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去”

“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9-20 17:41:56 | 点击:1523

  游客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杉木河景区漂流。
  磨桂宾摄(人民图片)

  运动爱好者在江苏省南京市的环岛江堤路上骑行,感受沿途绿色生态之美,乐享周末时光。
  方东旭摄(人民图片)

  游客在海南省万宁市的日月湾海滨冲浪戏水。
  蒙钟德摄(人民图片)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好时节。“京蔚高速北京段最近通车了,自驾到京西爬山更方便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陶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徒步、滑雪、速降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和朋友结伴到门头沟区的妙峰山、灵山等地游玩,身边爱好户外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今年是“体育大年”,巴黎奥运会等赛事持续点燃人们的观赛热情,也带动更多人走向户外,享受运动的乐趣,探索新的旅游目的地。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同比增长19%,户外骑行、徒步登山等运动休闲项目颇受欢迎。户外运动正在成为文旅新时尚。

  

  户外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强身健体、亲近自然的需求日益增长,参与健走、骑行、跑步、露营等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郊野公园徒步、在高山草甸上玩飞盘、溯溪避暑等“户外+旅游”的玩法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

  美团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骑行公园”“露营烧烤”等成为热门搜索词,“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徒步一日游”“爬山徒步”等关键词搜索量增幅超过400%。在一项面向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调查中,98.8%的受访者尝试过休闲类户外运动,骑行、徒步、登山是他们最常进行的户外运动。

  轻量化、低门槛的户外运动人气十足,活动场景日益丰富。在社交平台上,“4+2”是颇为时尚的新玩法。所谓“4+2”,就是将四轮汽车和二轮自行车组合,在汽车顶部加装固定装置搭载自行车,或将自行车折叠后放入汽车后备箱,自驾后开始骑行。换个风景,换种心情,有网友评价这种玩法是“用四轮拓宽风景边界,用两轮深入发现美好”。

  山水皆宜催生多种玩法

  穿戴好安全绳等护具,利用钢扶手、脚踏等工具在悬崖峭壁上的钢丝桥、弹簧板上行进——在群山林立的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这种叫作“飞拉达”的攀岩体验项目火了。“今年暑假以来,体验‘飞拉达’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多。”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游客游山览峡的体验,景区还推出了高空蹦极、滑索等户外项目。

  在贵州,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成为游客与山水互动的热门选择。今年暑期,“贵州漂流”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9.7亿次,游客在激流回旋的河道中乘坐皮艇顺流而下的画面,配上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被网友称为“实地体验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漂流过程中还能看到河两岸的风景,全程下来很开心!”大学生吴若童被短视频“种草”,专门从重庆来到贵州省镇远县体验高过河漂流,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她畅爽不已。

  近年来,高山、湖泊、大海、沙漠等“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为户外运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依托特色自然景观推出户外运动旅游产品的地区越来越多。到万宁去冲浪、去中卫玩滑沙、在雨崩村徒步……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在户外运动的带动下,变为具有辨识度的目的地。

  体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

  目前,不少自然资源丰富的“公园省份”正在出台利好政策,推进户外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徒步、骑行、汽车自驾、低空运动等项目串联景区、景点及度假区,让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相互融合。

  在云南,好山好水引来了马拉松、自行车节等赛事,汽摩、滑翔伞、桨板等户外运动成为新消费热点。云南正在打造滇西北“三江并流”山地户外运动区、中老铁路及滇越铁路沿线山地户外运动带,推动自驾游发展,打造32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和沿线汽车旅游营地,并探索三角翼、热气球等航空运动产品。

  在四川阿坝,当地深度发掘四姑娘山的山峰、冰瀑等独特资源,推动四姑娘山从“山地观光”向“山地户外”转型,吸引徒步爱好者前来旅游度假,依托户外运动建设全业态山地户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山城”重庆也将户外运动产业从山域扩展到水域、空域、林域和城域,重点发展攀岩、徒步等26种运动项目,不断探索文体旅融合新玩法,推出三峡云端音乐夜跑等休闲活动和溪降、山地自行车等体育赛事,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显示,我国目前参与户外运动人数已超过4亿。国家发改委会同体育总局等多部门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户外运动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拉动多种消费需求,拓展各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穿在身上的史诗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 】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太美喽,古朴中透着时尚!”贵州省博物馆展厅中,观众在蜡染褶裙前低声赞叹。裙裾间翻飞的鹭鸟纹,展示着苗族的“最炫民族风”。  蜡染,古称“蜡缬”,即采用蜂蜡为防染材...

跟随影视作品,到成都的街道走一走

  说到成都,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大熊猫。在2023年,成都还迎来一只“金熊猫”,这就是第一届金熊猫奖。今年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人和嘉宾,因影视来到四川,齐聚成都。  成都,是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这些误区要避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  网上经常有人说:如果心脏病发作时没人帮忙,就要立刻大口呼吸、用力咳嗽,坚持几分钟,就能撑到救援到来。这种说法对吗?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咳嗽动作只能在病人清醒、持续心电...

北京计划到2026年底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阳娜)在9月10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2.0”)正式发布。伙伴计划2.0明确,...

俄外交部重申俄方愿就无人机事件与波兰磋商

△俄外交部大楼(资料图)  俄罗斯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说,就波兰所谓无人机越界事件,俄外交部愿意加入两国国防部之间可能举行的磋商。  声明说,俄国防部已确认波兰境内并无俄方打击目标。俄军当天对乌打击中使用的、波方所谓进入...

特朗普政治盟友遭枪击身亡全美降半旗 嫌疑人已获释

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表示,因枪杀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而被拘留的嫌疑人在接受执法部门审讯后已被释放。他表示,调查仍在继续,将继续发布信息以维护透明度。  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

烟台高新区开展“少年爱国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烟台高新区开展“少年爱国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视频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一等奖第一名!烟职教师闪耀山东省精品实训课程比赛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  近日,2025年度山东省精品实训课程比赛在日照举行。烟台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李卫东、周冰两位老师,凭借对实训课程的精准定位与创新设计,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别获一等奖,其中,李卫东获...

湖南祁阳警方:在砖厂找到6名疑似智障人员

央视网消息:据祁阳市公安局9月9日通报:9月8日21时许,群众报警称,祁阳市三口塘镇鸿鑫砖厂涉嫌存在利用智障人员非法务工情况,祁阳市公安局迅速出警处置,现场找到6名疑似智障人员,依法对工厂相关人员进行了控制。目前案件正在...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葡萄牙都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两国人民都拥有开放包...

2024
09/20
17:41
浏览量: 15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