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起底极越“风暴”始末

起底极越“风暴”始末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31 14:16:01 | 点击:420

12月24日,处于“舆论风暴眼”中的上海嘉定极越汽车总部。

夏治斌/摄影

本报记者夏治斌石英婧上海报道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里的一段唱词成了极越汽车的真实写照。作为背靠百度和吉利的明星企业,极越的闪崩让外界始料未及。

“基本签离职协议了,现在办公楼里没什么人了。”12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区叶城路1688号的极越汽车总部,两位办完离职的极越员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坦言道。

极越的前身为集度,其总部大门外写的公司名称仍是集度。记者24日走访时,一家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不知道极越与集度的关系,还想来拜访公司,看是否有合作的机会。看到停在门口的警车和站在门口的保安,其与记者交谈并上网看了一些报道,便果断地走了。

极越的闪崩始于12月11日,极越CEO夏一平与全体员工沟通,坦诚表明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并透露员工11月社保未缴纳。12月12日,夏一平被员工围堵在办公室,员工向其提出多项诉求,要求解决问题。此外,车主、供应商也同步开始“维权”。

此后,在多方协调下,极越的员工和车主的“维权”均取得进展。其中,极越员工获“N+1”赔偿,垫付资金由百度、吉利打入。极越车主的车辆使用和售后也由两大股东“兜底”。

夏一平曾于12月16日发文称:“作为CEO,我犯了许多错误,对员工、车主、供应商乃至股东,我都感到深深的歉意。”但截至目前,有关极越供应商的善后并无相关消息传出。

对于极越供应商的相关诉求,记者联系极越方面,此前一直与记者对接的公关称其已经离开极越了。记者还联系极越其他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供应商欠款或近20亿元

12月15日,一则落款为“极越汽车全体供应商”的联合声明在网上盛传。

“从12月11日到现在,我们供应商没有见到极越(闪崩)之后的任何一方,包括政府部门、极越背后的股东等。”12月25日,浙江星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李红星向记者直言。

记者注意到,极越近乎“原地解散”之后,上海市嘉定区政府相关部门也介入进来,并对供应商的欠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登记之后让我们等,此后一直没有消息。”李红星说道。

12月15日,一则落款为“极越汽车全体供应商”的联合声明在网上盛传。声明称,经不完全统计,极越欠付所有供应商款项近20亿元。李红星告诉记者,上述联合声明内容属实。

记者了解到,李红星负责的浙江星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极越拖欠款项达3700万元。“今年5月份,经朋友介绍,我们和极越开始合作,先是做了极越官方直播间的代运营,那时候也只是试做一个小项目,一个月也只有几十万元,当时也没有签订年度的合作协议。做了一两个月之后,整体效果还不错,极越的销量、线索量、试驾率都有所提升。”李红星回忆道,“那时候极越就准备长期做直播的事情,后来通过招标投,我们中标了极越的代投业务。”

李红星告诉记者,代投业务是负责极越的抖音广告投放、直播投放等。“7—8月份我们和极越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成为它们的供应商,垫付的3700万元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汽车行业的直播投流大部分是供应商先垫付资金。垫付的3700万元大部分是在9月、10月,这两个月每月都有1000多万元的资金垫付。”李红星称,“当时极越07发布,他们觉得直播效果还不错,就疯狂地投广告,我其实还叫停了一些,不让他们做那么多。”

李红星告诉记者,极越当时猛砸广告在汽车行业也很正常,因为他们的新车发布,再加上也能看到销量增长的结果。“按照合同约定,我们开发票给他们,资金到账时间是45天。但实际不止45天,项目结束后他们也会验收、走内部流程等等,实际到账需要3—4个月。”

记者了解到,李红星给极越直播投流的3700万元中,有2000多万元是从他亲戚那里借来的,还有1000多万元是自己抵押房子从银行贷款获得。“现在每个月的利息都要3万—4万元。”

