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辽宁北票市工业遗产申遗取得重大突破

辽宁北票市工业遗产申遗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5-14 21:13:16 | 点击:26557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2025年5月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三宝煤矿、台吉煤矿2片街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批复》,标志着北票市在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成果不仅为北票市冲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动能,更以“工业记忆+文旅融合”模式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1.jpg

      北票市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存与辽西古果化石、中华龙鸟化石见证远古生命奇迹。辽代史称川州,莲花山下的契丹壁画见证于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煤获名,冠山、台吉、三宝矿区铸就工业脊梁。亿吨煤产量,为新中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2001年资源枯竭转型,冶金与辣椒产业又蓬勃兴起。如今,古生物化石群、辽墓壁画与千米竖井工业遗址并立,述说从恐龙时代到工业文明、生态蝶变的万年传奇。

2.jpg

      三宝煤矿、台吉煤矿两大核心区域,现存生产设施、办公建筑、职工生活区等历史遗存46处,包括苏式矿工俱乐部、早期矿井提升设备等珍贵工业文物。批复文件明确指出,两街区“历史价值高、物质形态丰富、特色鲜明”,完整记录了东北工业发展脉络,具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价值。

3.jpg

      其中,台吉煤矿街区的台吉万人坑遗址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安葬着3.1万余具死难矿工遗骨,是揭露日本侵略者“人肉采煤”暴行的重要实证,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宝煤矿街区则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场地平整46.5万立方米、绿化植树3000株,将废弃矿区转型为占地23公顷的城市公园,实现环境面貌根本性改善。

4.jpg

      辽宁省政府明确指示,北票市需在一年内完成街区保护规划编制,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更新与公共服务提质工程。规划将借鉴景德镇三宝村“遗址公园+博物馆群”模式,利用声光技术还原采煤流程,保留红砖墙、老厂房等元素植入文创市集,并开发“矿工生活体验馆”等特色项目。

5.jpg

      北票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将以“工业遗产+非遗工坊+特色餐饮”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条。参考省内同类项目经验(如石龙区煤矿遗址公园怡康养老医疗项目吸引投资3.01亿元),结合北票实际,预计通过文旅融合带动周边增收数百万元。台吉万人坑遗址安防工程已启动升级,总投资1212万元,涵盖展馆、纪念碑、消防设施等配套完善。

6.jpg

      街区转型直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智慧管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建设优化社区环境;导游、手工艺制作、景区运营等新业态可创造千余个就业岗位。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工业记忆的活化将重塑社区文化认同——北票市计划组织矿工后代参与历史故事讲述,设立工业记忆口述史馆,推动台吉万人坑遗址申报“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7.jpg

      生态保护同步推进:三宝矿区公园通过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实现“黑煤山变花果园”,年增绿3000株、铺设彩砖1.1万平方米,既降低粉尘污染,又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条件。北票生态环境局将探索“工业遗址+生态廊道”复合利用模式,助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北票市正构建“全域文博体系”,将工业遗产与红山文化遗存有机串联。作为朝阳地区红山文化遗址调查重点区域,北票已完成50余处遗址考古工作,为文旅线路整合提供支撑。朝阳市“十四五”文旅规划明确提出“整合红山文化、工业遗产等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北票作为核心区将深度参与。

8.jpg

      刚刚上任不久的北票市委书记孙立文表示,将探索多元合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街区保护开发,同时保障居民权益。未来三年计划实施重点保护工程,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

随着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获批,这座拥有百年采煤史的塞北煤城,正在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从“煤城”到“文城”的转型之路,既承载着工业文明的记忆温度,更昭示着资源型城市以文化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突围。


编辑:唐玲

【作者:文/孙仲兴 蒋海东】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引领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为何这所大学超七成毕业生选择西部

  7月,新疆姑娘李美玲将前往塔里木油田,在大漠戈壁中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李美玲是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尽管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这个行业面临着更多的不便和困难,但经过专业学习...

今天起,机票燃油附加费上调!

 日前,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自7月5日(含)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如下:  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  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燃油...

这封信跨越三千多公里,连接起河南机电与谢依特小学的推普云课堂

  “说好普通话,不仅能帮助你们学习更多知识,更是连接祖国各地的桥梁……”近日,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语润四方”J小匠推普实践团的云端课堂结束后,谢依特小学的伊丽娜·托仑以普通话向班级同学朗读起了志愿者们写给谢依特小学的同...

到大学去:传承人“组团创新”,非遗“跨界生长“

富春茶社点心类创新品种寿桃酥,蕴含健康长寿的寓意。扬州大学供图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树人,也是如此。  当南腔北调的方言在同一个教室里响起,当刻刀、染料、丝线被用来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这些从四面八方...

触碰百年前的那份滚烫——音乐剧《觉醒年代》这样走近青年

  音乐剧《觉醒年代》剧照。  张小群供图  《国际歌》再次响起,李大钊与陈独秀举拳宣誓的身影沉浸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此刻,舞台上下,百年前后的青年再次完成了一场跨时空对话。  音乐剧《觉醒年代》第六轮演出落幕了,时光仿佛...

兰州理工大学宣讲团以青春之声点燃“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火炬

 “原来‘两弹一星’不仅是课本上的名词,更是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写就的史诗。”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中学七年级学生马小梅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道。  6月26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星火“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走进果园中学,以珍贵影...

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立足本地资源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动能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 和璐瑶 张禹泽    走进公安县黄山头镇,映入眼帘的是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孕育了马鞍山村这个以生态为底色,不断深耕花卉产业的生态村。    自然资源禀赋的精准

练“救”应急本领 守护生命安全——烟台 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区消防救援 大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灭火 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菻)为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突发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灭火疏散逃生演练活动。本次...

红色故事“声声”不息!烟台高新区2025年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 潘静宇)6月25日下午,烟台高新区2025年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决赛在创业大厦成功举办。选手们聚焦“薪火相传”主题,用一个个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奏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

烟台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硬管理”托起“软服务”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明明)“以前办业务,最怕人多拥挤、环境嘈杂、手续繁琐。现在大厅秩序特别好,大家都自觉排队,还有专人指导帮助,办事心情都舒畅了。”前来办理社保业务的张女士感慨道。烟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精细...

2025
05/14
21:13
文/孙仲兴 蒋海东
浏览量: 265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