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锚定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省“拼”在2025

锚定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省“拼”在2025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1 14:36:54 | 点击:377

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的一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农历新年伊始,多个经济大省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

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经济大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6个经济大省贡献了接近60万亿元的GDP总量,合计约占全国的44.1%;GDP排名前十省份的经济总量,则占全国的60%以上。可以说,经济大省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就稳住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1月中下旬,各地密集召开地方两会,公布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农历新年伊始,各省相继召开“新春第一会”,锚定不同发力重点,吹响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号角。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统计,2月5日至6日,我国前十大经济省份中,有9省召开了“新春第一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关键词频频出现。

“从各个经济大省的表态来看,各地今年提振经济增长水平的决心是普遍的,且力度明显加大。这表明各地都在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未来更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经济大省“挑大梁”

2024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江苏GDP超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山东GDP达9.86万亿元;浙江GDP突破9万亿元……过去一年,这些“走在前”的经济大省,纷纷站上了经济发展的新台阶。

放眼全国,这些省份的存在感依然很强。以广东为例,2024年,广东外贸规模占全国总量超过1/5,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四成;我国每产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2.2台来自广东。对此,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评价:“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东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内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的一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面对中央的“喊话”,经济大省是否有信心?从各地给出的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就能窥见一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我国2024年GDP排名前十的省份,今年均锚定了5%左右或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浙江、河南、四川、湖南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或以上,湖北目标最高,为6%左右,显示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与去年持平。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这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他认为,面临外需不确定和房地产调整转型期的形势,全国GDP排名前四的经济大省仍维持了5%及以上的增长目标,主要源于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集聚,“这有利于提升优势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国经济大盘回升向好”。

在“新春第一会”的表述中,多个经济大省传递出“挑大梁”的积极信号,“高质量发展”是核心命题。

2月5日,广东连续第三年在农历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79次提到“产业”一词。他说:“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

作为企业代表,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会上发言。从一家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到全球排名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美的是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展望2025年,方洪波表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广东机器人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我们对市场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同样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今年山东“新春第一会”置顶的是“改革创新”。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深化能源转型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此次会议重点部署了10项改革任务。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指出,要切实增强勇当排头兵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做好山东各项工作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发展环境,打好政策“组合拳”

为了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各经济大省还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地打好政策“组合拳”。

首先就是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记者梳理发现,从上海、江苏,到福建、山东等,多个经济大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蛇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2025年,上海连续第八年将“新春第一会”的焦点对准“优化营商环境”。过去7年,上海发布了7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实施的相关任务举措超过1100项。今年会上,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如期而至,58条任务举措瞄准“提升企业感受”这个重要问题,这6个字还被写在行动方案的标题中。

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实有企业289.8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7户,排名全国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全市发展的大事,各方面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形成共抓共建的工作合力。”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今年的上海“新春第一会”上表示,优化营商环境,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市场平等准入、要素公平获取、权益依法保护、办事高效便捷,维护好中小企业合法利益,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除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主动作为,各省份也将在扩大需求上持续加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我国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翻看各经济大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扩内需”纷纷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提振消费方面,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业态、着力增强消费能力等是新一年政策的集中发力点。关于提高投资效益,经济大省们一致强调要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以及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比如,2025年,广东提出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超1万亿元;在福建,这项计划对应的项目数量是1550个左右。

以浙江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民间投资活力偏弱”。对此,今年浙江明确了提高投资效益的3个方向:切实做好“两重”项目推进,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加强产业项目招引和企业培育。其中,“千项万亿”工程是浙江扩大有效投资的有力抓手。

记者从浙江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去年以来,浙江完成1299个重大项目、投资1.4万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29.6%;734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3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19.7%。浙江省省长刘捷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介绍,2025年,浙江将继续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具体来看,该省计划安排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

“企业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张立群表示,2025年,各地在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上的步伐全面加快,有利于经济尽快进入回升向好的轨道上,“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月8日,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当天,浙江全域共有150个重大项目同步开工,总投资达3521亿元。把视角放大,新春伊始,不光是浙江,全国各省市也纷纷全力以赴抓重大项目,力争新年“开门红”。

聚力科技创新

今年春节假期,人形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扭秧歌,国产开源推理模型DeepSeek引发全球AI界的连锁反应,《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动画技术革新领跑全球票房……一个个现象级的科技飞跃成为“新风景”。这背后,凝聚着一个重要的发展关键词——科技创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聚焦各地两会和“新春第一会”,“科技和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等热词频频出现。

江苏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较为突出的省份。在总结2024年工作时,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多项“全国第一”,例如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今年,这个全国经济第二大省将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

在2月5日举行的江苏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上,相关工作有了更明确部署。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介绍,新的一年,江苏将更大力度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建好基础科学中心,用好各类科研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努力在重点产业领域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不仅江苏,多个经济大省均不约而同地将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作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其中不少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比如,浙江明确,力争“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收突破9.5万亿元,新增“雄鹰”企业2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湖北强调,做大做强科技力量矩阵,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日前,德勤中国发布报告,选出了“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从地域分布上看,这些企业多分布在广东、浙江、湖北等经济大省,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的集中度更是高达7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我国有广东、江苏、浙江等12个省(市)的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这些省份也多为经济大省。

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看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经济大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主要体现在通过政策支持、研发投入等,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扩大。比如,广东省的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1/8,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广东省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广东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孙久文说。

但孙久文也强调,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方面,经济大省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技术短板和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深度和广度不够等。他建议,这些省份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比如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金、提供科技和产业发展贷款等方式,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也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义。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北区主管合伙人任绍文认为,从投融资的角度,一方面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在投资策略上注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另一方面,不能仅依靠政府资金,还需要利用民间社会资本,“这样共同组建一个更大的资金池,更好地发挥投融资的功能,给企业更有效的资金支持。”任绍文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上观新闻 | 2025年09月13日 15:41:10原标题: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导师平均年龄36岁,鼓励青年人才勇闯AI“无人区”,上海创智学院交出硬核成绩单。9...

听,他们高唱《我的祖国》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几位志愿军老兵唱起了《我的祖国》。他们用歌声迎接战友回家。  “一批战友回国了,感到高兴。”志愿军老战士解立松说。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2025
02/11
14:36
浏览量: 3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