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读取历史和现实,重建现代家风

读取历史和现实,重建现代家风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3 16:16:31 | 点击:75

《中国人的家风》书封。海南出版社供图

现代人的家风家教跟传统家风家教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还是家庭结构模式,现代都大大不同于古代。传统的大家庭,多有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现代家庭,多是两代三口之家。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时代的变化。“家长制模式”基本成为过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原则被淡忘,父亲或母亲等家长在家里说一不二的权威被消解……按照一些人的观察,不仅我们的家庭迅速发展到以孩子为中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家庭,也在经历“逐子女而居”的过程。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意识到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卷”和焦虑是人们都注意到的现象,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家庭要承担起应有责任。我在《中国人的家风》中说,家在人们心中是光明温暖的象征,在总结古今中外的家风家教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重建家庭成员关系,重建家庭伦理责任。

传统家风仍值得现代人传承

传统中国人的家风有见贤思齐的现象,一旦某家总结出好的家风,便会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如《颜氏家训》《温公家范》《朱子家训》等。我注意到,《朱子治家格言》问世之后,其中的不少家训成为很多人家的家风。前不久,一个张姓人家子弟还感慨地跟我说,他小时候见外公给他们写春联、寄语,经常会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说这就是《朱子治家格言》里的话,成为千家万户代代相传的行为模式。

传统中国的家风家训中,有大量让现代人敬服羡慕的地方,如不少人对曾国藩家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八字家风很有印象。但在现代人的日常行为模式里,大概只有读书一项还和曾家家风沾边,其他多付之阙如。早起的不多(早),自己扫地的不多(扫),跟先人对话的不多(考),跟邻居经常走动的不多(宝)。

传统中国的孝道是全民遵循的人伦大道,但现代人很少有人知道,一味顺从父母,甚至父母有错也不劝谏父母,陷父母于不义,是不孝;或者,自己在外阿谀讨好,或作威作福,从而陷父母于不义,也是不孝;家境贫寒以至于父母到老了,子女不能改善生活以供养父母,同样是不孝。这些不孝的原则放到今天,估计会有不少人汗颜。

因此,传统家风仍值得现代人传承,不能因为其属于历史而将其弃置一边,不能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古今之变,就想当然地以为传统家风不适用于今天。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的贵族家风、汉唐时代的士族家风、宋代的士大夫家风、明清的平民家风,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都是我们建设家风的来源与基础。比如,从汉代到明清,中国人多知道的“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等,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

现代家庭的平等原则:对待家人要像对待朋友一样

传统中国的家风家教中,多有要子孙立志的训示。这在今天同样有现实意义。“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自给子女取名字开始,我们就给孩子寄予了美好的希望,也是要孩子明白,立身处世应该有所立有所处。青少年时期的立志非常重要,父母通过取名引导让他早早立下志愿,这样他就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人生的展开中有所安顿。

今天的青少年习惯了对物质生活的享有,对信息世界的消费,习惯了按流行的模式如升学、毕业、工作等模式生活,有时候反而缺失了自己主动的人生志向。因此,一旦在学习、工作中不如意,就容易归咎于父母和“原生家庭”的责任。

今天的种种现实,既可以从时代发展中找原因,也可以从家庭运行模式中找原因。人们习惯把家当作一个睡觉休息的空间、一个两代人之间或夫妻之间的活动场所,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样的空间需要共建,需要治理。宋代大儒朱熹说过,每个人都应该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可见,传统的修身齐家到了朱熹的时代,已经有了人格独立和角色身份配合的要求。

当然,现代家庭跟传统家庭确实有所不同。我在《中国人的家风》中,总结了从历史到现实的经验,提出一个现代家庭的平等原则:对待家人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因为只有像对朋友一样对待父母、伴侣和子女,我们才有彼此的尊重之心、平等之义,以及边界感。

这种平等精神虽然在现代家庭是一个普遍现象,但还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来,家人之间还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边界感。查家人日记、手机、朋友圈的现象,把伴侣和孩子视为自己私产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现代家风是家庭成员一起成就的

