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394.2万人次,北京入境游越来越热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394.2万人次,北京入境游越来越热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19 12:51:44 | 点击:257

本报北京电(记者赵珊)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4年北京入境游加快恢复、持续向好,共接待入境游客394.2万人次,同比增长186.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4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6%。

在入境游客中,港澳台地区游客72.9万人次,占比18.5%。外国游客321.3万人次,占比81.5%,主要客源国为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德国、韩国和英国。

2024年,北京聚焦境外游客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全链条,率先启用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和支付服务中心,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样本,率先在我国内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境外银行卡拍卡过闸,开展外国人办理SIM卡“线上办理、线下领卡”试点等。

北京入境游产品不断上新、出圈出彩。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开发的“漫步中轴”“骑游中轴”“大美中轴”等旅游产品受到入境游客喜爱。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自2024年8月17日开通至年底,累计发车1019车次,运送乘客近2.7万人次。北京推出的“会展+旅游”“赛事+旅游”样板、15条文化旅游体验基地精品线路、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特色文旅夜游项目、“京彩灯会”等新业态迅速“出圈”,吸引了大批入境游客。慕田峪长城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外国游客约占40%,同比增长200%。

北京入境游接待服务更加便利。全市1.8万家重点商户基本实现外卡受理全覆盖,1.14万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两大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为3.1万名入境游客提供咨询导办服务,累计办理外卡刷卡、外币兑换、外卡取现等业务107万笔,约5.5亿元。3800余银行网点100%提供零钱包。全市离境退税商店达1147家,办理退税额1.02亿元,同比增长1.5倍。

据了解,2025年北京入境游将推出4方面18条措施,努力实现接待入境游客增长5%。北京依托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和国际活动集聚优势,坚持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将推出更多主题化、特色化的精品线路产品,突出“City Walk”城市漫游主题,打造一批夜游、骑行、漫步、观演等休闲产品和线路;联动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培育“游北京·看中国”品牌;借助“你好,北京”品牌、全球主要节展、境外旅游平台,用好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等载体,做好推广营销。

2025年开年以来,北京实施创新举措,推动入境游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北京边检按照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要求,提前优化申请流程,将旅客申请临时入境许可、办理边检入境手续两个环节整合,实现许可签发和入境查验“一站式”办结,全力提升入境游客通关体验。目前,通过申请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入境的外国人日均252人次,日均签发总数较新政之前增长70%。

2025年1月1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达层,“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正式投入运行。其中,“两卡融合”终端为入境游客提供支付与通信创新产品方案,进一步提升来京旅行的便利化体验。“两卡融合”实现了银行卡和通信卡两大服务跨界融合,为入境游客提供银行卡开户、通信卡办理、消费扫码支付、终端设备租赁、随身WIFI、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同日,中旅旅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文旅服务专区正式启动。该专区位于一层国际到达出口旁,每日运营时间为上午8点至深夜24点,为入境游客提供酒店预订、景区门票查询、旅游线路咨询、北京文旅宣传等服务。同时,中旅旅行还推出了半日游、一日游、定制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截至1月12日,专区已为来自瑞典、荷兰、俄罗斯、阿联酋、英国、意大利、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游客提供服务。

携程集团推出首个针对国际中转旅客的“免费北京半日游”项目。该项目是北京首个针对国际中转旅客的免费旅游体验项目,旨在为旅客提供一站式的北京旅游体验,2024年12月27日正式上线。项目包括免费交通接驳、外语向导讲解、景点门票及免费上网服务,确保入境游客无忧体验北京的魅力。该项目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集合点申请,截至1月12日,已有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近50个国家的522名旅客体验了该项目。

责任编辑:郭文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环境立德树人】全国中小学生美育教育联盟烟台工作委员会在烟台高新区成立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丽宁)五月的烟台,海风送爽,美育之花绚烂绽放。5月16日上午,“全国中小学生美育教育联盟烟台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隆重举行。教育主管部门代表、联盟机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及...

茶席雅聚 共品清欢——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银龄大学茶艺课程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莹)茶,是中华文化的千年瑰宝,承载着礼仪、养生与哲思。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银龄大学开展了“茶席雅聚,共品清欢”茶艺课程,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参与。大家在袅袅茶香中,以茶会友,品味...

一个人的缺考 一座城的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丹)5月18日上午,姜昭鹏走进只有他一个人的高考考场,顺利完成补考。出考场后,他说自己考得还可以,“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进入了考场。我会将这份爱护继续传承下...

与风沙赛跑,抢救千年土遗址

2025年3月,崔凯团队成员在陕西定边砖井堡调查风雪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受访者供图风有形状。在西北荒原上,土遗址受狂风、沙尘暴无数次撞击,风沙合谋把它们悄然蚕食出底部空腔,最后失去支撑,便轰然倾塌成历史的残章;在东部海隅,...

AI赋能传统节日文化,"中华节令精灵"亮相文博会_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 赵晓阳)5月22日,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充满科技感的13号馆深圳主展馆与9号馆福田数字创意馆内,由深圳市华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上海绒...

在山东大汶口探寻文明曙光

    这是5月20日在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拍摄的刻花陶罐。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路大汶河两岸,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近年来,当地对遗址周边350万平方米区域开展勘探,新发现6.9万和3.2万平方米遗址各一...

古都洛阳引八方游客

4月10日,游客在龙门石窟游玩。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4月25日,游客在应天门遗址博物...

提升讲解素养 让文物故事“声”入人心

【专家学思】博物馆讲解是一种在博物馆环境下发生的教育性活动,是博物馆展陈信息拥有者向信息匮乏并渴望获得信息的观众的传达信息的过程。原则上讲,只要拥有博物馆展陈信息,并且具备语言传播能力,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讲解制度不仅...

北京:古籍修复“绽放”在青春指尖_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近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名大学生走进中国书店,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的魅力...

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上图:《攻守占》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下图:5月18日,装有子弹库帛书的文物包装箱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启。本报记者 朱笑熺摄核心阅读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

2025
01/19
12:51
浏览量: 2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