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年轻一代旅游观察:“青春制造”新玩法

年轻一代旅游观察:“青春制造”新玩法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06 16:14:12 | 点击:402

在社交媒体时代,潮流不断转向,热点瞬息变化,不少文旅热点与年轻人的行为和社交文化密切相关。一开始是风头强劲的大学生“特种兵旅游”,之后是悠闲随意、岁月静好的City Walk受到年轻人追捧,随后又有年轻人爱上“寺庙游”“奔县游”“夜爬”“候鸟旅行”……折射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主题性、个性化旅游产品的喜爱。

满满仪式感和情感体验

“青春没有售价,直抵武功山下”“青春没有售价,泰山就在脚下”“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以“青春没有售价”这句话为前缀的一系列旅游热点,蕴含了满满的仪式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青春没有售价,泰山就在脚下”这句话不是符号性的标签。一位“00”后大学生告诉中国旅游报记者:“和朋友结伴夜爬,一起朝着山顶前进,一路上相互加油、鼓励,觉得自己并不孤独,路上还会遇到无数和你同行的人。爬上山顶看到第一缕曙光真是太激动了,像是给自己一路辛苦的奖赏,把这些画面和心得记录下来发在社交平台上,很有仪式感。”

不只是泰山。2023年4月,河南老君山开启夜爬模式,年轻人积极报名预约。清晨时分,天色微微亮,在海拔2217米的老君山山顶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周围的年轻人自发用闪光灯将国旗照亮。“这些年轻人的爱国情怀是在骨子里的,我们文旅人也很受感染。”河南老君山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远告诉记者,面对年轻人的热情,老君山认真做好安全服务和保障。

个性化需求丰富旅游内涵

前浪后浪,总有人正青春。张鹏远提到,他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和朋友去夜爬过泰山看日出,也背包“穷游”过,可惜那个时候没有社交媒体去表达。他不无羡慕地说:“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有各种平台去展露自己的个性。”

游客泰山看日出 记者 陈晨 摄

深圳大学旅游与新业态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杰武告诉记者:“年轻人对世界的好奇、无私的参与、打破枷锁的勇气、对网络话题与活动的发起等,都是非常宝贵的。现在的网络传播话语权掌握在年轻人手里,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转发一种生活方式表达认同,并前往打卡、体验,由此会带动传播内容的扩散。”

马蜂窝此前发布的《当代年轻人旅行图鉴》报告中也提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旅行中的自我定位已从过去的“参观者”变成了如今的“体验者”,他们希望亲身融入当地,感受写进城市街巷中的人文历史,以及最地道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当下,年轻人常因为一场演出、一顿美食、一场马拉松比赛而奔赴一座城市,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正在让旅游的内涵更丰富。年轻人的旅行,不局限于观光,而是涵盖了知识探究、参与体验、情感联结与精神自洽等方面。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消费不再只是简单的购买行为,而成为表达自我、传递情感、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旅游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过程,年轻人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

关注真实世界中的年轻人

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说过:“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如今,文旅新消费是前置化的。旅游借助于社交工具的传播,已经变成了社交的一种媒介。”在刘杰武看来,短视频直观的呈现形式对人们的冲击巨大。人们在空间上虽然相隔遥远,但是在互联网上却可随时交流,国内乃至世界上的新旅行方式和新消费方式几乎一天之内就能在人们的手机内呈现出来。而且在大数据算法的助推下,这些消费视频的冲击是反复的,让人们在没有享受这些消费前就已经被反复教育,并形成认同。

但旅游的个性化、多元化是一个复杂的、正在进行时的过程。 旅游是美好生活,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是人和人的相遇。在刘杰武看来,“不仅是对网络流量的关注,旅游行业更应该关注真实世界中每一位到访的年轻人的需求”。

无论是2023年的淄博、哈尔滨,还是今年的宝藏小城天水、景德镇等,旅游从业者、城市管理者应从诸多案例中看清背后的逻辑与条件。“社交媒体传播及网红效应能够带来巨大推力,但其核心支撑力,是来自高性价比的文旅产品与服务内容,以及城市、景区创造的打动人心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而这背后的逻辑,是城市管理者、旅游从业者、市民游客对高质量发展旅游的认同与齐心合力。”一位景区业者总结。

年轻人也在影响并塑造未来的旅游业。刘杰武还告诉记者:“大学生正式成为独立消费者,消费具有长尾效应,他们的消费习惯会延续他的中年、老年,这是一个美好而漫长的持续过程。大学时代曾经去过的且留下美好印象的旅游目的地,他们还有无数次机会重复探访。这是各地文旅部门应该非常重视并挖掘的市场,真诚的‘宠客’便是其中之义。”

责任编辑:王目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穿在身上的史诗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 】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太美喽,古朴中透着时尚!”贵州省博物馆展厅中,观众在蜡染褶裙前低声赞叹。裙裾间翻飞的鹭鸟纹,展示着苗族的“最炫民族风”。  蜡染,古称“蜡缬”,即采用蜂蜡为防染材...

跟随影视作品,到成都的街道走一走

  说到成都,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大熊猫。在2023年,成都还迎来一只“金熊猫”,这就是第一届金熊猫奖。今年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人和嘉宾,因影视来到四川,齐聚成都。  成都,是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这些误区要避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  网上经常有人说:如果心脏病发作时没人帮忙,就要立刻大口呼吸、用力咳嗽,坚持几分钟,就能撑到救援到来。这种说法对吗?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咳嗽动作只能在病人清醒、持续心电...

北京计划到2026年底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阳娜)在9月10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2.0”)正式发布。伙伴计划2.0明确,...

俄外交部重申俄方愿就无人机事件与波兰磋商

△俄外交部大楼(资料图)  俄罗斯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说,就波兰所谓无人机越界事件,俄外交部愿意加入两国国防部之间可能举行的磋商。  声明说,俄国防部已确认波兰境内并无俄方打击目标。俄军当天对乌打击中使用的、波方所谓进入...

特朗普政治盟友遭枪击身亡全美降半旗 嫌疑人已获释

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表示,因枪杀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而被拘留的嫌疑人在接受执法部门审讯后已被释放。他表示,调查仍在继续,将继续发布信息以维护透明度。  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

烟台高新区开展“少年爱国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烟台高新区开展“少年爱国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视频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一等奖第一名!烟职教师闪耀山东省精品实训课程比赛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潘静宇  近日,2025年度山东省精品实训课程比赛在日照举行。烟台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李卫东、周冰两位老师,凭借对实训课程的精准定位与创新设计,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别获一等奖,其中,李卫东获...

湖南祁阳警方:在砖厂找到6名疑似智障人员

央视网消息:据祁阳市公安局9月9日通报:9月8日21时许,群众报警称,祁阳市三口塘镇鸿鑫砖厂涉嫌存在利用智障人员非法务工情况,祁阳市公安局迅速出警处置,现场找到6名疑似智障人员,依法对工厂相关人员进行了控制。目前案件正在...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葡萄牙都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国家,两国人民都拥有开放包...

2024
12/06
16:14
浏览量: 40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