“极越12月11日晚上宣布的消息,我们当天中午还在给他们做投流。事情发生后,我当时跟着其他供应商去极越办公楼待了几天,极越一直没有人出来跟我们进行沟通。我虽然不是被拖欠最多钱的供应商,但这笔钱能直接影响我公司的生死。公司有20多个人,很多项目都停下来了,只有几个核心的。”李红星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在走法院起诉的流程了。

不久前,也有极越的其他供应商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极越)都是正常付款的,也没出什么问题。我们和极越是每半年结算一次,现在的1000多万元就是半年的债务。我们每半年开始结算,加上后面对账的流程,一次债务结算下来大概需要8个月的时间。”

车主员工权益亟待保障

极越背后的两大股东在12月13日发表声明称,极越汽车产品由吉利工厂制造,授权集度独家经营。

12月13日,记者也曾实地走访极越上海总部,与多位极越车主、员工、供应商进行沟通。一位车主告诉记者,他是12日晚上深夜从山东开车到极越总部,整个驾驶里程600公里。

“我上个月才入职极越。”12月13日下午,极越员工肖明(化名)向记者苦笑道,“我工作几年了,之前都是在新闻里看到哪家车企遇到困难,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遇上。”

极越背后的两大股东也在12月13日发表声明称,极越汽车产品由吉利工厂制造,授权集度独家经营。百度、吉利作为股东,对员工、用户、合作伙伴深表关切,双方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协助集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包括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善后问题;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

对于车主诉求,两大股东也在行动。12月14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在其朋友圈表示:“我们已经开始行动,智驾和地图导航有我们兜底,请极越车主放心。”同样在12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吉利会以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行动,把极越汽车的正常使用和售后服务做好。

对于售后问题,杨学良回应表示:“可以到就近的领克中心进行评估,如果只是钣金,他们就可以处理,如果需要换件,需要一点时间,我们加速处理吧。”12月24日,上述车主告诉记者:“领克现在可以接受极越维修,但配件什么的,估计还需要时间,一时半会还没有迁移过来。”

12月19日,极越员工的善后方案文件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极越内部人士表示,网传方案属实。文件显示,极越员工将按照“N+1”的标准获得经济补偿。其中,N为司龄起算日至2024年12月20日的服务期限折算,“1”为上个月的基础月薪和津贴(餐补及话补)。截止到离职日尚未享有的年假及调休予以折算。工资结算至2024年12月20日,公司将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至2024年12月,并在人社部门要求的办理时间前办理缴纳完成。

对于履行方式与时间,文件指出,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见证下,建立监管共管账户,代集度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之前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垫付资金由百度、吉利打入。

“公司绝大部分员工已经于12月20日办理了离职手续,也包括我。”12月24日,一位极越的员工告诉记者。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多家车企纷纷向极越员工伸出“橄榄枝”。

不久前,岚图汽车方面向媒体证实,企业正在大规模扩充智驾团队,并为极越员工开通“绿色通道”。12月24日,岚图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招聘已纳入正常的招聘体系。

12月17日,极越CEO业务顾问兼产品线负责人赵刚在朋友圈发文:“感谢蔚来/乐道、南京华海,为极越一线员工提供岗位机会。极越一线优秀的伙伴值得任何一家有爱、进取的公司所拥有!”他还透露,吉利、小米、小鹏、赛力斯等都在对接中,奇瑞商用车也发来邀请。对于上述情况,记者12月24日联系赵刚,其在25日回复记者称,他已从极越离职。

明星新势力浮沉启示

背靠百度和吉利,“明星新势力”车企极越备受外界关注。

12月13日,百度和吉利发表声明称:“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是百度控股与吉利控股投资设立的造车新势力初创公司,是探索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创新产物。由于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既定商业计划无法执行,经营遇到了挑战。”

据了解,夏一平在12月16日发布的文中称,造车需要太大的资金量,时代给了其最宝贵的机遇。“我有幸得到了中国最顶尖的人工智能公司和最领先的汽车制造公司的支持,没有它们,就肯定没有我的造车梦。两位行业的巨人不仅给极越投入巨大的资金,更带来人工智能、汽车制造方面深厚的底蕴,使得我们短短时间,打造出01、07两款业界瞩目的新车。”

