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产品层出不穷-向“新”而生 向上生长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产品层出不穷-向“新”而生 向上生长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9-12 16:44:22 | 点击:28194

 今年以来,合肥新能源汽车这一首位产业迎来爆发性增长。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合肥众多企业向“新”而生,向上生长,不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推出引领行业潮流的新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度高企,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移动充电桩:

  “车找电”变成“电找车”

  开着电动汽车,忽然缺电,附近又没有充电桩,该怎么办?日前,由国轩高科研发的移动充电桩在合肥正式“上岗”,从以前的车找电,变成现在的电找车。

  9月6日中午,新能源车车主杨先生将自己的爱车停到了京台高速合安段的丰乐服务区,打开手机“易佳电”小程序,为自己的爱车下了一个订单。没多久,一个“行走的充电桩”就找了过来。杨先生拿着充电手柄,熟练地给车充上了电。“移动充电桩可以直接来到车边充电,真是太方便了,而且充电速度也很快。”杨先生对这样的充电体验表示赞叹。在杨先生的手机上,充电电量、充电费用、充电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

  “该款产品不受车位限制,能最大化为车主提供服务。”据安徽易加能工作人员朱德华介绍,目前该产品在全国已投放1000台,其中合肥市400台,后续将加大在合肥的投放力度。

  无人驾驶清扫车:

  可承担3~5个环卫工人工作量

  每小时清扫范围覆盖5000平方米以上、可以承担3~5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日前,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国首款10万元以内的中型无人驾驶清扫车在合肥“问世”。

  “无人清扫车‘骁清C01’从车辆底层、中央控制器、外观造型到软件算法全部由我们自主研发设计。”中科智驰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丁骥介绍,用户可通过APP选择全覆盖清扫、沿边清扫和特定区域清扫功能,产品具备自动充电、自动加水、低电缺水或尘满时自动回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骁清C01”能够自主作业,无需现场看管,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有效解决环卫工人招人难、人力投入高等问题,重点为相对封闭园区环境提供智能清洁服务,可覆盖工厂、机场、社区、公园、校区等多场景。

  “今年我们的技术团队在智能环卫领域又突破了众多技术壁垒,成功将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以低成本技术解决方案,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无人驾驶清扫车。”丁骥介绍,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应用方案。

  自动驾驶电动巴士:

  可自主感应前方道路信息

  往返工厂与研发中心,大众安徽的自动驾驶电动巴士已经成为宿松路上一道“移动的风景”。

  “这辆巴士可以乘坐9人,驾驶位置上坐着的,并非传统意义的司机,而是预备突发状况的安全员。依靠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这辆车可以有效扫描识别周围障碍物,自主感应前方道路信息,实现自动驾驶。”大众安徽物流规划工程师丁梦楠介绍。

  大众安徽智慧物流项目今年4月正式启动,其中L4级自动驾驶电动巴士往返于大众安徽工厂与研发中心之间,穿行16个交通路口,全长约10km。自动驾驶电动巴士安装了4个摄像头、6个激光雷达、7个毫米波雷达,可识别每一种路况,自主感应前方道路信息,对交通信号灯、行人、自行车等进行有效视觉识别。

  纯电动洗扫车:

  适应不同场景全方位清洁需求

  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发,日前,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引领行业的创新之作——首款客车造型的纯电动洗扫车。

  据介绍,该款洗扫车采用全电动设计,实现了零排放、低能耗、低噪音、低水耗、高清洁效率、长续航等环保作业的要求,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全方位清洁需求。在作业方面,新产品的喷水时间、排污时间和电驱动时间都显著延长,续航能力超过12小时,并且还装备了更大容量的水箱和垃圾箱,能够有效降低作业耗水量和排水次数。

  “我们在‘三电’(电机、电池、电控)方面进行了深入优化,并对整车造型和各项指标进行了大规模的正向开发设计。公司对新能源产品的前景充满信心,未来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将大幅上升。”劲旅环境副总裁徐迎春说。

  ·本报记者 赵俊松·

(责任编辑:戴贤军)

免责声明:中国网汽车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引领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为何这所大学超七成毕业生选择西部

  7月,新疆姑娘李美玲将前往塔里木油田,在大漠戈壁中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李美玲是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尽管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这个行业面临着更多的不便和困难,但经过专业学习...

今天起,机票燃油附加费上调!

 日前,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自7月5日(含)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如下:  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  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燃油...

这封信跨越三千多公里,连接起河南机电与谢依特小学的推普云课堂

  “说好普通话,不仅能帮助你们学习更多知识,更是连接祖国各地的桥梁……”近日,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语润四方”J小匠推普实践团的云端课堂结束后,谢依特小学的伊丽娜·托仑以普通话向班级同学朗读起了志愿者们写给谢依特小学的同...

到大学去:传承人“组团创新”,非遗“跨界生长“

富春茶社点心类创新品种寿桃酥,蕴含健康长寿的寓意。扬州大学供图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树人,也是如此。  当南腔北调的方言在同一个教室里响起,当刻刀、染料、丝线被用来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这些从四面八方...

触碰百年前的那份滚烫——音乐剧《觉醒年代》这样走近青年

  音乐剧《觉醒年代》剧照。  张小群供图  《国际歌》再次响起,李大钊与陈独秀举拳宣誓的身影沉浸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此刻,舞台上下,百年前后的青年再次完成了一场跨时空对话。  音乐剧《觉醒年代》第六轮演出落幕了,时光仿佛...

兰州理工大学宣讲团以青春之声点燃“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火炬

 “原来‘两弹一星’不仅是课本上的名词,更是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写就的史诗。”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中学七年级学生马小梅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道。  6月26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星火“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走进果园中学,以珍贵影...

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立足本地资源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动能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 和璐瑶 张禹泽    走进公安县黄山头镇,映入眼帘的是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孕育了马鞍山村这个以生态为底色,不断深耕花卉产业的生态村。    自然资源禀赋的精准

练“救”应急本领 守护生命安全——烟台 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区消防救援 大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灭火 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菻)为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突发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灭火疏散逃生演练活动。本次...

红色故事“声声”不息!烟台高新区2025年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 潘静宇)6月25日下午,烟台高新区2025年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决赛在创业大厦成功举办。选手们聚焦“薪火相传”主题,用一个个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奏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

烟台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硬管理”托起“软服务”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明明)“以前办业务,最怕人多拥挤、环境嘈杂、手续繁琐。现在大厅秩序特别好,大家都自觉排队,还有专人指导帮助,办事心情都舒畅了。”前来办理社保业务的张女士感慨道。烟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精细...

2023
09/12
16:44
浏览量: 2819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