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美味鱼虾从近海“种”出来,也从远洋“游”过来

美味鱼虾从近海“种”出来,也从远洋“游”过来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6-02 13:22:10 | 点击:3344

来自太平洋深处的黄鳍金枪鱼、出自大西洋的大马鲛、毛里塔尼亚的鳐鱼、洪都拉斯的对虾……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现场的海鲜“盛宴”让人们大饱眼福、更饱口福。“海上牧场”的富饶,在这里具象化。

  琳琅满目的海鲜大宴

  5月31日,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现场,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鱼虾琳琅满目,一条重达126公斤的龙趸鱼更成为网红打卡点。“好多鱼都是难得一见的。”现场观众不时驻足观看、拍照。  

  这是5月31日拍摄的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作为渔博会的常客,福州宏龙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每年都会展示一条来自远海的“大鱼”。该展位负责人卓伟峰介绍:“现场展示的大部分渔获,包括这只大龙趸都来自印尼海域。”

  他说:“我们拥有170多艘远洋渔船,在印尼拥有三大渔业基地,已形成集远洋捕捞、境外养殖、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进出口贸易等上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

  渔博会现场不仅有鱼,还展出了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藻类产品和技术。

  会展现场,参观者在挑选藻类产品。新华网 蒋巧玲 摄

  中国藻业协会副会长刘涛在现场对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已经培育出了21个藻类方面的国家水产新品种,包括海带、紫菜、龙须菜、裙带菜等等,已经涵盖了我们目前所有的主要藻类养殖类型。”

  据介绍,本次渔博会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面积4.2万平方米,设置8大展区共计1950个展位,吸引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参展,预计参会专业采购商超2.5万名。

  愈发丰富的水产菜单

  作为世界渔业大国里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我国宜渔水域面积广阔,叠加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百姓的餐桌上美味鱼虾逐渐丰富。

  在国内展区天马科技集团展位,数百条灵动的鳗鱼在巨大的透明鱼缸内肆意畅游,不时溅起水花。如今,鳗鱼已是“游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好食材,不少现场观众纷纷选购心仪的活鳗带回家烹饪。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河鳗淡水养殖,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世界鳗业发展的中心,无论是养殖技术、养殖品种,还是养殖规模,都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升级。”据天马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庆堂介绍,目前中国每年活鳗出鱼量占全球的70%-80%。

  

  2024年5月8日,养殖户在福建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渔排挑选大黄鱼。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在渔博会现场,福建大黄鱼深受吃鱼者们喜爱。对比过去的养殖模式,深远海养殖的大黄鱼肉质口感、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闽投1号”“乾动1号”“定海湾1号”等深远海养殖平台为海洋牧场的发展增添新动能,工作人员通过水下的监控系统可以随时监测海水pH值等数据,观察鱼群生长情况。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100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养殖产量占比达81.9%,水产养殖种类达300种以上。

  向深海探寻更多增量

  据统计,海洋每年生产1350亿吨有机物,可以提供30亿吨水产品,可供300亿人食用。海洋如此广阔,渔业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向深海发展,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增量。

  向深海发展是“引进来”。在渔博会现场,印尼参展商Clara Alverina表示:“我们是第一次来福州的渔博会参展,想借这个机会了解并接触一下中国的市场和客商,之前对设立在福州福清的中印尼‘两国双园’有一些粗浅的了解,这次也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产业园区的合作项目、合作模式等等。”

  向深海发展是“走出去”。在刚刚结束的2024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表示,深圳将以渔博会为契机,大力实施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标杆工程,高标准建设蓝色种业高地和“蓝色粮仓”。

  向深海发展也不止养鱼。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域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渔业养殖与海洋旅游相结合,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在国内首次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在同一平台。(文/高畅、蒋巧玲、刘丰)

【责任编辑:黄博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文博会传统文化项目吸引“小粉丝”

    5月24日,在文博会山西展区,彩塑艺术家教儿童制作泥塑。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2日在深圳开幕。24日适逢周六,众多市民、游客带着孩子前往文博会参观游览。文博会上展示的传统文化、非遗...

多彩民俗迎端午

    5月24日,在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的兴化书院,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一起包粽子。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新华社发(周社根...

为基层培养“健康守门人”

本报讯(记者 张纯纯 蒋亦丰)前不久,浙江省嘉善县卫健局来到杭州医学院开展春季专场招聘。去年秋招,他们也曾在此举行招聘。“我们很少一年之内连续秋招和春招都去同一所学校。”该县卫健局组织人事科科长董琼说,“这些年我县基层医...

越南青年来华研学交流

    5月19日,越南青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食堂展示包好的饺子。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首场活动暨“沿着胡伯伯的足迹”研学营在广西和广东两地举办,75名越南青年代表来到广西...

大学课堂来了AI助教_

课上,学生答题,AI实时评分,并提示能力短板;课下,AI助教随时答疑解惑;做作业,学生可以戴上VR头盔,化身电力工程师,进入虚拟世界完成电力检修任务……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加入AI辅助的基础课程受到热捧。5月8...

新人集体婚礼 倡导文明新风尚

  5月20日,参加集体婚礼仪式的新人们合影。  当日,18对新人在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内参加以“越风有喜·诸事暨成——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本次集体婚礼旨在倡导文明简约的婚嫁理念,通过精心设...

烟台高新区“职教匠心·美育万家"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郭健 刘丽宁 韩凤萍 修培榕)5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去!”在...

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北雄安5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

婚恋+公益!70对新人在广东惠州幸福启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百年围屋为证,山水龙门为媒。 5月18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牵手团缘·青春偕进之“喜粤良缘 情定龙门”广东青年集体婚礼(惠州场)举行,70对新人穿着特色古风婚...

2024
06/02
13:22
浏览量: 33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