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报道 | 时间:2023-06-02 21:58:37 | 点击:34122

每日新闻网讯:(图/文 孟知农)   5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由全国农业科技产业创新联盟无抗产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动物生产减抗替抗专委会共同参与主办,邀约参会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国内多家科研团队的知名专家、技术负责人和企业家,同时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多位专家领导参与,经过深入交流探讨,就国际国内昆虫领域的深化发展,结合微生物技术在农业种养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产业未来的发展创新及研发推广奠定了基础。

其中参会的专家和企业家代表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干小英研究员、袁学志研究员、田晓薇研究员、赖燕萍研究员;刁玉林秘书长、高继昂主任;刘尚义 项目科研团队首席专家、刘晨 项目科研团队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吉斌研究员;山东省垃圾生物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创新科技奖专家,垃圾分类及酵素产业团队负责人—刘洪远主任;河南红蚓农业科技中心蚯蚓团队首席科学家—赵金玉教授;郑州大学冯国清团队—周明老师、刘峰老师;浙江鑫绿华际生物科技 徐功达 技术团队负责人;农业农村部评选的特养大王、山东王泽铺昆虫养殖团队创始人刘杰;山东春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春耕;辽宁广积粮科技技术总监王正跃;四川重庆蜂糖李产业园技术首席专家何贵超老师、刘正兰老师;地球屋设施农业中心技术总监严学明;央视国际移动传媒曹俊生主任;中国文化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资深媒体人袁志华。

昆虫和微生物农业的创新资源化利用,是现代农业的生态回归,创新科技的介入使农业对昆虫和微生物的开发综合利用出现奇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赋能的力量,开发昆虫和微生物这一优质替抗代粮生态产业链——不与人争粮,不与人争药,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整合科技资源,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功能链、面向科技、赋能创新,以昆虫农业/微生物农业独辟蹊径,发挥在农业领域特种兵的优势,助力中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生活创新发展,以科技服务城市,以产业项目助力富裕农民,高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纵观昆虫和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是现代生态农业的新蓝海、新风口;现代农业产业如果没有昆虫和微生物的参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都将是一个口号。多年来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大量化学药品和激素及抗生素的滥用,已造成中国大面积的土壤难以还原和修复,水源和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并导致人们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各种恶性重型疾病层出不穷。由此可见,昆虫和微生物农业将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卫士,更是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的践行者。

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已将黑水虻列为世界范围内可替代传统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之一。黑水虻虫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并含有天然的抗菌物质、甲壳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作为替抗饲料加以研究和开发。虫干粉碎后可替代鱼粉,喂养家禽、鱼。相比国际上鱼粉每吨上万元的报价,黑水虻干虫粉很有市场发展前景及竞争力。

作为农业土壤的特种兵——蚯蚓,又名地龙、曲蟮、坚蚕、引无、却行、寒欣、鸣砌、地起翘、阮善,在中医中药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作为珍贵药物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也被国际科研领域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称,在土壤改良、消除公害、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在全球许多国家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和净化污水,蚯蚓又具有土地耕夫的悠久历史,蚯蚓在进食和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在土里掘洞,使空气循环流通,也使雨水适量循环分布均匀,增强土壤的保水透效应;如果没有蚯蚓,泥土很快就会变得坚硬,毫无生命力。综上所述蚯蚓作为特种资源昆虫动物,又是益虫,不仅是生态系统工程师,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又对农业和环境及生态链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国家政府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分类产业: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希望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昆虫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充分发挥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产业化、科技化循环利用,开发昆虫这一优质蛋白产业链,并可参考相关标准开发水产饲料/宠物饲料及食品,逐渐形成规范化的生产体系。每吨黑水虻虫干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可达9000-15000元之间。并且产业链中的虫粪,也是改良土壤特别优质的有机肥原料,市场价可以卖到每吨500-1200元之间。

作为无抗安全农业包括食材食品产业链,昆虫世代短暂、繁殖迅速、食物转率高,是解决动物蛋白质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保障食物供给的新途径,并且可以作为改善环境的科技创新的最佳选择。只有健康的土壤,才会有健康的农作物,也才会有健康的食品。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对目前昆虫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建议,比如在设备改进方面仍存在更新换代及成本过高的问题、原料处理仍需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政策衔接的问题、怎样对接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的问题等等。可喜的是国家已高度重视昆虫产业的发展,并列为重点开发对象,我们将努力对接相关部门,将现有的科研成果尽快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在国际昆虫领域,资源昆虫的产业化定位分为授粉、药用、食用、观赏等诸多门类,同时天敌农业也是很重要的产业创新发展领域。可以说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有昆虫的影子。

中国昆虫农业和微生物农业产业化体系在当下由于缺乏系统化技术和科研力量的支撑,导致大多数养殖企业只能各自为营,缺乏沟通和合作创新,诸多技术问题没得到妥善的解决。特种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进度与相应的技术发展速度还不匹配。通过本次昆虫/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科技交流论坛将对产业规范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图/文 孟知农)  

责任编辑:石勇


【作者:孟知农】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9月3日晚将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文艺晚会

 央视网消息:今天(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纪念活动有关筹备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介绍,定于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天安门广场布置年号台、观众席、LED大屏等要素 长安街沿线布置10组立体花坛

央视网消息:今天(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纪念活动有关筹备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介绍,天安门广场科学布置年号台、观众席、LED大屏等要素...

京津冀部分地区将现大暴雨 江南等地高温持续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今明天(8月27日至28日),北方多地强降雨连连,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南部将陆续成为降雨核心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需注意防范连续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在冷空气和降雨影响下,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高温黄色预警!重庆、湖南、江西等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8月27日白天,河南中南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上海大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大部、江西、浙江中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中西部和东北部、广西东部、广...

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是其中一项重要要求。为什么党中央一直强调加强党性修养,并要求党员干部“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人民网网友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学什么、修养什么。对...

挂科也能保研?多所高校放宽推免政策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发布的2026年推免研究生工作方案引起关注。方案首次明确:允许必修课不及格不超过一门且经补考或重修通过的学生申请保研,打破了长期以来“挂科即无缘保研”的传统观念。  就在去年,南京农业大学的推免要求还明...

8亿人次、27.8亿吨、30亿立方米……从多领域“硬核”数据透视经济运行亮点

央视网消息:记者8月24日从国铁集团获悉,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8亿人次,达到8.23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日均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播放视频画中画我国煤炭供应稳中有升 能源安...

e法耀陇原 | 古今交融 书就陇原大地网络普法新篇

如果你要写甘肃,不能只写大漠长河、马驰陇原,要写红色文化融进法治建设肌理,浇筑出现代网络文明的法治之花;亦不能只写驼铃悠扬、丝路古韵,要写数字浪潮激荡普法宣传实践,构建起全域智慧法治体系的创新实践。  古往今来,甘肃这片...

文化中国行·处暑 | 炎夏收梢凉风起,秋实累累压枝低

 暑气收梢,秋意初绽,  这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处暑”意为“出暑”,  此时节,北方秋韵初显,岭南夏热徘徊,  何不放慢脚步,去邂逅自然万物备下的惊喜。  广东汕头市南澳岛,日落晚霞照耀下的彩虹海。南方+拍...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在南海成功海试

8月23日清晨,在南海飘着小雨的蓝色晨曦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经过8个小时作业,从4140米深海凯旋,成功进行海试,我国深海研究又多了一个“科考利器”。  8月23日清晨,...

2023
06/02
21:58
孟知农
浏览量: 341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