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好品中国|高原畜牧业,再添“牛劲

好品中国|高原畜牧业,再添“牛劲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9-22 21:31:34 | 点击:902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柴达木、可可西里

巴颜喀拉、唐古拉

雪豹、藏羚羊、藏狐

……

不管是否到过青海

相信对这些意象一定不陌生

而牦牛、藏羊、青稞等

则构建起了人们

对青藏高原的另一重向往

“三江之源” “中华水塔”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自北而南的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山脉和唐古拉山脉

构成了全省的地貌骨架

形成北部高海拔的

阿尔金山—祁连山山地

西部柴达木盆地

东部泛共和盆地、河湟谷地

和南部高海拔的青南高原

五大地理板块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

等重要江河

以及哺育河西走廊

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

青海省“中华水塔”

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

每年向下游输送

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之水

境内草原、湿地、荒漠

冰川雪山、森林等生态系统

丰富集中且相互交错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

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青海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拥有广袤的草原

全省天然草场面积

4186.7万公顷(6.28亿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60.5%

主要分布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

玉树藏族自治州

在各类草原中

高寒草甸占到60%以上

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

“牦牛之都” “藏羊之府”

独特的自然条件

孕育了特有的物种资源

适应高寒缺氧环境的牦牛、藏羊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

和人工培育中

成了青藏高原上的

代表性畜种

牦牛成为青海农牧业发展

“第一产业”

2020年底

青海省牛存栏量652.3万头

其中牦牛608.9万头

占全国牦牛总数的40.5%

占世界牦牛总数的38%

年出栏量达到169万头

肉产量近17万吨

位居全国第一

享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誉

已形成青南牦牛核心养殖区

环湖牦牛高效养殖区

东部牦牛产业融合区

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

是牦牛传统主产区

2020年存栏273.87万头

占全省的45%

青海牦牛种质资源丰富

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

雪多牦牛、玉树牦牛等

4个地方品种被列入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肉乳兼用型品种大通牦牛

和肉用型无角品种阿什旦牦牛

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牦牛培育品种

发挥“野牦牛故乡”优势

优良种牛推广到四川、甘南

西藏、新疆、云南等地

“高原之舟” “雪域之宝”

地处三江源头的玉树

平均海拔4200米

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

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是青海牦牛数量最多的地区

也是全省最重要的优良品种繁育区

世界野血牦牛发源地

享有“牦牛种地”

“牦牛故乡”等美誉

玉树牦牛是

野血含量高、体格大、生长速度快

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

对高寒生态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的

优良牦牛遗传资源

主要分布于州境内

海拔41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中心产区为

曲麻莱县、治多县、杂多县

牦牛对于藏区群众

具有特殊意义

是牧民主要的

生活与生产资料来源

被誉为“高原之舟”

牧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

都离不开牦牛

牦牛肉味道浓郁

营养价值高

牧民中流传着一句俗语

“牛吃虫草我吃牛

无病无灾药不求”

如今

随着产业升级

除了牦牛肉、牦牛肉干

牦牛乳、牦牛乳粉

牦牛绒、牦牛毛、牦牛皮等

越来越多牦牛产品

可以走出原产地

走向全国市场

让青藏高原的古老畜牧业

重焕生机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张玉珂

监制|李娜 白波 刘云

策划|翟巧红 张素玲

文案|刘沛然 马可欣

字体|万祥生

设计|张素玲

支持|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玉树州农牧和科技局

数据|《青海统计年鉴2023》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2—2025年)》

(责编:杨曦、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多方赞誉 外资企业坚定在华持续加大投资信心

央视网消息:9月12日,以“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北京闭幕。两天的议程中,人工智能赋能技术突破以及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是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知识产权大国,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个别地方阵风可达10级以上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9月13日15时5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受强对流云团影响,预计13日17时至22时,北京市部分地区将出现7-9级短时大风,个别地方阵风可达10级以上,请注意防范。

损害器官、提高患病风险 这种“厨房神器”别再用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一些人还把塑料瓶称作“厨房神器”。  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不推荐重复使用饮...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为推动常态化惩治诬告陷害工作走深走实,持续释放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机关、黑龙江省公安厅现将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王某某诬告陷害他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问题案。...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凝心聚力筑同心 团结奋进谱新篇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瓜果飘香,各族儿女笑脸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团结稳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的涉数据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积极回应数据权属认定、数据产品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

懒人生活新主张:省时体验

“用更少时间,享更优生活”——当家庭整理收纳师上门规划空间、扫地机器人自主完成清洁、预制菜十分钟搞定一餐,这些曾被贴上“懒人”标签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演变为都市人群追求高效便捷的新潮流。“懒人经济”的背后并非真“懒”,而是...

学习卡丨“强教必先强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光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张晨昊 李政葳 赵鹏超)在8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高林介绍了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总体情况。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

焦点访谈|从训练场到阅兵场 他们发出中国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光荣时刻”。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盛典上,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和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告慰8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彰显中国人民对“正义必...

2024
09/22
21:31
浏览量: 90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