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共绘“一带一路”新图景(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共绘“一带一路”新图景(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9-04 06:14:20 | 点击:11798

  油画《海上丝路新枢纽——宁波舟山港》,作者马鑫、牡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注入蓬勃活力。从组织创作到自主创作,广大美术工作者用丹青华彩,生动描绘“一带一路”建设图景,深刻诠释丝路精神。今天,本版约请3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展示成果、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启示。

  ——编  者  

  

  弘扬丝路精神  创作美术精品

  张  鹏

  “一带一路”建设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近年来,美术界加强组织统筹,精研“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在题材拓展、内涵深化、风格创新、人才培养、创作梯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在美术工作者笔下焕发新光彩。

  从机构联动到区域互动,美术界聚力协作,以重点选题引领创作方向、带动“一带一路”主题创作。正在中国国家画院展出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从“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中精选百余件力作进行展示,既涵盖丰富多彩的地域风貌,也表现了厚重多元的人文风情,从历史到当下,连缀起波澜壮阔的图景。该工程历时6年完成。中国国家画院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锚定创作方向,策划选题,调动院内外、海内外艺术家广泛参与,凝聚共识与合力。创作过程中,从选题论证、史料选择、探访考察、现场写生,到草图绘制、研究讨论等,中国国家画院均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邀请、创作、展示、收藏等方式,集聚起一批精品力作,形成学术影响,为“一带一路”主题创作提供了经验启示。

  不少地方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组织“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或艺术活动。如广西文联、广西美协等组织实施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便根据广西发展特色与优势制定选题方案,引导美术工作者围绕重大项目和活动,深入时代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生动展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厚重人文历史和时代新风貌。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百校结好艺术展等,则通过学校联手文博单位、创研机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校园艺术交流与互学互鉴,形成体验、学习、创作、传播于一体的合作交流方式,既深化了“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也加强了人才培养。

  许多机构立足自身学术优势开展组织创作。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以版画为媒介搭建起文化交流桥梁。驻留、展览、论坛、公教、公益活动等多元形式,不仅推动版画艺术创作,也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交流合作提供新途径。中国美协和中国铁建40余年来持续合作举办的“大路画展”,近年来以海内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展为线索,用画笔展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惠及各方的美好画卷。其中,尤以表现“一带一路”建设者的作品最为突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视角各异。像蔡频春中国画《千山万水一线连》、张宇油画《绽放》、李景安油画《同在月光下》等作品,均抒发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真实感受。

  “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也是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重大美术展事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张敏杰版画《进博会一角》以巨幅三联画形式,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盛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展览中,冯路敏等合作的油画《丝绸之路新篇章》、张及时油画《港口雄开万里流》等佳作频现。鸿篇巨制与历史长卷的宏大叙事,与小切口、微视角撬动的大命题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一系列有组织的创作工程和交流项目,激发了“一带一路”主题创作活力,更打开了美术工作者的视野。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投身主题性创作,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展开多元艺术探索,为创作更多精品佳作奠定基础。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以审美旨趣诠释价值观念

  于  洋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年来美术界掀起“一带一路”主题创作热潮,呈现出题材多维、风格多元、手法多样的特点。面对“一带一路”这一充满活力、内涵丰富的主题,如何对其进行多维度审美表达,成为美术工作者需要直面的时代课题。

  在对“一带一路”主题的理解不断深化中,一些美术工作者打破题材局限和思维定式,以富有新意的表达来展现这一主题的丰厚内涵。不少作品聚焦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以全景式构图铺陈宏大叙事,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在展现中国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一批优秀美术创作通过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严谨生动的造型手法和艺术意象,诠释“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内核,为其未来发展注入活力。

  表现好历史时空中的当代丝路文化,是“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面向未来的重点课题。不少美术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不断强化真实感受、激活艺术想象,跳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简单描绘,以新视角、新思考不断破题,展现丝路精神的深厚意蕴与时代价值。如杜大恺《雍凉吟》以大块面的水墨构成,呈现河西走廊的苍茫厚重与勃勃生机;胡明哲中国画《茶马古道新颜》诗意地展现当代女性的勤劳与美好。这些创作表明,完成好“一带一路”题材,要有根植历史、面向未来的胸襟,不断通过现实描绘挖掘其新内涵。

  以视觉语言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活力,是时代赋予美术工作者的文化使命。近年来,一些新创作展现着美术工作者的新思考,如马鑫、牡丹的油画《海上丝路新枢纽——宁波舟山港》、柴新春油画《一带一路崛起天山》、张相森水彩画《中欧班列始赣州》等作品,以不同视角和艺术手法表现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内建设工程繁盛场景。孙博《笑迎五洲客》、任丽君《五洲四海——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庞凌宇《中国—东盟博览会》,则以大尺幅油画展现我国主场外交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的盛况。还有一些作品致力于表现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不断加深,如焦洋中国画《丝路史迹·朝宗入海》,以少年儿童学习海上丝绸之路知识的生动画面,展现青少年对于“一带一路”的求知热情和美好畅想。

  继续推动“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应进一步拓展题材内容,深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故实、风土人情和日常细节,从时代价值层面展现共建活力;同时,应深化艺术语言的美学建构,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作出既应时风又接地气的美术作品,强化这一主题的广度、深度与温度,力求通过这些作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国人更真切地感受世界。

  期盼更多美术工作者汲取经验,以开放包容的胸襟、“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精神,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以艺术创新深化主题探索

