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美国热炒“中国经济胁迫”意欲何为?

美国热炒“中国经济胁迫”意欲何为?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7-31 09:49:20 | 点击:3489

孙立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助理

7月27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以“美国经济安全:应对经济胁迫和日益增长的竞争”为主题召开听证会。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副财长杰伊·香博和负责经济增长、能源与环境的副国务卿约瑟·费尔南德斯作证词时均表示,中国“经济胁迫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成为美国和盟友当前最主要的经济挑战。

事实上,美国炮制的“中国经济胁迫论”酝酿已久。2021年10月,美国众议院推出“反中国经济胁迫法案”;2023年,美国参议院推出“反经济胁迫法案”。美国参众两院都把矛头指向中国,将中国“意图以经济施压损害他国,实现战略和政治目的”定性为所谓的“经济胁迫”。当前,美国再次大肆炒作这个议题,具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中国的经济反击让美国倍感压力。拜登政府自执政以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安全化和意识形态化,采取系列措施对华无底线经济施压。面临美国的经济霸凌,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让美国压力大增。美国急于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帽子,以受害者姿态团结经济伙伴,共同对中国施压。

第二,以“经济胁迫论”替代“疫情中断论”。过去几年,美国下决心对华采取了产业“脱钩”和所谓“去风险”,拉开架势与中国进行产业竞争。疫情时期,美国把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中断归咎于中国,以产业安全为由加紧构筑排华产业链。疫情之后,美急需新的叙事逻辑,找到产业排华的新借口。而“经济胁迫”几乎与所有安全、主权、人权、意识形态和利益观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美国急需以它为新理由,推动各方减少对华经济依赖。

第三,团结盟友的战略之举。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后,美国引领盟友在各个领域构筑排华“小圈子”。而炒作“中国经济胁迫论”,抬升来自中国的风险,可以巩固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为其战略利益服务。费尔南德斯作证词时表示,应对“中国经济胁迫”可以促进G7框架下的合作。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五眼联盟”国家财长召开会议,加强应对“中国经济胁迫”的情报产品共享,将经济问题与情报和安全问题混为一谈,意在夯实反华具体合作,进一步坐实反华盟友圈。

第四,恶化中国营商环境。疫情之后,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和复原力。这是美国和西方盟友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抛出所谓“经济胁迫论”,歪曲抹黑中国对在华外企施压。其意在扰乱恶化中国营商环境,希望看到更多的在华企业减少投资、转移产业链至国外,配合美国“在岸”“友岸”和“近岸”政策,彻底掏空中国产业链的“家底”,重塑美国主导下排除中国的全球产业生态系统。

更需要关注的是,当美国一味以“经济胁迫”抹黑中国的时候,它自己却是全球的最大经济胁迫施暴者。截至2023年7月,美国财政部将全球12631个经济实体纳入“特别指定国民制裁清单”,13家企业纳入“非特别指定国民制裁清单”。美国利用金融霸权优势,对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肆意制裁,扰乱营商环境和经济秩序。

同时,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出口管制作为经济施压的最有力武器。截至2023年7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分别将567家、2520家、223家、71家全球各国企业和机构列入“个人拒止清单”“实体清单”“未经证实清单”“军民两用清单”。其中,中国成为美国经济霸凌的最大目标。

不论国际风云如何突变,美国如何抹黑中国。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实施平等待遇,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2022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升至第31位。这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中国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

近期,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希望。美国炒作“中国经济胁迫”的小伎俩,阻挡不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脚步。

编审:高霈宁 郭素萍 张艳玲


【责任编辑:高霈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黑龙江一煤矿发生矿震 6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获救

记者从黑龙江鹤岗矿业公司富力煤矿矿震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经过近30小时全力救援,9月11日7时17分,6名被困人员安全获救。救援工作结束。  (总台记者 张艺馨 任秋宇)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热潮涌动 国内游出境游双双攀升

央视网消息: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就要来了。记者从旅游平台了解到,目前,假期出游预订量节节攀升,国内、出境游市场迎来全面升温。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旅行社门店,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咨询“双节”行程。“想咨询...

免疫力是最好的“抗癌药”!坚持4个习惯避开“免疫杀手”

研究表明  保持良好免疫力  可使癌症风险降低30%~50%  增强免疫力  专家总结“两做两不做”  多吃优质蛋白、多关注肠道健康  少吃红肉、戒烟戒酒  主动增强免疫力  多吃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原材料”...

时政微视频丨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特岗教师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的重要讲话。  9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的重要讲话。  巴西总统卢拉主持...

北纬27度抹茶的“72变” 一杯抹茶带动11万茶农增收

 央视网消息: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国,而四分之一的抹茶都产自贵州铜仁。贵州铜仁,地处北纬27°,拥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自然条件,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2024年,这里的抹茶销量突破1200吨,产值突破3...

海洋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9月8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为100。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9.7,比上年增长2.9%,海洋发展稳中提质,海洋...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不断夯实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依法治疆篇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7日电 题:不断夯实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依法治疆篇  开栏的话: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

@2026届高校毕业生 你有一份求职补贴待领取!

 2026届毕业生速看  国家发放的求职补贴已到账!  9月份  贵州、山东等地已开放申请通道  符合条件的同学们  快快收藏这份  “一次性求职补贴”申领指南  什么是一次性求职补贴?  一次性求职补贴,就是政府为减轻...

摆拍造谣“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求助回国” 两人被行政处罚

近期,有网民在网上发布有关“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求助回国”的视频,称“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被丈夫扣留护照无法回国,中国博主与该女子偶遇后,该女子希望博主解救其回国”,并在与网友互动时,持续误导网民这是真实发生的情...

2023
07/31
09:49
浏览量: 348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仁言任语: 母亲

仁言任语: 母亲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