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黑龙江讯】(长江)董事长判刑了,会计跳楼了,账目丢失了,医保暴雷了…这是发生在哈尔滨市交通局原下属国营企业哈尔滨运输总公司改制后发生的系列情景。
近日,原哈尔滨运输总公司部分职工向每日新闻网反映,他们企业改制后一直没有领到经济补偿金和并轨资金,目前医疗保险断档,职工看病需要自费。几年来,职工信访到市政府、市交通局、市纪检、区公安局至今没有解决问题。职工说,“当年企业改制是市政府批准,市交通局组织实施的,当初预留的安置费哪去了?”
镜头拉回2002年,作为有着70余年历史的哈尔滨市运输总公司,有三千八百多名国营身份职工退出了赖以生存的企业。这家公司曾是哈市最大的国营专业道路运输企业,下辖企业十六个,主要经营客运、货运及汽车维修等业务,是当年全市29户改制重点企业之一。
东北国企改制时间大致在2003年至2016年之间。2003年,哈尔滨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国营的哈尔滨市运输总公司成为历史。
据职工反映,当年他们对改制的认识就是换个牌子而已,班照上工资照发,身份置换并没感受太多冲击。如今,“变身”后的职工没有了医保,更让职工不解的是,当初企业改制从“制定改制方案”“严格审批程序”“确定资产评估”等等,改制手续和流程是完备的,为什么职工没有领到补偿金?为什么医保“暴雷”?现在退休职工都七老八十了,看病是家常便饭,今后该怎么办?
2020年,哈尔滨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对外转让,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老职工发起审计。审计中发现,部分职工没有领取经济补偿金,也没领到并轨资金。
市医保中心告诉他们,医保不能个人办理,需要单位统一补缴,可改制后的企业已经注销,当年预留的这笔资金哪去了谁也说不清。
针对职工反映问题,每日新闻网从当年哈市交通局相关改制方案中看到,哈尔滨市运输总公司当年改制安置职工资金总额八千五百万元,其中经济补偿金四千万。方案显示这一安排是经过职代会通过的。市交通局文件明确了改制原则,要严格把好资金使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同时实施“变现土地,安置职工”政策,将补偿收益用于职工安置,达到发展企业,富裕职工的目的。当年企业资产评估扣除安置费和保险等费用后,资金缺口部分将通过运输总公司变现企业资产的方式解决资金来源,这在政策上保证了职工安置不存在资金问题。
根据当年审计结果,哈尔滨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哈尔滨市交通局(2002)121号文件关于确认哈尔滨运输总公司改制安置职工费用的批复,对净资产5542万元进行分配,其中职工安置费417万元转入实收资本,其余为待付职工安置费。
每日新闻网看到几份盖有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章的2005年《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备案登记表》中领取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栏内是空的。
那么,这笔补偿金到底哪去了?
多年来,改制后的企业从管理层到中层,经济问题频发,职工上访不断,企业近似“三不管” 。眼下,“变身”后的职工没有了大病医保,谁来买单?谁来问责?
改制不仅仅是牌子的变化,确保职工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