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铁警师徒见证春运铁路治安之变

铁警师徒见证春运铁路治安之变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8 13:57:13 | 点击:253

“旅客们,过年期间注意反诈,最近免密支付诈骗高发。记住这个口诀:不点链接,不转账,不贪小便宜,捂好自己的钱袋子。”2月12日,正值元宵节,本应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候,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三级警长、乘警孙鑫却在从北京开往南宁的Z5次列车上值乘。

春节期间人流量大、列车班次增加、不可控因素增多,乘警压力大。“做好提前宣传和预防很重要,另外,对乘客服务也要有温度。”这是孙鑫的师父、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一大队二级警长卢剑升对孙鑫的叮嘱。

2013年,时年24岁的孙鑫成为一名铁路警察,因“传帮带”“老带新”,成为卢剑升的徒弟。师徒二人在从警生涯里,体验过绿皮火车的低速、拥挤,也见证了如今中国高铁的速度。

“最大的变化就是治安。”卢剑升说,2007年21岁的他刚入警时,在人头攒动的列车里,铁警的工作以打击犯罪为主。绿皮火车的车窗没有封闭,列车一到站,靠近车窗的盗窃、抢劫等案件时有发生,甚至不时还有团伙上车作案。

乘警的技防手段有限,当时火车票实名制还未全面实施,有特殊情况时,乘警只能在嘈杂的候车室、车厢里人工排查旅客。2016年以前,孙鑫和卢剑升只能手动输入身份证号核查可疑人员身份,每天还要连接电脑上传、下载数据。该操作耗时费力、效率低下,旅客也颇有怨言。

“如今我们的工作理念已经变了,从原来的单纯打击犯罪、破案,变成了提前宣传、预防风险。”卢剑升说,随着时代变化,购票实名制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相继投入使用后,破案的效率越来越高,对犯罪行为的威慑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列车上的犯罪、纠纷也越来越少。

以前,惯犯时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作案。为方便排查防范,乘警甚至把这些人的照片制作成专用扑克牌在内部发放,靠着一双双“肉眼”守护旅客财产安全。技术越来越先进,盗窃不断减少。前几年孙鑫曾审讯过一个惯犯,该惯犯说,现在头一天偷手机第二天就被抓,必须“金盆洗手”。

列车的治安变好了,乘客也越来越文明。

在过去,一到春运时节,人们返乡如同搬家,带着大包小包、锅碗瓢盆蜂拥上车,生怕没了落脚处。闷热的车厢因拥挤常常连厕所也站满了人,要上厕所只能请里边的人临时出来,拥挤之中难免产生摩擦,车上也常发生口角甚至斗殴。

如今列车班次增加、车速越来越快,人员密度变小,车内还有了空调,这些硬件的提升大幅减少了乘客间的矛盾。“现在的乘客就算发生矛盾,也会尽量避免动手。特别是年轻人,大多会冷静地拿出手机拍摄留存证据,并请工作人员来处理。”卢剑升说。

乘警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以前严厉的执法者,变成了有温度的旅途护航员。

近日,卢剑升值乘的一班进京列车就发生过一场小风波。一名年轻乘客因急于放置自己的行李,未经同意就挪动了一名残障旅客的行李,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一时间车厢内气氛紧张。卢剑升迅速赶到现场将两人分开,随后分别安抚双方情绪。

“兄弟,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行动不便,行李被人挪动,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卢剑升诚恳地对年轻人说。面对残障旅客,他同样轻声道:“您别生气,年轻人可能一时着急,没考虑周全。”

经过一番调解,两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最终握手言和。卢剑升说,现在乘警更注重安检查危,提前排查安全隐患,处理旅客纠纷时也不再按部就班一律严肃处理,而是更讲究人性化。

旅客感受的温度不仅仅来自乘警,更体现在整个铁路系统的升级。近年来,12306客服平台推出各项针对性服务,对于盲人、听障人、重病残疾等不便出行的旅客,只需拨打求助电话,车站值守的客运民警便会迅速响应,协助旅客顺利进站。对于遗失财物的乘客,也能迅速拨打12306寻求帮助。

但铁路环境变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的电信诈骗,也让警察们不得不实时更新大脑“数据库”。

“我对新的诈骗手段不太理解,常常找孙鑫给我‘开小灶’。”卢剑升说,自己虽然是师父,但遇到不懂的,也常常向徒弟请教。

在列车上发生了电诈案件应该怎么处理?如何收集有效的信息来最大程度追回乘客损失?如何应对新型诈骗案例……经过“培训”,卢剑升也成了一个反诈好手,“孙鑫脑子灵活,能把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讲明白,我学明白了,再去普及给群众,效果很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覃靖涵 江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8日 02版

责任编辑:朱浩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车企倒闭后,车主权益谁来维护?

调查动机近日,一则“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冲上热搜榜。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车企破产,我们车主怎么办”“车机服务功能还有保障、系统还能更新吗”...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进入新区间,对行业影响几何?

曾经一度在行业掀起风浪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近期表现稳定,反而令行业嗅到了新的商机。5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每吨逼近6.2万元,比5月20日的6.3万元相比出现微降。期货价格为每吨6.11万元,与5月20日的6.0...

2025年15万预算锁定全能战士!这辆电动轿跑如何成为Z世代出行答案

在 10-15 万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动轿跑市场,仿佛是高手过招的江湖,颜值高的性能不足,智能配置多的安全性又让人担忧。那么,有没有一款车能让追求个性、科技感和安全性的 Z 世代毫不犹豫地下单呢?今天就来深度剖析一下东风奕派...

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失速”自主品牌能否重构市场版图

本报记者方超石英婧上海报道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失速”之时,自主品牌却在加速冲入这条蓝海赛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在3月份的进口车市场中,受宾利飞驰、欧陆、添越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超豪华品牌降幅最大,同比下滑33.9...

2025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洞察

本报记者陈燕南北京报道“有些偏僻地方的设备要及时维护,不然出去玩很担心充电。”“高速充电桩太少。”“充电高峰期出现排队拥堵状态。”有不少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映射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合资新势力:从重启到重构

2025年无疑是合资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变革年”。今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举措,使其成为汽车行业的焦点。尽管相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才为6.8%,和4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总体乘...

私家车跑“顺风”出事故,意外险赔不赔?

顺风车是与他人合意,一同顺路搭乘前往目的地的共享出行方式,因其方便且实惠,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那么,搭乘的顺风车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意外险能理赔吗?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小张是...

“含华量”成合资车企新标签

近段时间,合资车企在智能化上的突飞猛进显而易见。这种进化背后,其实是合资品牌下大力气与国内智驾供应商合作的结果,一些品牌并不讳言此点,并将“含华量”作为一种竞争优势进行宣传。合资品牌如果在智驾方面迎头赶上,再配以传统品牌...

赛力斯连获两大央媒权威背书!以创新破局 重塑中国汽车品牌新高度

在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赛力斯正通过创新实践赢得国家级媒体的高度认可。5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重庆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一文开篇即以赛力斯超级工厂为典型案例,展现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

冰雹造成人车损失怎么办?

进入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冰雹会导致一些车辆天窗、挡风玻璃出现碎裂等情况。不少车主关心,保险如何赔付?“冰雹属于自然灾害,车损险涵盖此类损失。如果车主投保了车损险,那么挡风玻璃及车窗破损、车身凹陷(雹坑)、车灯损坏、天窗...

2025
02/18
13:57
浏览量: 2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