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在中国东北之巅守护绿色:长白山生态卫士的科研手记

在中国东北之巅守护绿色:长白山生态卫士的科研手记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9-01 15:35:15 | 点击:4248

5月9日,贾翔(左)和工作人员赵路福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测量记录树木生长数据。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新华社长春8月30日电(记者金津秀、许畅、胡戈)在中国东北边陲,长白山绵延起伏,翠绿的森林与清澈的河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东北亚大陆的最高山系,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欧亚大陆北半部物种基因库”。

因其复杂的气候类型和多样的生物群落,长白山成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地。196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立,是中国建区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域内目前已知有野生植物2639种、野生动物1586种。

贾翔是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他和另外7名同事所在的植物研究所主要负责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监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扩繁技术研究工作。

5月9日,贾翔在长白山科学研究院育苗基地检查朝鲜崖柏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神秘又充满生机的长白山孕育了大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令我心驰神往。”贾翔说。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毕业后,这名山西青年便把事业规划定位到千里之外的东北。

清晨,穿越湿地,攀爬陡坡,贾翔和同事在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开始一天的忙碌。“我们记录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的分布和变化。”翻开记录本,上面是他多年来坚持每日监测的一串串数据。

在他看来,长白山不仅是一片森林,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形式。植物资源的监测并不是简单的统计工作,每一片叶子、每一簇花朵,都需要精确测量与记录。“这些数据将汇集成巨大的数据库,为未来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测量生长环可以精确到1毫米的游标卡尺,每半小时就可以回传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数据的环境监测仪……驻山8年来,贾翔和同事们手中的工具不断迭代升级。科技手段在更新,但贾翔常告诫年幼的儿子:“面对生态,总要充满敬畏之心。”

54岁的赵路福是贾翔开展野外勘测的搭档。早年间,他曾是长白山林区的一名伐木工人。

5月9日,贾翔(右)和工作人员赵路福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研究。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15年4月,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长白山从以采伐木材资源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的绿色林业转型。

随着当地“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观念不断深入,“失业”的赵路福转型成了研究院的外业科考人员。“这些林木如今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我的下半生。”他说。

从山林返回育苗基地,贾翔还有重要工作:仔细检查每一株朝鲜崖柏的育苗情况。朝鲜崖柏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树种。近年来,当地成功恢复7公顷朝鲜崖柏,育出6.8万株扦插苗,建立55公顷的保护小区。

“7年前,研究团队为寻找这种植物走遍了长白山,仅发现6600多株。通过多年的植物普查研究及种群保护等手段,如今已有万余株。”贾翔说。

去年,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获批吉林省科技厅省级科研平台“吉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今年6月,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成立。至此,长白山集齐“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贾翔和同事们多年来的保护研究成果被更多人知晓。

尽管如此,贾翔的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生态保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他说,但相信通过科学的研究和保护措施,长白山的生态系统一定能得到持续保护和发展。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河南三门峡:黄河两岸生态美 蓝天白云宛如画卷

  2025年5月23日,河南黄河三门峡段水清岸绿,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宛如画卷。孙猛摄(人民图片网)责任编辑:王目雨

贵州六盘水:乌蒙大草原绿意盎然

  2025年5月23日,贵州省六盘水市乌蒙大草原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理想之地。樊瑞林摄(人民图片网)责任编辑:王目雨

“最美中轴线”搬进文博会

本报特派记者 袁云儿昨天,北京展区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亮相深圳文博会,充分展示北京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之美。实习记者 金瑶摄昨天,随着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开幕,北京展区精彩亮相,兼具醇厚文...

江苏泰州溱湖湿地绿意盎然 成群麋鹿栖息觅食

  2025年5月21日-22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麋鹿群在湿地休息。  溱湖湿地地处全国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分为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3类,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

“互联网+”让旅游更有趣 旅游攻略轻松掌握

在线预约门票,扫码即可进入景区;用上景区智能导览,游玩路线大大优化;沉浸式酷炫玩法,刷新你的旅游体验……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在旅游行业深入应用。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

阿尔山初夏风光

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草木萌发,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5月19日拍摄的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初夏景色(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内蒙古阿尔...

山水游的“无压力”打开方式:轻松姿态邂逅美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跋山涉水,近年文旅市场兴起“无压力”式的山岳游和水上项目,让更多人以轻松姿态邂逅山河之美。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盘王界景区,不爬坡、...

汾河处处是新景

汾河源头。山西省宁武县委宣传部供图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飞鸟成群。原武奎摄汾河太原城区段。王 帆摄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高秋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两年,他常去汾河景区拍摄。“这里环境好,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已经是常客。”...

拉萨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2025年5月17日晚,2025年“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化旅游节“心约拉萨”专场文艺演出在西藏大剧院举行。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责任编辑:张秋红

滹沱河“光影水秀”来了

5月16日,游客在观看“光影水秀”演出。2025年滹沱河生态区“光影水秀”首秀当晚正式开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石家庄市园林局滹沱河生态区管护中心对系统软件进行更新完善对灯光、喷头的水形变化进行调整据悉这场视觉盛宴将于...

2024
09/01
15:35
浏览量: 42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