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沙渔塘村:海岸渔村人气旺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沙渔塘村:海岸渔村人气旺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1-14 11:25:15 | 点击:536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怡 王晓樱《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4日 05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海风吹拂着草木,村里的小道平整、干净,民居错落有致,小卖铺外墙绘有活力满满的涂鸦,远处是无垠海景。俯瞰沙渔塘,整个村子被湛蓝的海水与翠绿的树林环抱,让人感到恬静与闲适。游客刘菁漫步沙滩,吹风、拾贝、听涛,手里抱着一颗新鲜的椰子,望着海面上远去的渔船,她的疲倦顷刻间一扫而空。

这里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沙渔塘村。海岸慢生活,深深吸引了快节奏的都市人。从上海慕名而来的刘菁只体验了一天,便深深爱上了这里。

“这两年,我们村的人气比较旺,有时候每天能有1000多名游客来村打卡,车子多到停不下,一直排队到隔壁村。”忆起村庄的走红,沙渔塘社区书记陈风良对记者说,“我们的村民长期以来靠出海捕鱼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吸引游客的,正是我们原生态的海岸慢生活。但要想让游客拥有美好的体验,来了一次还想再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配套。”

过去,沙渔塘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道泥泞、供电不稳、污水治理问题突出,村民的生活都不够便利,更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从美丽乡村建设开始,配套资金持续投入沙渔塘,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场铺上了新砖,泥泞的村道被铺成石板路,160栋民居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进行了立面改造,村庄焕然一新,同时也保留了乡土特色;建成一个1065平方米的停车场,游客停车问题得到解决,越来越多自驾游爱好者将沙渔塘列入“必打卡清单”;政府还请设计院对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等进行了专门设计,沙渔塘成为昌江县首批拥有完整污水处理系统的村庄之一。

与此同时,沙渔塘还掀起了卫生整治的热潮。海尾镇党委、沙渔塘社区两委干部鼓励村民一起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沙渔塘摇身一变,成为昌江县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村”。

“看着我们村一天比一天干净、漂亮,游客赞不绝口,我们真心感到自豪!”村民陈为鹏将自家楼房改造成民宿,为本村人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您先按这个键,再转动开关,热水器就出热水了。”在自家的“观海民宿”里,陈为鹏正忙前忙后,为顾客解决问题。最近,这栋拥有10间客房的民宿几乎天天满客,村里另外几家民宿同样红火,至少要提前三五天预订才能入住。

除了发展民宿,不少村民也有了别的“副业”选择——有人在路边支起了小摊,售卖椰子和烤肠;有人和亲戚合伙开了农家乐,闲暇时就带游客去赶海……看到村子慢慢发生变化,越来越多村民有了更加多样的收入来源,陈风良欣喜不已。

沙渔塘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海尾镇人大主席叶胜军坦言:“一方面,我们希望村子一直保持渔村原生态的模样,始终充满活力,而不是成为千城一面的商业性景区。但另一方面,自行摆摊的村民多了起来,偶有占道经营行为,自驾来村的游客又多,容易产生交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不影响村民发展经营,村集体决定与县级国有企业昌江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沙滩附近建设一个“落日市集”。

“沙渔塘地处海南岛西海岸,可观海上日落,‘落日市集’正是建在沙滩边的一个小集市,游客可在享受滨海风光的同时,购买村民提供的渔家小食。这个市集为那些想做点小买卖的村民提供了空间和便利条件,建有统一的集装箱摊位,外饰彩绘也经过精心设计,既美观又便于管理。”昌江县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廖日华告诉记者,“落日市集”共23个摊位,其中13个摊位向所有村民开放,有意愿的村民都可以报名。

“‘落日市集’建成前,我在村里卖虾饼,生意还不错,但是需要自己开摊、收摊,也没个固定场所。现在我报名了‘落日市集’,想争取一个摊位经营椰子、烧烤还有小炒。有了统一的建设和管理,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了!”村民王石宝说,“规范经营是为了把‘流量’变‘留量’,让游客的体验更好,我们太支持了!”

春节前,“落日市集”将正式与游客见面,一个海上图书馆也在紧张施工中。这个小小渔村,业态越来越丰富,村里满是欢声笑语。“比起过去,现在的沙渔塘已经大变样了。下次你们再来,只会更加惊喜!”陈风良向记者发出邀请。

责任编辑:张秋红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损害器官、提高患病风险 这种“厨房神器”别再用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一些人还把塑料瓶称作“厨房神器”。  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不推荐重复使用饮...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为推动常态化惩治诬告陷害工作走深走实,持续释放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机关、黑龙江省公安厅现将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王某某诬告陷害他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问题案。...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凝心聚力筑同心 团结奋进谱新篇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瓜果飘香,各族儿女笑脸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团结稳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的涉数据类案件数量增长明显。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积极回应数据权属认定、数据产品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

懒人生活新主张:省时体验

“用更少时间,享更优生活”——当家庭整理收纳师上门规划空间、扫地机器人自主完成清洁、预制菜十分钟搞定一餐,这些曾被贴上“懒人”标签的生活方式,如今已演变为都市人群追求高效便捷的新潮流。“懒人经济”的背后并非真“懒”,而是...

学习卡丨“强教必先强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

光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 张晨昊 李政葳 赵鹏超)在8日举行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高林介绍了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总体情况。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

焦点访谈|从训练场到阅兵场 他们发出中国维护和平的时代强音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光荣时刻”。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盛典上,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和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告慰8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彰显中国人民对“正义必...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8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会上介...

石破茂辞任 日本自民党最快明天公布总裁选举日程

  当地时间8日早间,日本自民党陆续召开临时高层会议和选举管理委员会会议,正式对实施总裁选举进行讨论。选举的具体日程及形式或最快于明天公布。  当地时间7日18时左右,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

2025
01/14
11:25
浏览量: 53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