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 诗文/邓淦群
今日,冬至的清晨,
寒风中,我静静站立,
望向那遥远的天际,
等待着一缕阳光的升起。
冬日的阴霾,
仿佛是大地的沉思,
静谧而深沉,
却在心底孕育着新的生机。
冬至,阴极之至,
却也是阳气初生的时刻,
就像黑夜的尽头,
必然是黎明的开始。
我闭上眼,感受这份宁静,
心中涌动着莫名的力量,
那是生命的脉动,
是希望在心底悄然生长。
阳光,终于穿透了云层,
洒在我的脸上,
温暖而柔和,
像是久违的拥抱。
冬至阳生,
是自然的轮回,
也是生命的启示,
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寒冷,
总有温暖在前方静静地等待。
我睁开眼,望向远方,
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我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
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方向。
冬至阳生,
是时间的礼物,
是自然的馈赠,
让我们在寒冷萧瑟中看到希望,
在绝望与凄楚中找到力量。
让我们珍惜这份礼物,
用心感受这份馈赠,
让生命在冬至的阳光下,
绽放出最温暖耀眼的光芒。
题跋解析:冬至阳生,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正式拉开序幕。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黑夜最长。寒风凛冽,万物凋零,大自然仿佛进入了一种静默而深沉的休眠状态,等待着春天的唤醒。冬至,虽然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但同时也是阳气回升的起点。正如古人所言:“冬至阳生春又来。”
一、主题与意境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抒情的自由体诗歌,其主题围绕冬至这一时节展开,通过描绘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传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诗歌意境深远,既有冬日的静谧与深沉,又有阳光的温暖与希望,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
二、结构与形式
诗歌采用自由体的形式,不受传统诗歌格律的限制,使得诗人的情感能够自由地流淌和表达。全诗共八节,每节行数不一,但整体节奏流畅,情感连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三、内容解析
1. 开头部分:诗歌以冬至清晨的寒风和等待阳光升起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冬日的阴霾和心底孕育的生机,暗示了冬至时节虽然寒冷,但生命的力量正在悄然生长。
2.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闭上眼睛感受宁静、心中涌动力量、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脸上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冬至阳生的瞬间。这些描写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希望的感悟。
3. 结尾部分:诗歌在结尾部分升华了主题,将冬至阳生看作是自然的轮回和生命的启示。诗人鼓励人们珍惜这份礼物和馈赠,用心感受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光芒。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诗歌情感真挚、自然流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 意象丰富: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冬日的阴霾、心底的生机、穿透云层的阳光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3. 哲理深刻: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冬至阳生的瞬间,传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启示等深刻的主题思想。
4. 语言优美:诗歌语言优美、流畅自然,既有抒情的柔美,又有哲理的深邃。诗人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综述。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抒情的自由体诗歌,通过描绘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传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启示等深刻的主题思想。诗歌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哲理深刻、语言优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若水作于上海鸿巢
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早上
注: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邓淦群博士,系特级国际职业经理人,浙商研究会研究员。自诩命运多舛,曾是正科干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国企上市公司总助,多家民企高管,企业管理顾问/导师、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会研究员等。笔耕不辍,撰文写诗几百篇,在权威期刊、报纸和网站发表,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著名文库收录;撰文参编多种书刊,并接受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电视专访。荣获首届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中国首届职业经理人CEO魅力奖,中国首届杰出经营管理大师,温州首届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十大魅力男人,平安建设集团最佳导师等。喜欢写作及诗歌创作、国画书法、小提琴、歌唱、太极拳、旅游、乒乓和羽毛球运动。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