虽然有百度和吉利两大巨头的支持,但极越的销量一直很低,直到近几个月才有所提升。企业公布的数据显示,极越2024年11月交付2485辆,1—11月累计交付超1.4万辆。

“极越的闪崩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造车新势力行业洗牌所导致的。”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记者,“极越的诞生有些特殊,夏一平本人并不是创始人,只是职业经理人,极越都是依靠背后的两大股东提供资源。夏一平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更多的从业经历是在软件领域。”

夏一平还表示:“我对营销的执念也占用了太多精力。作为CEO,我本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融资和战略规划上,却一度亲自下场操盘营销体系,分散了精力,让其他重要事务被忽略。”

“从市场销量来看,极越在业内的表现并不突出,这也间接说明极越的营销工作做得不够好,即便是在夏一平亲自下场营销的情况下。”贾新光表示,“资本疯狂涌入造车新势力行业的时代早已过去,特斯拉和比亚迪也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盈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盈利跑不通的话,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都会面临生存难题。回到极越身上,在自身表现不好、资本谨慎的情况下,还想要背后的股东去做巨额、持续的投入,这就不太可能。”

在极越闪崩后,其背后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都为极越的员工、车主等相关权益的保障做出承诺。“等善后工作结束后,极越这个品牌大概率也不会存在了。”贾新光向记者说道。

责任编辑:张丽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辽宁省9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营口、辽阳等5城新晋入选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辽宁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共有9个城

车企倒闭后,车主权益谁来维护?

调查动机近日,一则“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冲上热搜榜。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车企破产,我们车主怎么办”“车机服务功能还有保障、系统还能更新吗”...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进入新区间,对行业影响几何?

曾经一度在行业掀起风浪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近期表现稳定,反而令行业嗅到了新的商机。5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每吨逼近6.2万元,比5月20日的6.3万元相比出现微降。期货价格为每吨6.11万元,与5月20日的6.0...

2025年15万预算锁定全能战士!这辆电动轿跑如何成为Z世代出行答案

在 10-15 万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动轿跑市场,仿佛是高手过招的江湖,颜值高的性能不足,智能配置多的安全性又让人担忧。那么,有没有一款车能让追求个性、科技感和安全性的 Z 世代毫不犹豫地下单呢?今天就来深度剖析一下东风奕派...

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失速”自主品牌能否重构市场版图

本报记者方超石英婧上海报道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失速”之时,自主品牌却在加速冲入这条蓝海赛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在3月份的进口车市场中,受宾利飞驰、欧陆、添越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超豪华品牌降幅最大,同比下滑33.9...

2025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洞察

本报记者陈燕南北京报道“有些偏僻地方的设备要及时维护,不然出去玩很担心充电。”“高速充电桩太少。”“充电高峰期出现排队拥堵状态。”有不少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映射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合资新势力:从重启到重构

2025年无疑是合资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变革年”。今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举措,使其成为汽车行业的焦点。尽管相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才为6.8%,和4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总体乘...

私家车跑“顺风”出事故,意外险赔不赔?

顺风车是与他人合意,一同顺路搭乘前往目的地的共享出行方式,因其方便且实惠,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那么,搭乘的顺风车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意外险能理赔吗?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小张是...

“含华量”成合资车企新标签

近段时间,合资车企在智能化上的突飞猛进显而易见。这种进化背后,其实是合资品牌下大力气与国内智驾供应商合作的结果,一些品牌并不讳言此点,并将“含华量”作为一种竞争优势进行宣传。合资品牌如果在智驾方面迎头赶上,再配以传统品牌...

赛力斯连获两大央媒权威背书!以创新破局 重塑中国汽车品牌新高度

在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赛力斯正通过创新实践赢得国家级媒体的高度认可。5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重庆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一文开篇即以赛力斯超级工厂为典型案例,展现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

2024
12/31
14:16
浏览量: 42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