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中国网评】美国的“去风险论”为何无法得到东盟认同?

【中国网评】美国的“去风险论”为何无法得到东盟认同?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7-18 13:12:07 | 点击:3429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日前,第56届东盟外长会议及系列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据报道,布林肯在会上宣称,美国与东盟“共享自由、开放、繁荣、安全、与世界联通且有韧性的印太地区的愿景”。这意味着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合作者”,问题可以公开解决,而非通过“胁迫行动”。布林肯虽未明言,但按照美方的一贯话术,显而易见,美国又把在欧洲喋喋不休的“去风险”论调原封不动地搬到亚太地区来了。

然而,布林肯的这番煽动言论却没有得到东盟国家的广泛认同。本次会议东道主印尼总统佐科表示,“东盟不能卷入竞争,也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代理人”“东盟致力于加强团结、凝聚力和东盟中心地位,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佐科也未点名,但很明显,这番话是说给美国听的,告诫后者不要在本地区以“合作”为名挑起阵营对抗。

这并非东盟国家领导人首次公开反对美方对华“去风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多次警告,亚洲分成亲中或亲美两个阵营将不会有好结果,充分表达了亚太国家对地区阵营对抗的高度担忧,并奉劝美国不要试图阻挡中国崛起。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更敦促美国应该设法与中国改善关系。

东盟国家态度鲜明反对“去风险”,是因为他们清楚,与中国保持健康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去年5月,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举行。在此之前,美国与东盟的特别峰会已停摆长达6年,双方领导人也已经有6年时间没有举行面对面会晤。而双方此前的最后一次会晤,美国总统也没能参加完整的会议日程,提前走人。去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峰会,也因美方多次单方面修改会议日期甚至搞“突然袭击”,引发东盟国家的普遍不满。蓄意冷落、傲慢的待客之道,都体现出美国对于与东盟国家开展真正的接触和务实合作兴趣寥寥。

东盟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加大对外经贸投资合作力度促进区域发展是各国的共同目标,然而美方却从未正视东盟的发展诉求。在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期间,美方允诺的援助金额仅有1.5亿美元,被西方媒体普遍嘲笑“太过寒酸”。美国酝酿许久、用来拉拢东盟的“印太经济框架”,排除了东盟最关心的贸易自由化、市场准入话题,却不忘拿“劳工权利和环境”标准给合作伙伴挖坑。

东盟自成立之日起,便致力于加强团结、凝聚力和中心地位,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但美国政府近年来的一系列做法却与东盟的目标背道而驰。无论是美日印澳“四边机制”,还是美英澳搞的AUKUS,亦或是“印太战略”,其实质皆是煽动阵营对抗,搅乱地区安全局势。并且多个安全架构并行,注定将削弱东盟在本地区的中心地位。

反观中国,多年来一直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置于优先位置,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国家,成为首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国以及首个同东盟建立自贸区的主要经济体,也是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

经贸投资方面,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2022年,中国同东盟国家贸易额超过6.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连续三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59万亿元,增长9.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此外,中国还是多个东盟国家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近年来对东盟的投资规模不断提升。同时,东盟对华投资也保持高增速,2022年同比增长8.2%。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一批标杆项目顺利实施,区域互联互通不断加速发展。

促进区域和平稳定方面,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将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作为努力目标。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又传来好消息,中国和东盟已经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二读,并通过加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指针文件。中国和东盟正携手推动“南海行为准则”成为行之有效、富有实质意义、符合国际法的地区规则,以更好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显而易见,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恐怕没有谁比东盟更能理解和认同这句话的深意。对于东盟国家来说,真正的风险恰恰是个别域外国家以“去风险”为名煽动对立对抗带来的。美国若有意构建一个没有风险的亚太,就请撤回自己的助乱干涉之手。

编审:高霈宁 张艳玲 蔡晓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8点见】我国有望诞生一世界级金矿!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今天(9月12日)上午,第十二批3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

AI编造虚假险情、摆拍传谣等 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公布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消息,个别网民为了赚取流量博眼球,通过虚构事实、旧闻新炒、造假摆拍等方式扰乱网络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入推进 “净网-2025”专项工作,重拳出击,从快从严打击各类网络...

黑龙江一煤矿发生矿震 6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获救

记者从黑龙江鹤岗矿业公司富力煤矿矿震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经过近30小时全力救援,9月11日7时17分,6名被困人员安全获救。救援工作结束。  (总台记者 张艺馨 任秋宇)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热潮涌动 国内游出境游双双攀升

央视网消息: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就要来了。记者从旅游平台了解到,目前,假期出游预订量节节攀升,国内、出境游市场迎来全面升温。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旅行社门店,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咨询“双节”行程。“想咨询...

免疫力是最好的“抗癌药”!坚持4个习惯避开“免疫杀手”

研究表明  保持良好免疫力  可使癌症风险降低30%~50%  增强免疫力  专家总结“两做两不做”  多吃优质蛋白、多关注肠道健康  少吃红肉、戒烟戒酒  主动增强免疫力  多吃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原材料”...

时政微视频丨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特岗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的重要讲话。  9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的重要讲话。  巴西总统卢拉主持...

北纬27度抹茶的“72变” 一杯抹茶带动11万茶农增收

 央视网消息: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国,而四分之一的抹茶都产自贵州铜仁。贵州铜仁,地处北纬27°,拥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自然条件,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2024年,这里的抹茶销量突破1200吨,产值突破3...

海洋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9月8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为100。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9.7,比上年增长2.9%,海洋发展稳中提质,海洋...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不断夯实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依法治疆篇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7日电 题:不断夯实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依法治疆篇  开栏的话: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

2023
07/18
13:12
浏览量: 342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