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李淑梅
"第八届(2025)环氧衍生高端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论坛"5月20日-22日在大连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环氧高端化、功能化、绿色转型"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环氧产业链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乙烷生产国和消费市场,环氧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我国环氧乙烷年产能已突破80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0%以上。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下游需求结构变化,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全国环氧专委会主任、奥克集团董事长朱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环氧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化方向发展。
"奥克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精细化工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战略布局,推动企业向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差异化方向转型,辽宁奥克集团始终坚持“立足环氧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技术产业化创造价值”的基本发展战略以及“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高端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专注于环氧乙烷、乙烯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销售,现已形成减水剂聚醚单体、绿色表面活性剂等传统环氧衍生产品和碳酸酯系列及聚乙二醇等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品板块。其自主研发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
论坛上,行业专家们就环氧产业链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1. 原料端加速多元化布局,轻烃裂解产能占比提升至30%
2. 生产装置持续大型化,单套规模突破50万吨/年
3. 下游应用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领域延伸
4. 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0%
5. 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智能化工厂普及率达60%
隆众资讯分析师王敏表示:"环氧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上游原料从单一石脑油向轻烃、煤基等多原料路线发展;下游应用从传统建筑领域向新能源、电子化学品等高端领域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领域成为环氧产业新增长点。据预测,到2026年,用于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环氧衍生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宗将在《环氧乙烷及其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中指出:目前国内环氧业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需要创新发展,持续加强科研投入。
朱宗将强调,我国环氧产业已经发展几十年,部分生产设备需要升级或改进,以旧换新或者创新提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应该加强环氧衍生物产品后端的精制过程,现在的大多数产品只是简单的乙氧基化过程产物,后续的高端化发展有些应用领域要求去除离子,这样才能够替代国外进口的一些“卡脖子”产品。
中国日化院乙氧基基化研究室主任周婧洁在《我国烷氧基化表面活性剂技术进展及展望》指出,目前我国烷氧基化表面活性剂正在朝着节水化、节能化、功能化方向转型发展。一是油脂基表面活性剂的短流程化制备技术,减少了天然油脂制备脂肪酸甲酯,脂肪酸甲酯加氢制醇的过程,有效减少工艺流程,实现节能降耗。与此同时,油脂基表面活性剂产品低泡、无凝胶、冻点低,实现了应用过程的节水、节能。二是在原材料选择上,国内合成醇研究的持续深入为烷氧基化表面活性剂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选择。三是烷氧基化试剂从单一的环氧乙烷向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延伸,通过调控烷氧基化链段结构,可显著提升产品的低温稳定性、降低产品的泡沫等功效特性,满足高端日化、工业清洗等差异化场景需求。
周婧洁表示,随着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我国烷氧基化表面活性剂产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体系,为日化、工业清洗、纺织、农药乳化等下游行业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推进,中国环氧产业将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本届行业论坛由我国石化领域权威机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环氧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主导发起,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领军企业联合承办。作为年度重量级行业盛会,活动成功汇聚了来自产学研各界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及产业代表,充分展现了环氧精细化学品领域强劲的行业凝聚力和创新动能。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