体育文化艺术节圆满举行

      2025年5月15日上午,河北省固安县第三小学第二届体育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此次艺术节以“体”动童年梦,“艺”彩向未来为主题。固安县第三小学全体教师、学生和200多名家长代表齐聚...

2025
04/28
14:01
浏览量: 20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