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守正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守正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14 14:16:02 | 点击:696

王法万在储字盘中挑选需要的字模。

受访者供图

杨似玉在教孙女搭建木质楼房模型。

杨晓雷摄

侯建川与孩子们共同表演孝义皮影戏。

人民网记者 王 帆摄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悠久历史、承载着乡土情感,也在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抽出新的枝丫。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在灯影交错间演绎时光故事;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推动技艺活态传承,让木活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使用榫卯结构建起鼓楼,为古朴侗寨留下历史记忆……在广袤大地,许许多多非遗传承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用老手艺抓住年轻人的心,有力促进非遗资源保护利用、传承创新、弘扬传播。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本报记者走近3位非遗传承人,记录他们钻研非遗技艺、传承传统文化、服务百姓生活的故事。

  ——编 者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

  油灯伴纸窗

  “土味道”演绎新剧目

  本报记者 付明丽

  油灯一盏,纸窗一方,音乐响起,幕后3位非遗传承人手指翻飞、紧密配合,只见孙悟空上天入地,观众连连喝彩……晚上8点,山西太原一家餐厅内,孝义皮影戏经典剧目《收伏柳树精》开演。

  表演结束,64岁的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甩了甩发酸的手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下乡演出的时候,常常一口气演两个多小时。今天剧目短,还算轻松。”

  传统孝义皮影戏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麻油灯亮影,影人全用牛皮雕刻,音乐唱腔是以小唢呐为主的吹腔,所以又被称为“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后来,受外来戏种影响,孝义皮影戏渐渐丢失了最本土的艺术形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能用古老皮腔表演完整剧目的老艺人寥寥无几,孝义皮影戏班社“二义园”第七代传人武海棠是其中之一。

  为了能够学习传统孝义皮影戏,侯建川拜访了武海棠。老人住在破败的土窑洞里,见有人来,他从布满灰尘的箱子中取出珍藏的皮影,对着窗户表演了一段。“多年不演,有些跑调,但是那种‘土味道’让我印象深刻。”侯建川回忆。之后,他便拜武海棠为师,立志将孝义皮影戏传承下去。

  “一个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1996年,侯建川成立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研究会,请来老艺人、招收新学员、挖掘整理剧本、排练剧目,渐渐有了名气。

  近年来,山西文旅市场火热,景区成为非遗表演的新舞台。2010年起,侯建川与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合作,孝义皮影戏有了固定演出场所。云冈石窟景区皮影木偶馆内,原创皮影戏剧目《马识善人》每天定点演出,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云冈石窟的历史。

  最近几年,侯建川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新人上,他受聘担任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和指导老师,每周讲3堂课。“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侯建川说。

  关于皮影戏,侯建川还有一个心愿,采访结束,他拿出一本近300页的孝义皮影戏知识读本书稿,“这是我30多年的心血,希望有机会能够出版,带动更多人了解皮影戏。”

  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法万

  印版飘墨香

  古法制作复古婚书

  本报记者 窦 皓

  初见王法万是在村里的工作室,今年52岁的他,头发花白,身材精瘦,手上满是墨迹。

  王法万是浙江温州瑞安市东源村人,也是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走近细瞧,只见王法万把宋体字反写在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方正木块上,再用自制刻刀一雕一刻,剔除多余的部分,动作轻巧利落。10多分钟后,一个尚带体温的字模便完成了。

  刻好的字模按照次序排在储字盘里备用。排版时,王法万心中默念着口授心传的“拣字诗”,迅速在上万个字块中把所需字块挑出来,逐一放入漆黑发亮的木框印版中。

  排版完毕,先给印版刷上清水,再将墨汁均匀涂抹在印版上,铺上宣纸用刷子来回印刷。揭开后,一张墨迹清晰的竖写宋体书页便跃然眼前了。

  “敬日月星辰共鉴此生 允长相厮守不离不弃……”拿起这张红色宣纸,上面是用繁体字印刷的婚书。“用老手艺制作的复古婚书受到很多年轻人喜爱,现在已经成了颇有人气的文创产品。”王法万说,“非遗技艺要与现代生活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

  “啪!”灯光打开,一墙之隔的直播间里,王法万又化身网络主播。直播镜头前,王法万除了展示木活字冰箱贴、钥匙扣、印章等传统文创产品,还重点介绍了新推出的木活字元素台灯和拼图……

  “通过推广木活字文创产品,可以与年轻人多交流,激发新的创意。”王法万说,互联网给木活字印刷术带来了冲击,也孕育出新机遇。

  2017年,王法万第一次把木活字带到省外,在河南的一个景区建设了木活字研学馆。此后,他又在多地办起10多家木活字印刷研学体验馆。此外,王法万还将木活字元素植入建筑装饰用的背景墙和展示馆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要把兴趣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里。5月,王法万走进重庆外国语学校,给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一场特别的非遗课,课上他带领孩子们挑选字模、体验排版印刷,活动最后,王法万还向学校赠送了木活字印刷套装,方便学生动手体验。