“安顿”是这些年流行的热词,我也写过《安顿之书》,从家风、节气节日时间、经典等多方面,尝试给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参照。在我看来,现代家庭的家风不是自上而下给予的,不是父母或先人设定的,而是家庭成员一起参与成就的。

比如,孩子的学习教育,如果父母不珍惜这个机会,参与到共读、共学中来,家庭中的代际联系就缺乏基础。一旦孩子毕业或到异地工作生活,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就徒有其表,甚至连徒具形式的形式都会丧失。

有一个三口之家,孩子目睹父母工作持家的艰难,希望一家人开开心心,就以“不皱眉头”要求父母和自己。从此以后,她把学习中不愉快的事情、父母把工作中不愉快的事情,都放到屋外,只要在家,三口之家就是开心的。父母感念地对采访者说,他们的家风就是“不皱眉头”。

子女参与家风的形成,在今天不是孤例。子女和父母在通读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找到那些家庭生活的正大有益的原则,非常普遍。如读书、学习乃至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子女都对家庭有建设之功;不少家庭的餐桌饭菜曾经简单,只具自家乡土风味,但子女的参与,让各地美食都出现在自家的餐桌上。

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我对现代家风的建设充满信心。在科技文明把人拉入智能化的时代,在个人的身份多元丰富的时代,人们的“修身齐家”更有现实意义。元宇宙、二次元、数字原住民、AI等,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或许可以从人的修齐之道来着手解决。我相信,“回家!爱你的家人!”会成为文明社会的共识。

(作者系文化学者)

余世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23日 08版

责任编辑:韩玉


【作者:余世存】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读取历史和现实,重建现代家风

《中国人的家风》书封。海南出版社供图现代人的家风家教跟传统家风家教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还是家庭结构模式,现代都大大不同于古代。传统的大家庭,多有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现代家庭,多...

理想之光永恒

《上铺的兄弟》: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99年,也可以说是2000年,零点,漫天礼花拉开了新千年的帷幕,覆盖了我们每一个人朴素又华丽的梦境,我的儿童小说《上铺的兄弟》中的大小人物便是从这一时刻次第登场。...

京报读书·人文|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全书以传世《诗经》文本为主,参证清人学术成果,兼取出土安大简、阜阳简、上博简、海昏侯简和熹平石经《鲁诗》残石所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从古史追踪诗旨的脉络和演变,从异文探索《诗经》文本...

作家手稿是解密文学发生的钥匙

茅盾《子夜》手稿 资料图片朱自清《诗言志辨》手稿 资料图片郭沫若《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同志》手稿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之际,作家毕飞宇、孙甘露分别将珍藏多年的长篇小说《玉米》和短篇小说《信使之函》手稿捐赠出来,成为丰...

“书香伴成长 巧手传温情”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 社区开展“乐享童年”亲子系列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曲颖)为丰富社区儿童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动手能力,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书香伴成长,巧手传温情”亲子系列活动,通过绘本阅读、手工创作等形式,为...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闭幕 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5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书博会”)在长春闭幕,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此次东北书博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四省出版发...

聆听城市书页翻动的声音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内亲子共读。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在宁波奉化新华书店阅读的一家人。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宁波市民参与慈溪少年儿童图书馆读书月组织的专场“换书大会”。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

文学数据管理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本报电(徐昳清)日前,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作协及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文学数据团体标准”)发布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界定文学数据管理领...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会在丘濬的“办公室”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5月17日,北京国子监彝伦堂,《国士丘濬》新书发布会暨丘濬思想文化研讨会在此举办。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丘濬,在明代官至尚书、内阁大学士,获“中兴贤辅”之称。其《大学衍义补》构建...

重塑对语言的感知

【精读短评】西渡编选的《戈麦全集》终于出版了。自诗人戈麦1991年辞世后,西渡就开始致力于戈麦作品的整理出版,先后编选了《彗星——戈麦诗集》(漓江出版社1993)、《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戈麦的诗》(人...

2025
05/23
16:16
余世存
浏览量: 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