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行进中国|与时光赛跑:“老手艺”闯出“新范式”

行进中国|与时光赛跑:“老手艺”闯出“新范式”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5-09-06 16:32:57 | 点击:243

每日新闻网讯:(人民网)晨曦微露,孔庙奎文阁的飞檐在曙光中渐渐清晰。58岁的木匠孔令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仰头端详梁柱接榫,手轻叩门窗木料,专注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这根飞椽得换了。”他对身旁的徒弟叮嘱,“雨季临近,需要抓紧处理。”

孔令伟在周公庙进行检修。杨国庆摄

孔令伟在周公庙进行检修。杨国庆摄

这是孔令伟在山东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简称“三孔”古建队)工作的第37个年头。“我的师爷爷、父亲都在这里工作,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三代了。”21岁那年,他子承父业,进入“三孔”古建队当木工学徒,从雕花、镂刻到镶补、墩接,一学就是大几年……“修缮古建筑没什么窍门,就是实打实练基本功、做细活。用最传统的工艺,还原建筑本来的样子。”如今,他的儿子也加入了修缮队伍。

在曲阜,像孔令伟这样出身古建修缮世家的老工匠并不少见。1949年,曲阜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古建筑修缮队,许多老师傅从祖辈就做这个行当,将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孔令伟指导儿子工作。杨国庆摄

孔令伟指导儿子工作。杨国庆摄

“以油漆彩绘为例,一共20多道工序,我们延续‘一麻五灰’等古法,用的是桐油、猪血混合而成的油灰地仗。”老匠师姜鲁说,这些从古沿袭至今的技艺,仍是“三孔”修缮的“必修课”。“实践验证,用老工艺、传统材料为古建筑做‘新皮肤’,结实耐用,保色时间也更长。”

这份传承,深深镌刻在曲阜古建修缮的每一道工序里。在曲阜自建占地150亩的大型料场里,整齐堆放着木、砖、瓦、矿物颜料等材料,灰池里的灰浆正经历自然熟化……这是曲阜延续百年的“囤料”传统,所有材料需经严格时效处理,确保性能稳定后才用于修缮。

料场里堆放的木材。杨国庆摄

料场里堆放的木材。杨国庆摄

“修古建,急不得,但也晚不得。”孔令伟说,“好比中医问诊,讲究望、闻、问、切。”他指着刚修补好的一块地砖解释道:“眼下花了三小时修好,就能避免日后花三个月大修,是以‘治未病’替代抢救性修缮。”

近年来,在曲阜市文物局的指导下,“三孔”古建队摸索出了一套以固定班底为支撑的规范性岁修机制,每年按计划进行周期性维修养护,从小处着手,消除隐患,避免陷入“修了坏、坏了修”的怪圈。

春季除草“倒垄”,防植物根系撑裂瓦墙;雨季前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侵蚀构件……这些看似细微的养护工作,正是古建筑“延年益寿”的秘诀。“在实际检修中,我们的工匠队伍在最大限度保护文物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过度人为干预。”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徐宽介绍道。

“三孔”古建队工匠正在孔庙进行检查。杨国庆摄

“三孔”古建队工匠正在孔庙进行检查。杨国庆摄

以孔庙、孔林、孔府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曲阜在传统保护模式上守正创新,探索构建出符合县域实际的文物建筑系统性保护体系。徐宽自豪地介绍:“今年国家文物局刚发布消息,我们曲阜的‘守正创新·匠心传承——构建文物建筑系统性保护新范式’案例入选了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而在徐宽看来,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

7月6日,在四川泸州举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收官。“三孔”古建队5人出征,4人载誉而归。其中,工匠江新乾力压群雄,闪耀赛场。“大赛是磨刀石,逼着我们精益求精,练就真本事。”江新乾坦言:比个人技艺精进更欣慰的,是大赛点燃了社会对古建修缮技艺的热情,利于构建起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我们必须尽快培养出技艺精湛、深谙文化的修复师,把守护的担子稳稳传下去!”

因此,仅靠竞赛推动还不够,曲阜构建起了多层次培养体系。2家国家级、1家省级文物科研基地,1家国家级文物建筑人才培训基地,8所名校教学实践基地相继扎根于此;李永革、王明亮、孔祥民(齐鲁大工匠)等大师工作室纷纷挂牌,搭建起高水平研究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同时,积极提炼保护实践中的科技亮点,申报成立山东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区域中心……传统技艺+科研转化的可持续保护之路正越走越宽。

孔庙鸟瞰图。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孔庙鸟瞰图。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两年,我们这儿吸引来了七八位00后的年轻工匠。”谈及人才培养,徐宽表示,计划把文物建筑传统修缮技艺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保障匠人队伍代际传承。

夕阳西下,孔令伟和儿子走在孔庙的石板路上,他细细讲解着奎文阁的构造特点。“每一代人都要留下自己的印记。”孔令伟说,“我们这些老工匠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新生力量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千年古建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郑昕桥)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孙慰祖  韩天衡先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传统万岁,创新万岁加一岁”。这既是他对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他自身实践的真实总结。但是,因为有了瑰丽丰厚的“万...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孙慰祖  三、法无定法 神遇迹化  在人们看来,不断在追求自我、追求变革,似乎就要与传统分手。但是韩天衡恰恰又从不轻薄传统,放言“反叛”。他对篆刻艺术本质规定性有着辨证的...

今年前七个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2.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1—7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对外资吸引力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广东多个重大外资项目加速推进。在佛山,德国工业巨头赛威投资的百亿级智能制造基地封顶。在惠州,重大石化项...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运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

  记者9月6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天,杭温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累计运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成为浙江省内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图为高铁列车行驶在杭州市桐庐县境内的杭温高铁跨杭黄铁路特大桥上。新华社记...

数字技术让传统景区焕发新活力 非遗技术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在北京,数字技术让传统景区焕发新活力,非遗技术工艺的融合,让文物活起来,推动精品文创消费升级,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在“梦回圆明园”大型体验项目中,数字技术复原了北京圆明园一百多年前的原貌。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身...

行进中国|与时光赛跑:“老手艺”闯出“新范式”

每日新闻网讯:(人民网)晨曦微露,孔庙奎文阁的飞檐在曙光中渐渐清晰。58岁的木匠孔令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仰头端详梁柱接榫,手轻叩门窗木料,专注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这根飞椽得换了。”他对身旁的徒弟叮嘱,“雨季临近,需要...

2025
09/06
16:32
浏览量: 2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