  “要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感知这项非遗技艺。”王法万说,他希望在3到5年内,到100所中小学校,通过赠送教材、教具和讲课的方式,让更多孩子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

  不用一颗钉

  榫卯咬合建起鼓楼

  本报记者 李维俊

  “县里所有的木楼,都在这一根丈杆上。”70岁的杨似玉挥了挥手中的丈杆,眼里满是自豪。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一栋栋造型独特的木制鼓楼、风雨桥、吊脚楼静静矗立,这些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仅靠木材嵌合而成的建筑,背后都离不开一名侗族工匠——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

  12岁跟随父亲学习技艺,杨似玉从砍木、运料学起,逐渐掌握了测量、打柱、搭梁等建筑流程。“那时候没人教你画图,就得用眼睛看、用脑子记。”杨似玉学得认真、领悟得快,20岁便独立主持建造木楼。50年来,他主持建造、修复了逾百座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涵盖了鼓楼、风雨桥、戏台等。

  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让杨似玉练就一手绝活:只需要一根丈杆,就能“脑补”出一整栋楼的构造与细节。“在丈杆上以一定比例刻好间距和标记,用它量地、定位、标高,就能心里有数。”杨似玉介绍。

  200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准备建造一座标志性鼓楼,并公开征集方案。相关部门要求提供图纸或模型,杨似玉便精心制作比例精确的木制模型,结合丈杆画出柱距、落点、梁位,并提出要在木制鼓楼的每一层内部配备楼板和之字形楼梯,供游客欣赏使用。

  多方比较,杨似玉的方案顺利入选,施工下来,不差毫厘。20多年来,这座高42.6米、共有60根木柱头着地的三江鼓楼,成为侗族村寨的标志,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

  杨似玉盖的木楼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精妙的技艺——榫卯结构。通过凹凸结合,让木材咬合得严丝合缝。这种结构不仅美观,还具备较好的抗震性和耐久性。“榫卯之间,讲究的是伏贴和对位。”杨似玉解释,“不同木料、不同结构,用错了地方,楼就不稳了。”

  杨似玉熟练掌握上百种榫卯类型,能根据建筑所需自由搭配,比如金柱之间用“抱头榫”增强连接力,屋檐用“插肩榫”减轻承重压力。细微之处见功夫,整栋楼就像一个精密的系统,稳固而灵动。

责任编辑:张建伟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AI+高等教育:改变与被改变的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

“文润高新•文化课堂”第八期活动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为深化青少年国防教育与健康关怀,持续打造“文润高新·文化课堂”品牌,近日,烟台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携手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烟台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德邻阳光志愿服务队在万科天琴湾“儿童欢乐谷”成功举办...

立德树人守初心 躬耕教坛担使命——烟台高新区各学校举办2025年教师节系列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当九月的暖阳再次铺满菁菁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当琅琅书声与清脆鸟鸣交织成初秋的序曲,第41个承载着无尽敬意的教师节悄然而至。9月10日,烟台高新区各学校举办了多样的教师节活动。实验小学实验小学举办...

教师节特辑丨孩子交给你,我放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在第41个教师节,烟台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特别策划推出三期教师节专属报道,循着“初中—小学—幼儿园”的轨迹,走近那些用爱心浇灌童心、用耐心启迪智慧、用匠心培育栋梁的教育筑梦人。让我们共同翻开这本“...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蓝绿”交织 喜看昔日沙海蜕变成今日绿洲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放在重要位置。近五年时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一亿亩,防沙治沙超过6500万亩。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风从草原来、电送全中国 跨越山海的绿电输送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内蒙古风光资源富集,肩负着“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国家使命。如何将这得天独厚的“草原风光”,跨越千山万水,高效、安全地输送到千里之外?这背后,离不开稳定...

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穿在身上的史诗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 】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太美喽,古朴中透着时尚!”贵州省博物馆展厅中,观众在蜡染褶裙前低声赞叹。裙裾间翻飞的鹭鸟纹,展示着苗族的“最炫民族风”。  蜡染,古称“蜡缬”,即采用蜂蜡为防染材...

跟随影视作品,到成都的街道走一走

  说到成都,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大熊猫。在2023年,成都还迎来一只“金熊猫”,这就是第一届金熊猫奖。今年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人和嘉宾,因影视来到四川,齐聚成都。  成都,是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这些误区要避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  网上经常有人说:如果心脏病发作时没人帮忙,就要立刻大口呼吸、用力咳嗽,坚持几分钟,就能撑到救援到来。这种说法对吗?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咳嗽动作只能在病人清醒、持续心电...

北京计划到2026年底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阳娜)在9月10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2.0”)正式发布。伙伴计划2.0明确,...

2025
06/14
14:16
浏览量: 69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