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AI创作:规范发展路径 释放创意潜能

AI创作:规范发展路径 释放创意潜能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9-14 19:11:40 | 点击:2477

  图为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上,参观者在体验某AI创作平台。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摄

  仅需输入寥寥数语或部分情节要素,便能生产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学作品——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让不少专业作者感受到了威胁。

  前不久,某网络小说平台作者联合抵制“AI训练补充协议”的话题受到关注。由于AI的“高效率”,不少人担心,这将为他们的写作带来冲击。

  AI尚不具备独立创作能力

  记者从公开渠道获悉,前述事件中“AI训练补充协议”要求创作者为AI提供作品作为“养料”,用于提升AI能力。虽然该协议后来被撤回,但作者关于AI可能压缩他们的创作空间,甚至替代作者的担忧引发广泛讨论。

  “被AI作者替代”这一担忧是否会成为现实?

  “目前看来,AI在完全无素材辅助的情况下,尚不具备独立的文学创作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闫怀志说。

  闫怀志介绍,文学创作涉及复杂的人物塑造、情节构建和情感表达,这些都需要丰富的素材和背景知识作为支撑。

  当前,与其说AI是一位善于“开宗立派”的大宗师,不如说它是位能够“机巧权变”的模仿者。

  “在语言风格方面,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AI创作的文字作品能够模仿多种文学流派和不同作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内容方面,AI作品涵盖广泛的题材和类型。”闫怀志说,“然而,在情感表达方面,AI无法像人类一样真正理解情感,难以捕捉和传达细腻的情感变化,AI作品也因此往往显得较为机械化和缺乏深度,缺乏人类创作者所具备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情感体验,难以产生细腻的情感共鸣和独特的思想见解,显得较为平淡。”

  记者曾通过某生成式AI平台产出一篇家庭主题的小说。无论要素如何变化,AI创作出的故事大多拥有相似的人物设定和宛如“过家家”的俗套情节,无法产出近似《雷雨》《李尔王》等真正引人深思的经典文学作品。AI创作虽然文字优美,但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可读性,更遑论深刻性。

  因此,目前来看,AI的“用武之地”更多还在文本归类、整理等更为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方面,而难以用于对情感刻画要求较高的文学创作。

  合理利用AI的长处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可能效果更佳。闫怀志认为:“如果合理利用AI创作,不仅可以提高创作效率,还能丰富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他解释,首先,AI的快速生成能力可以极大地提升创作效率,其可以快速生成诗歌、小说等的初稿,使作家能够更专注于内容深化和灵感挖掘,大大节省了作家的时间成本;其次,AI还能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为作家提供新颖的思路和创意,帮助作家突破思维局限,探索发现新的题材、创作角度和叙事方式。

  虽然目前AI创作仍以辅助素材为基础,但记者也了解到,AI的创作能力仍在不断提高,并已取得一些创新性成果。例如,目前国内已有成功使用AI创作网络小说的实践:某AI独立创作的小说篇幅长达100万字,使AI创作长篇文学成为现实;而另一部AI独立创作的小说以匿名形式参加科幻文学大赛,在评委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二等奖。

  假以时日,或许辅助素材将不再必需,真正意义上的“AI创作者”和“AI作品”将出现。

  AI创作市场化需多方规范

  无论是当前的一些AI辅助作品,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AI独立创作作品,都面临着规范发展的问题:此类作品的版权归属和盈利方式怎样界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季冬梅介绍,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应归属于AI的使用者,即进行输入指令、选择参数等操作的自然人或法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应归属于AI的设计者或开发者。“但无论归属如何,AI生成内容都应当在保障数据来源真实、合法的基础上,通过合法购买、合同约定等方式,明确权利归属和风险承担。”季冬梅说,“必须给予原素材提供者充分的尊重,采取强制利用的方式显然不合理。”

  在闫怀志看来,AI创作作品是AI程序开发者和辅助素材提供者共同的“孩子”。“开发者提供了技术平台和算法支持,而辅助素材提供者提供了创作的基础和灵感。”闫怀志说,“合作共享的模式可能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即通过法律或合同形式明确界定平台方和素材提供者各方的权益,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合理保护。”他说。

  季冬梅认为,应规范AI创作版权界定,以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变化。“这可能包括建立开放授权的数据资源、集体管理组织集中授权等多元化方案,以及借助避风港规则实现责任豁免等措施。同时,也需要对现有的著作权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她说。

  “只有在确保著作权合法性、明确权利归属,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在技术进步带来市场变化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护好相关创作者的利益。”季冬梅说,“而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而对于未来可期的AI独立创作作品,我们需要考虑更多问题。未来这类作品是否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创作分支进入市场?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又该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在季冬梅看来,长远来看,AI独立创作的作品确实有可能作为一个分支独立进入市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在写作、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意潜能,并且正在逐步深入融合到数字内容的创意性生成工作中,释放出巨大的价值。”季冬梅说。

  闫怀志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AI创作作品的质量和多样性将不断提升,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AI独立创作作品的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技术、法律、市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规范。”季冬梅说。

  “为了规范AI创作作品的发展并保护好相关创作者的利益与权利,需要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加强技术监管、推动行业自律和创新、探索合理的盈利分配机制等多方面入手。”闫怀志说。(记者 李诏宇)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海: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上海5月22日电(记者程思琪 董雪)记者从上海市政府22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围绕创新关键环节补齐链条、优化...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科技转化活动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5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电池管理系统(BMS)联合研发项目组成立暨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科技部:推行“创新积分制” 精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画像”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将推进创新积分制的推广应用,来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  邱勇介绍,创新积分制,是帮助金融机构来更加精准地识别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金融管理部门...

出差将满月 一起看神舟二十号乘组都干了啥

央视网消息:自4月25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神舟二十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已在轨近一个月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这一个月来的工作成绩。进驻中国空间站伊始,神二十乘组首先是熟悉环境,与神十九乘组进行了“太空换班...

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原标题: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滕继濮 实习记者夏天一 通讯员王晶)记者日前从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石墨和萤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近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都鑫鑫 摄)

烟台高新马山街道海博社区:竞技机器人点燃科技梦 赋能青少年成长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李京蔚)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携手玄智科技,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与创新的数智竞技机器人体验活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热情。 ...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5月19日15时3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05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徐宝祥 摄)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转运途中。  以上图片均为石一辰摄(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 (喻思南、张未、李仪)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

2024
09/14
19:11
浏览量: 24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