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叶辉:国宝研磨师贡献纳米级“航天精度”

叶辉:国宝研磨师贡献纳米级“航天精度”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5-09 16:55:38 | 点击:1358

叶辉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研磨师。作为一名研磨师,叶辉日常的工作是为航天装备提供精密的元器件,这项工作对研磨件的细节要求,达到了纳米级。20年苦练,他研磨出的“航天精度”令人折服。现在的叶辉已经突破最高档的一等量块精度,全国能够达到这样精度水平的研磨师,总数不超过10个。

1997年,叶辉被分配到699厂研磨组一学就是整整5年。他每天坐在工作间,面对着墙壁转动两块铸铁平台,培养自己对精度的感觉。5年后,叶辉终于出徒,达到了五等量块研磨精度。就在叶辉梦想着终于可以在研磨行业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右手手掌贯穿,三根手指筋断,仅剩拇指和食指可以活动,可以开残疾证。”医生的话让叶辉感到绝望。作为师傅40年来唯一的传人,叶辉没有被挫折打倒,举着已经被判定为残废的手,开始了新的研磨历程。他开始强制自己右手全开,按压平台,重复那套熟悉了5年的动作。“疼啊,抽筋一般的疼。磨几分钟,就一身汗。”叶辉回忆道。

3个月里,每天叶辉都准时来到工作台前进行康复训练。手掌从只能勉强半开到能够全开,再到右手恢复正常伸展,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康复后,叶辉像开窍了一样,很快达到了四等和三等量块的研磨精度。经过20年的磨砺,现在的叶辉已经突破最高档的一等量块精度,加工精度早已超出了国内机器的测量范围。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叶辉和同事通过手工研磨组合在一起的两块铸铁,经受住了500多公斤力量的拉扯,成功挑战了“不可能”。经过测算,这相当于把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平面叠在一起,而两个平面之间的间隙不超过0.1微米,约为一根头发直径的1/700。在正式录制前的试验阶段,叶辉的作品甚至“扛住”了一吨的重量。

作为一个小众职业,研磨师没有专门的职称评定制度,在技校的教材上,对研磨的介绍也只有简单几页,叶辉的职称评定考试都是考别的门类。因此,虽然技术高超,但叶辉评职称却总是比别人晚几年。但叶辉却说,他从不后悔。

其他上榜人物

孙继伟,女,1977年6月出生,顺义区李遂镇东营村村民。初中毕业即帮父母供妹妹读书的孙继伟,和丈夫赡养奶奶,照顾姥姥、残疾舅舅和双方父母7位老人。奶奶百岁时得了肺炎她不放弃悉心照料,如今奶奶105岁还能遛弯儿。往返盘山路为姥姥、舅舅维修马桶、电灯,整理房间;为东北的公婆贷款买房;带父亲去医院放化疗,柔弱的她支撑着每一位亲人。

张睿嘉,男,1982年5月出生,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执法队队长。张睿嘉坚持为民维权,解决群体性讨薪难题为劳动者普法。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同时,他从缓、减、免、贷等不同维度助力复工复产。2019年任队长后即成立工作专班,做到“诉求响应百分百、投诉维权零跑动”,办理热线及各类线索8200余件,为7100余名劳动者解决工资约6100余万元。

周敏,女,1973年7月出生,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自2014年起周敏多次赴和田、拉萨援疆援藏,撰写纪实作品25篇,创作出版了《红柳花开》《沙海小球王》两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均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等多个书单;由此改编的36集广播剧2022年已在和田首播。她多次赴新疆作文学讲座送图书、文具,以文学润泽边疆少年心。

王东俊,男,1990年3月出生,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民警。2018年4月王东俊带队破案7起抓获“套路贷”嫌疑人13人;5月成功打掉一恶势力团伙抓获成员14人;针对“裸聊”敲诈“软暴力”催收等网络黑恶,他率队深入福建、云南,2020年5月与多地公安联手一举打掉涉外“裸聊”团伙抓获嫌疑人90多名。从警近10年,王东俊被誉为扫黑除恶的“利刃尖兵”。

【责任编辑:孙晓彤】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原标题:首个石墨萤石能耗限额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滕继濮 实习记者夏天一 通讯员王晶)记者日前从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石墨和萤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近日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都鑫鑫 摄)

烟台高新马山街道海博社区:竞技机器人点燃科技梦 赋能青少年成长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李京蔚)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携手玄智科技,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与创新的数智竞技机器人体验活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热情。 ...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5月19日15时3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05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徐宝祥 摄)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转运途中。  以上图片均为石一辰摄(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 (喻思南、张未、李仪)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正在进行抓握训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供图今年三月,二〇二五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赛。赛事期间,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傅...

一箭六星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

2025中国AI应用大会暨博览会AI营销分会成功召开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由中国AI应用大会暨博览会、中国工业报社、中国商业股份制经济联合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办,星越AI承办,中关村·烟台协同创新中心、鼎兴未来商学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因果与不确定性专委会、中国生物多样性...

新研究发布宇宙天体“衰亡”时间表

原标题:新研究发布宇宙天体“衰亡”时间表科技日报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刘霞)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官网12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或将改写人们对...

2023
05/09
16:55
浏览量: 135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