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一站式”落新项目 “一扇门”办两省事

“一站式”落新项目 “一扇门”办两省事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6-29 19:13:01 | 点击:9943

近年来,芜湖市重点打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形成创新链、人才链等“产业森林”。图为芜湖经开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出口埃及开罗的单轨车辆。(资料图片) 通讯员 方 好 摄

6月26日,阜淮铁路蒙城县境内建设现场,工程建设者正加紧施工作业。阜淮铁路联通阜阳、亳州、宿州、淮北4市,正线全长142.5公里,是皖北城市群连通长三角地区、衔接陇海经济带的快速客专通道。通讯员 胡卫国 摄

近年来,马鞍山市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期,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图为马鞍山经开区蓝黛科技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生产制造项目上,工人们正在生产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产品。(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王文生 通讯员 邹春龙 摄

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安徽在收获发展红利的同时,携手沪苏浙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近日,记者走进滁州、马鞍山和芜湖,探工厂企业、访乡村社区,感受营商环境优化的氛围,触摸产业创新崛起的脉动,采撷群众共享发展福利的愿景。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从双方接触到完成签约,仅用一个月;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一年!”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波对该市南谯区务实高效的作风赞不绝口。

走进华瑞微,满墙的授权专利证书彰显着企业强大的科研实力。这家从南京浦口高新区孵化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各类功能器件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今拥有知识产权、发明专利53项,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作为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落地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滁州市第一座晶圆厂,华瑞微于2020年8月签约,当年10月底开工建设,2021年年底正式投产,见证着高质量发展的新速度。“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达产后,年销售额即达10亿元。”刘海波满怀信心地说,“经过几年发展,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对标沪苏浙,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我省着力补短板、稳强项、挖潜能、优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个个项目不断刷新在皖落地速度,一家家企业在皖发展如鱼得水。

蜂巢能源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常州,致力于研发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为了推进长三角区域增产扩能,2020年到马鞍山经开区考察。“经开区对我们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解答,并多次到公司沟通,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蜂巢能源总经理温海源介绍,项目落户后,马鞍山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马鞍山经开区组建专班服务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排忧解难,从一期项目签约到量产下线仅用时8个月,刷新了蜂巢项目建设速度的纪录。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马鞍山经开区推动“标准地”2.0版改革全覆盖,优质工业项目“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平均建设周期缩短近6个月。马鞍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标准,实行‘一对一’‘一站式’‘高流程’高效服务,行政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一网通办率100%。”

公共政策“应上尽上”,惠企政策“在线直达”。作为我省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唯一试点市,芜湖市于2021年9月上线运行“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公共政策统一公布,兑现渠道统一明确,问题反映统一受理,实现“受理、办理、反馈、监督”闭环运行。目前,平台已上线公共政策1027项,累计兑付政策资金26亿余元。

招引优质资源,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高速车轮、大功率机车车轮等高端产品批量出口德国、法国、韩国;高速重载列车用车轴钢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专用低温钢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热轧H型钢产品确立国际品牌地位……走进马钢研发中心科技展厅,一款款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创新产品见证着马钢人攀登科技高峰的铿锵步伐。

作为拥有光辉历史的明星企业,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于2019年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全力打造花园式滨江生态都市钢厂和智慧制造示范基地。位于马钢智园的炼铁智控中心,于202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将铁前的技术集成中心、决策支持中心、生产指挥中心和运行管理中心集中于一体,技术人员通过屏幕,即可实现对铁前10余条生产线的集中操控。马钢制造部副部长王东戈介绍:“等到项目全部建成以后,炼铁智控中心将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产线最多、工序最齐、距离最远的集控中心。”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持续向安徽输送,江淮大地借着长三角的“东风”,一大批新产业新项目拔节生长。