  卢志强

  我自幼生长于福建。东南沿海港口众多,使八闽大地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这些年,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的家乡在经贸、文化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促使我投身相关主题性美术创作。

  近年来,我先后参与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等,根据选题完成了一些大尺幅的中国画作品,还自主创作了一些小幅画作,希望通过“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深化对绘画技法和风格的思考,提升用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和水平,探索传统笔墨实现当代转型的新路径。

  脑中有思路,是完成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第一步。面对宏大主题,确立构思、营构画面,将创作意图和审美旨趣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品既要突出“重大”,又要使画面内容与真实事件相符,这需要创作者广泛阅读资料,进行实地探访,感受文化氛围,体悟真实情境。创作中,我并不刻意去还原某一具体事件,而是将人物动作设计得“姿态化”“有意味”,力求使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具有象征性,让“这一个”中包含“这一类”,使作品更具分量。

  胸中有丘壑,是创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必备能力。纵观主题性美术经典,多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转化,给人“瞬间永恒化”的视觉感受。为追求这一效果,我常在创作中以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将主体与背景统一起来,并通过疏密、聚散、虚实等变化,营造空间秩序感。比如在《海丝交响》创作中,我将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的场景组合于同一画面中,强化作品主题。整体上,追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避免概念式阐释主题,意在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呈现时代图景。

  笔下有推敲,主题性美术创作才能于细节中彰显丰厚意涵。照片是现实的拷贝,绘画是意象的表达。当代人视觉经验的不断丰富,对美术创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创作者需要敏锐捕捉现实,在此基础上斟酌思量,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作品才能独具韵味。在创作中,我常常结合资料反复推敲细节。比如,重大主题创作往往需要设置一个视觉中心,让观者有凝视之处。为此,我反复斟酌画面中的人物安排,既突出主体,又增强画面张力和形式美感。同时,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其他元素,如在画面下方描绘一群海鸟振翅飞翔的情景来应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并以海鸟之“轻”与人物之“重”形成对比。除此以外,画面中还有许多细节彼此呼应,布局和谐,共同阐释宏大主题。

  画中有新意,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必然要求。在作品风格方面,我追求“陌生化”,探索主题性创作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比如,不完全按“随类赋彩”的原则去敷色。像海的颜色,照理应为蓝色,但这在中国画创作中很难处理,不容易画得美观。而且“海”在作品中所占面积往往较大,稍不注意用色就会影响到整体画面的色相。长期在海滨城市生活的人会发现,在夕阳辉映下,海面的波光常常呈玫瑰色。因此,在部分“一带一路”主题创作中,我选择用偏紫的浅玫瑰色画海,使之与画中以赭石加土黄为主的色调形成弱对比的补色关系,显得宁静、和谐、别样和陌生。这一实践也证明,艺术创新离不开从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养分。

  参与“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让我既深刻感受到国家的新发展、新变化,也更加理解艺术之美不仅在于入古出新,还在于反映时代。我愿倾心致力于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辟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审美新境。

  (作者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3日 08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这本书告诉你,没有诸葛亮的蜀国为什么还能撑30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从诸葛亮去世的公元234年至蜀汉灭亡的263年,蜀汉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没有诸葛亮的蜀国为什么还能撑30年?近日出版的《汉之季——诸葛亮身...

传承书院文化 书香浸润乡村

学生在文宇阁书院阅读。邓龙华摄文宇阁书院鸟瞰。徐 铮摄“江右书院甲天下”,江西的书院文化底蕴深厚、绵延至今,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等声名远扬。如今,在江西宜春市万载县鹅峰乡,有一座藏书300余万册、年...

读取历史和现实,重建现代家风

《中国人的家风》书封。海南出版社供图现代人的家风家教跟传统家风家教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还是家庭结构模式,现代都大大不同于古代。传统的大家庭,多有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现代家庭,多...

理想之光永恒

《上铺的兄弟》: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99年,也可以说是2000年,零点,漫天礼花拉开了新千年的帷幕,覆盖了我们每一个人朴素又华丽的梦境,我的儿童小说《上铺的兄弟》中的大小人物便是从这一时刻次第登场。...

京报读书·人文|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全书以传世《诗经》文本为主,参证清人学术成果,兼取出土安大简、阜阳简、上博简、海昏侯简和熹平石经《鲁诗》残石所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从古史追踪诗旨的脉络和演变,从异文探索《诗经》文本...

作家手稿是解密文学发生的钥匙

茅盾《子夜》手稿 资料图片朱自清《诗言志辨》手稿 资料图片郭沫若《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同志》手稿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之际,作家毕飞宇、孙甘露分别将珍藏多年的长篇小说《玉米》和短篇小说《信使之函》手稿捐赠出来,成为丰...

“书香伴成长 巧手传温情”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 社区开展“乐享童年”亲子系列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曲颖)为丰富社区儿童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动手能力,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书香伴成长,巧手传温情”亲子系列活动,通过绘本阅读、手工创作等形式,为...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闭幕 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5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书博会”)在长春闭幕,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此次东北书博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四省出版发...

聆听城市书页翻动的声音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内亲子共读。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在宁波奉化新华书店阅读的一家人。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宁波市民参与慈溪少年儿童图书馆读书月组织的专场“换书大会”。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

文学数据管理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本报电(徐昳清)日前,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作协及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文学数据团体标准”)发布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界定文学数据管理领...

2023
09/04
06:14
浏览量: 117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