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上海公报》50年:中美关系应重回正确轨道

《上海公报》50年:中美关系应重回正确轨道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2-28 22:34:25 | 点击:670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张志新 丨 时间:2022-02-28 丨 责编:郭素萍

张志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启的七日访华之旅,为中美建交打开大门,并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当年2月28日,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确定的一个中国与和平共处等原则,一起构成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然而,50年后中美关系却由于美方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并推行一系列反华遏华政策而持续在谷底徘徊。

美国保守派在冷战思维驱动下,甚至考虑打“台湾牌”遏制中国发展。因此,在50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年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与决断,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回顾50年前两国签署的《上海公报》,求同存异的共识是双方能够放下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差异,携手谋求共同利益的根本原因。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文化不同、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存在,中美很难也不必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然而,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史显示,两国关系长期以来就是求同存异、竞争与合作并存。如果片面强调双方的差异性和竞争性,只会导致战略冲突的恶果。

上世纪80年代初,两国搁置意识形态分歧,中国积极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而美国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受益者,通过投资中国市场实现经贸上的互利共赢。本世纪初,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一致,不仅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铺平道路,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增加新的引擎。事实证明,50年来中美通过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谋求合作共赢,实际上走出一条对两国人民、对全世界都有利的发展道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突出中美意识形态差异,片面夸大中国对美形成的威胁与挑战,其结果是中美关系跌入谷底。

《上海公报》之所以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还在于它所确定的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两国对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认同。毫无疑问,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两国之间最大的火药桶。

50年前,尼克松政府的智慧在于承认“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以“断交、废约、撤军”的行动果断与台湾当局解除所谓“外交关系”,转而与中国大陆正式建交。50年来,台海虽然时有风浪,但都没有再起战火,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美国即便与台湾当局暗通款曲,但也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会铤而走险导致引火烧身。

然而,随着中美战略竞争进入白热化,美国保守派越来越蠢蠢欲动,试图对华打“台湾牌”。近期,白宫公布所谓新版“印太战略”,公开把中国列为“地区首要挑战”,并称“华盛顿将与地区内外的伙伴合作,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显然,美国正在迈出危险的一步。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月22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时所表示的,美方的“印太战略”试图把“以台制华”纳入美地区战略,这明显是在发出对华围堵遏制的错误信号。

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曾表示,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美方违背其在《上海公报》中的承诺以及与中方达成的一系列原则共识,那么中国必将采取断然措施,因为中国人民谋求国家统一的意志和决心不容挑衅。

《上海公报》对今日中美关系发展的另一个启示意义则是随着时代变迁和国际格局调整,中美两国应当寻求共存共赢的相处模式,而不是拘泥于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和谋求自身绝对安全的霸权心态,毕竟冷战并不符合世界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唯我独尊的霸权早已不可为继。

一方面,中美之间应当是良性竞争,而非恶性竞争。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本国人民的勤劳与汗水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使两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任何期望单方面“脱钩”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近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知名评论员扎卡里亚就评论称,美国加强国内创新与竞争力才是应对中国挑战的正确做法,中美意识形态分歧不应当主导美国外交战略决策。

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纷繁复杂、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和单独应对的背景下,中美共同致力于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携手应对世界性挑战显得格外重要。也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才会做出如下判断: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中美两国关系好,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世界也有利,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

50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当年中美领导人高明的政治智慧使得两国能打破坚冰,开启双边关系新时代和国际新格局。50年后的今天,美方更应当重温50年前尼克松访华的初心,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认知,这样两国才能携手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责任编辑:郭素萍)

编辑:王云

【作者:张志新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小麦收割正当时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司法所成立Z时代调解观察团 创新基层治理青春模式

记者:张天林   张雯每日新闻网讯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长城中路司法所联合辖区通联职业高级中学、长城中路街道南苑社区于5月16日组织30名青少年正式受聘为社区...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年报宣传活动,助力企业诚信经营

每日新闻网讯(邹妮娜)为推进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活动,强化市场主体年报意识,5月16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与南平镇个私协会联合举办“年报增信,服务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多形式宣传,服务更贴心。活动现场,该所携协会10余名理...

河北省固安县第三小学第二届体育文化艺术节圆满举行

      2025年5月15日上午,河北省固安县第三小学第二届体育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此次艺术节以“体”动童年梦,“艺”彩向未来为主题。固安县第三小学全体教师、学生和200多名家长代表齐聚...

2022
02/28
22:34
张志新
浏览量: 67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