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全球首艘弹射型“无人机航母”!带你速览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强大能力

全球首艘弹射型“无人机航母”!带你速览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强大能力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8 14:34:39 | 点击:443

27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首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

此前,我国首型075两栖攻击舰已经列装人民海军,新型号076型两栖攻击舰与之相比有什么新本领?今天下水的四川舰,满载排水量达4万多吨,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这个大块头和航母的区别在哪?两者能够如何配合?另外,作为我国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下水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076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

命名四川舰

10时许,下水命名仪式开始,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参加仪式的海军有关领导宣读中央军委授予舰名、舷号的命令,向接舰部队颁发命名证书,并为076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剪彩。

随后进行掷瓶礼,一瓶香槟酒碰击舰体打碎,舰艏彩球打开,舰舷喷射绚丽彩带,船坞开始注水。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经中央军委批准,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舷号为“51”。

076型对比075型有何不同?

076型两栖攻击舰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076创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成为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双舰岛、电磁弹射,这些配置有怎么样的功能?

军事专家 杜文龙:因为无人机的弹射需要能量可调。如果无人机机体强度不够,按照一般的战机弹射,有可能会出现结构损坏。

如果能够把攻击型,包括侦察型的无人机在076上通过电磁弹射升空,那么今后这条两栖攻击舰就会变身全球首艘弹射型“无人机航母”。这样它的打击范围和打击效果将会明显提升明显发展。

全世界使用无人机作为舰载机最核心最主要的部分,目前只有076具备。从综合能力来看,跟传统的两栖攻击舰相比有重大进步。

双舰岛可以把不同的职责分工明确,监管航空的舰岛就可以对无人机直升机以及友舰的战机进行合理的指挥,避免在空中出现混乱。

监管航海的舰岛可以专注于和其他舰艇航线的配合和整个编队的组成,如果能够把两个舰岛分开,而且各司其职,对于提高航空航海能力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比如现在假目标多,对方空情、海情很严重,这个状态下就可以通过各司其职的方式,把自己的相关情况处理得非常完善,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把海空作战能力都发挥到新高度。

与航母有何区别?如何配合?

我国的军舰类型不断丰富,今天下水的这型可能会变身无人机航空母舰的新一代两栖攻击舰,与我们的航母又有怎样的区别?能构成怎样的配合?

军事专家 杜文龙:076型两栖攻击舰不仅可以携带重型战斗舰载机完成作战任务,还可以通过电磁弹射多种战斗型的无人机完成作战任务。所以从舰载机的种类、规模,包括出动强度和作战任务去分析,和准航母大致相同。

今后如果在独立作战方向上,与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等舰艇组成编队,可以完成准航母编队的作战任务。另外在远海地区进行登陆作战,包括岛礁争夺作战,也可以在其他舰艇配合下完成远距离快速立体登陆作战任务。对在远海地区通过空中、海上快速突击方式迅速夺占航线,迅速夺占岛礁,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四川舰下水对于中国海军意味着什么?

“四川舰”下水对于中国海军意味着什么?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发挥怎样的作用?

军事专家 杜文龙:有了两栖攻击舰,特别是以076、075为主的这种作战编队,我们的登陆方式将围绕立体登陆,之前都是通过坦克,包括其他渡海装备向滩头冲击。现在可以把直升机、无人机、舰载机一并在甲板上起飞,对目标进行高精度打击。

从登陆的方式来看,从平面到立体式变化是一个重要转折。第二,登陆的速度会明显提高。像之前航渡速度和飞行器在天上飞行的速度相比有巨大落差。如果短时间内能够对对方海岸线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特别是在前沿纵深同时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样我们的打击力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另外发起攻击的位置也会进一步远离对方海岸线,让对方无法对自己构成影响。所以国外把两栖攻击舰的登陆作战叫超越地平线作战。这种攻击方式和传统的登陆作战相比有巨大变化。

总之076型两栖攻击舰对中国海军战略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至少今后我们两栖作战能力可以在更遥远的地方进行,而且可以拓展海军两栖作战的范围。同时,大量无人机包括智能网络武器装备的出现,也让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出现重大变化。今后如果围绕远海作战,围绕网络海上分布式作战,我们076型两栖攻击舰能够作出自己的突出贡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科技转化活动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美静)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5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烟台海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电池管理系统(BMS)联合研发项目组成立暨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科技部:推行“创新积分制” 精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画像”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将推进创新积分制的推广应用,来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  邱勇介绍,创新积分制,是帮助金融机构来更加精准地识别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金融管理部门...

出差将满月 一起看神舟二十号乘组都干了啥

央视网消息:自4月25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神舟二十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已在轨近一个月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这一个月来的工作成绩。进驻中国空间站伊始,神二十乘组首先是熟悉环境,与神十九乘组进行了“太空换班...

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原标题: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滕继濮 实习记者夏天一 通讯员王晶)记者日前从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石墨和萤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近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都鑫鑫 摄)

烟台高新马山街道海博社区:竞技机器人点燃科技梦 赋能青少年成长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李京蔚)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携手玄智科技,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与创新的数智竞技机器人体验活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热情。 ...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5月19日15时3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05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徐宝祥 摄)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转运途中。  以上图片均为石一辰摄(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 (喻思南、张未、李仪)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正在进行抓握训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供图今年三月,二〇二五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赛。赛事期间,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傅...

2024
12/28
14:34
浏览量: 4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