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存在扩散风险 各国防控措施有待加强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存在扩散风险 各国防控措施有待加强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4-08-25 14:17:53 | 点击:3288

世界卫生组织本月把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疫情存在扩散风险。世卫组织认为,猴痘病毒不是“新的新冠病毒”,普通大众面临的风险较低,同时也建议各国完善并加强医疗监测体系防范猴痘病毒输入。

从非洲外溢风险加大

世卫组织上一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是在2022年7月,2023年5月解除这一警报,时隔一年多警报再次拉响。

世卫组织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报告的猴痘病例数超过1.56万例。非洲疾控中心8月8日的数据显示,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以来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资料图)

非洲以外的一些国家已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现在人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病毒支系的疫情,而是不同支系在不同国家的数次疫情,其传播方式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部门已升级检疫措施防范输入病例。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日将欧盟总体猴痘感染风险从“非常低”上调至“低”。欧洲疾控中心还建议欧洲国家对往返于受猴痘疫情影响地区的人发布旅行警告。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新毒株更易传播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病例感染的是猴痘“分支I”毒株的变异株“分支Ib”。它比2022年流行的“分支II”毒株致死率更高且更易传播。去年在刚果(金)出现以后,“分支Ib”已扩散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先前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的邻国,这也是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再次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已经对猴痘病毒“分支II”毒株了解颇多,但对“分支I”毒株还有更多需要研究的地方。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分支Ib”变异株似乎能够通过包括性接触在内的多种途径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病毒已传播至人口密集地区,推测是由性工作者等流动性较强的人群传播到邻国。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卢格(资料图)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卢格20日在联合国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猴痘病毒不是“新的新冠病毒”,普通大众面临的风险较低。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紧急行动项目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表示,欧洲仅报告一例来自瑞典的猴痘“分支Ib”毒株感染病例,该病例仅表现出临床上的轻微症状。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欧洲报告的2.7万例猴痘病例中,大多数仅有临床上的轻微症状。

目前欧洲最常见的猴痘病毒仍然是“分支II”毒株。克卢格说欧洲地区每月新增约100例猴痘“分支II”毒株感染病例。过去两年在欧洲地区的公共卫生建议仍然有效。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最新的风险评估中指出,与疑似或确诊感染猴痘新毒株的输入病例密切接触后,感染风险为“中等”。只要迅速诊断出输入病例并采取控制措施,猴痘在欧洲持续传播的可能性非常低。

防控措施有待加强

《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说,要遏制猴痘病毒的传播,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实行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流行病学监控,以及病例追踪和案例管理,并通过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来控制相关毒株的传播,避免引发新的流行病疫情。

△当地时间8月17日,刚果(金)北基伍省卫生工作者从疑似猴痘例中取样。

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近日在记者会上说,世卫组织需要评估有感染猴痘风险的群体,并制定应对措施。该病毒通过密切的皮肤接触或与动物接触传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卫生系统来掌握病毒的分布情况,各国需要建立监测系统并具备临床检测能力。

针对重点人群防控同样重要。世卫组织认为,重要的是继续向高风险人群提供信息,避免污名化和歧视。世卫组织曾通过与受影响最严重的男男性行为群体密切合作,成功控制了2022年的欧洲猴痘疫情。

猴痘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等皮肤接触、口对口或口对皮肤接触,还可能包括与感染者近距离交谈等面对面接触,猴痘病毒也可能在猴痘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上持续存留一段时间。在2022年猴痘疫情中,该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世卫组织建议,避免与任何猴痘感染病例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洁手部。此外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受污染肉类也可能导致感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医疗组长、主任医师陈恩强说,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猴痘,应尽快前往设有感染科、传染科或皮肤科的正规医院就诊,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

责任编辑:杨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这本书告诉你,没有诸葛亮的蜀国为什么还能撑30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从诸葛亮去世的公元234年至蜀汉灭亡的263年,蜀汉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没有诸葛亮的蜀国为什么还能撑30年?近日出版的《汉之季——诸葛亮身...

传承书院文化 书香浸润乡村

学生在文宇阁书院阅读。邓龙华摄文宇阁书院鸟瞰。徐 铮摄“江右书院甲天下”,江西的书院文化底蕴深厚、绵延至今,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等声名远扬。如今,在江西宜春市万载县鹅峰乡,有一座藏书300余万册、年...

读取历史和现实,重建现代家风

《中国人的家风》书封。海南出版社供图现代人的家风家教跟传统家风家教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还是家庭结构模式,现代都大大不同于古代。传统的大家庭,多有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现代家庭,多...

理想之光永恒

《上铺的兄弟》: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99年,也可以说是2000年,零点,漫天礼花拉开了新千年的帷幕,覆盖了我们每一个人朴素又华丽的梦境,我的儿童小说《上铺的兄弟》中的大小人物便是从这一时刻次第登场。...

京报读书·人文|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全书以传世《诗经》文本为主,参证清人学术成果,兼取出土安大简、阜阳简、上博简、海昏侯简和熹平石经《鲁诗》残石所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从古史追踪诗旨的脉络和演变,从异文探索《诗经》文本...

作家手稿是解密文学发生的钥匙

茅盾《子夜》手稿 资料图片朱自清《诗言志辨》手稿 资料图片郭沫若《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同志》手稿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之际,作家毕飞宇、孙甘露分别将珍藏多年的长篇小说《玉米》和短篇小说《信使之函》手稿捐赠出来,成为丰...

“书香伴成长 巧手传温情”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 社区开展“乐享童年”亲子系列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曲颖)为丰富社区儿童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动手能力,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书香伴成长,巧手传温情”亲子系列活动,通过绘本阅读、手工创作等形式,为...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闭幕 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5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书博会”)在长春闭幕,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此次东北书博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四省出版发...

聆听城市书页翻动的声音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内亲子共读。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在宁波奉化新华书店阅读的一家人。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宁波市民参与慈溪少年儿童图书馆读书月组织的专场“换书大会”。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

文学数据管理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本报电(徐昳清)日前,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作协及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文学数据团体标准”)发布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界定文学数据管理领...

2024
08/25
14:17
浏览量: 328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