位于芜湖三山经开区的安徽星载网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却液,突破风冷瓶颈,能够大幅降低IT设备能耗。星载智算科技基于前沿液冷技术,系统定制适配机柜,超高密度架设服务器,自主开发了领先的云平台,将新型浸没液冷数据中心和高密度算力的壁垒打通,实现了软硬件全案服务“一体化”。

如今,星载智算科技液冷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投资5亿元,已完成样板间设备安装,并可提供算力。星载智算科技副总经理刘晶晶说:“液冷大数据中心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赋能各个领域,届时将会与各政企、高校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滁州市来安县东南部的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与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2019年,来安县与南京江北新区签定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不断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基础产业。南京钢铁集团投资建设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热轧及爆炸金属复合板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桥梁、石油石化、造船、建筑等行业。2022年,公司产值达2.99亿元,预计二期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元。

“我们成立以曾周燏博士为带头人的特种复合技术创新工作室,邀请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教授作为指导专家,致力于高端复合板材的研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为把金元素打造成全球金属复合材料的引领者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元素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占有率达50%,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实现互利共赢,合作领域拓展版图

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交界,自古两个丹阳同属一地,后来分属安徽和江苏管辖,两地派出所都叫“丹阳派出所”。2016年,为解决两省交界处的治安难点,两地丹阳派出所共同成立“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2019年,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宁博一体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提档升级,横溪街道在丹阳社区购买一幢楼房作为警务室新址,两地派出所各派一名分管副所长共同负责警务室工作,社区民警、警辅、文员合署办公。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目前,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共4类12项业务进驻“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大大便利了省际毗邻地区群众。警务室警官俞泓说:“过去,苏皖群众办理户口迁移需要两地公安机关先后分别审批审核,现在通过‘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迁入地窗口受理申请后,迁出地可同步预审核相关材料。待迁入地窗口办完准迁证后,迁出地窗口可立即办理迁出手续,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动了安徽群众畅享福利、增收致富,同时沪苏浙积极对接安徽需求,在更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从不担心停电!”走进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经开区的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低碳生活展示区,从液晶电视、电风扇到电动车、冰柜,各种动力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产品令人大开眼界。

利维能总部位于浙江宁波,专注于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及其系统的研发制造,为安克创新、铂陆帝、博力威、小牛电动、新日、爱玛、诺力等行业知名品牌配套供货。2019年安徽利维能一期项目投产,2022年销售收入即超过10亿元。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沪苏浙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利维能落地。”利维能总经理助理马洪越介绍,公司与上海大学张久俊院士专家团队成立院士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前沿科学领域的研发合作。“得益于优越的交通和区位条件,我们除了吸纳滁州当地群众就近就业,还吸引江苏部分群众前来应聘工作。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沪苏浙皖各领域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安徽大展拳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安徽成长壮大。”(记者 张理想)

(责编:范晓琳、常国水)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走进主题展馆 感受各族群众同心筑梦历程

9月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航拍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全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

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广东调拨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9月8日,应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抢险舟艇、发电机、排涝设备、照明设备等990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上)孙慰祖  韩天衡先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传统万岁,创新万岁加一岁”。这既是他对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关系的哲学思考,也是他自身实践的真实总结。但是,因为有了瑰丽丰厚的“万...

长绳系日 丨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

“一岁”的艰辛与灿烂——韩天衡篆刻的变革之路(下)孙慰祖  三、法无定法 神遇迹化  在人们看来,不断在追求自我、追求变革,似乎就要与传统分手。但是韩天衡恰恰又从不轻薄传统,放言“反叛”。他对篆刻艺术本质规定性有着辨证的...

今年前七个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2.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1—7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对外资吸引力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广东多个重大外资项目加速推进。在佛山,德国工业巨头赛威投资的百亿级智能制造基地封顶。在惠州,重大石化项...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运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

  记者9月6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天,杭温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累计运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成为浙江省内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图为高铁列车行驶在杭州市桐庐县境内的杭温高铁跨杭黄铁路特大桥上。新华社记...

2023
06/29
19:13
浏览量: 99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