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以舞台艺术“唤醒”运河文化

以舞台艺术“唤醒”运河文化

来源:北京日报 | 时间:2024-11-25 12:01:25 | 点击:389

  话剧《北上》在舞美设计中突出“河”与“船”的意象。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王润

  11月22日至24日,根据作家徐则臣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的大型话剧《北上》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首次看到自己这部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书写运河多年的徐则臣感慨道:“《北上》剧组把一部30万字、时空跨度如此之大的小说,融进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将文字艺术转化为一种复杂的、系统的、精彩的舞台艺术,作为作者,我非常感动!”

  原著作者

  河流贯穿个人成长史

  《北上》讲述了公元1901年,意大利旅行冒险家小波罗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中国,与原漕运总督府翻译谢平遥展开运河之旅的故事。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

  这是作家徐则臣最为熟悉的题材,自19岁开始写小说起,运河就是他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我小时候生长在河边,长大后又在运河边生活过,对运河非常熟悉,也特别有感情。”徐则臣从淮安负笈向北来到北京,继续读书深造、工作、成家、定居。可以说,河流贯穿了他的个人成长史。

  在写《北上》的4年中,徐则臣读了六七十本书,但光读书显然不够,他还利用出差、回乡的机会,一趟趟“南下”,将大运河重走了一遍,部分河段反复去了多次。

  写作《北上》的过程,也是徐则臣重新认识大运河的过程,他对大运河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在今天,运河的运输功能式微了,但运河承载的中华文明和悠久文脉不容被遗忘,运河是一条河流,也凝结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运河之于当下的意义正在这里。”徐则臣说,“我们常说‘唤醒’大运河,在当下,最为切实可行的路径或许是文化意义上的唤醒,去不断思考如何发掘、保护运河文化。”

  话剧编导

  与运河的灵魂碰撞

  “我们想借古用今,借一个戏,说一个故事,但更重要的是,把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推向世界。”谈及《北上》这部话剧作品的创作初衷,编剧解涛表达了对运河的感激之情,“这条运河是中华民族生命的图腾。它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承载着民族生生不息的记忆。”

  身为北京人,话剧《北上》导演李伯男对运河也非常熟悉:积水潭是元代大运河的终点码头,白浮泉是北京地区大运河的制高点,大运河沿途的扬州、淮安、聊城、镇江、苏州……这些点位,他一一走过。“这部作品对我来说,不是一次简单的舞台创作,更像是一次与这条河的灵魂触碰,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李伯男说,“原著结构复杂,它所蕴含的史诗般的品格,以及作者对运河深厚的情感,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李伯男看来,大运河象征着民族精神,它串联起很多重要的城市,也串联起运河两边世世代代的人们。话剧《北上》不仅是对原著的再现,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舞美设计

  “大船”体现精神和力量

  话剧《北上》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船”,在灯光设计曲明看来,“不仅是一艘船,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力量的体现。”

  作为这艘“大船”的设计者,舞美设计刘科栋为了突出“河”与“船”的意象,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榫卯结构拼接的装置,形似船,也兼容除船之外的其他空间构成。它可悬浮漂泊旋转,改变结构布局,推动故事层层展开,使得舞台空间立体多变,意象万千。

  刘科栋还为舞台设计了一个“博物馆”意象的空间,承接古今,可封闭可打开,配合影像介入,展现清末乱世中的运河,人来船往,河行靠岸,热闹喧哗,同时也承载着现代人的追忆记录,最终构成博物馆的意象。“我的设想是,首先要现代且出人意料,如果四平八稳的具象呈现,势必会略显陈旧。我希望给观众创造一种意外,或者说一种挑战,让他们走进剧场,看到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

原标题:以舞台艺术“唤醒”运河文化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上观新闻 | 2025年09月13日 15:41:10原标题: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导师平均年龄36岁,鼓励青年人才勇闯AI“无人区”,上海创智学院交出硬核成绩单。9...

听,他们高唱《我的祖国》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几位志愿军老兵唱起了《我的祖国》。他们用歌声迎接战友回家。  “一批战友回国了,感到高兴。”志愿军老战士解立松说。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2024
11/25
12:01
浏览量: 38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