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中医世家的传承者——访马氏第10代中医传承人马兴洲

中医世家的传承者——访马氏第10代中医传承人马兴洲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7-13 18:20:50 | 点击:20203

       每日新闻网讯(李世义):中医药学历经千年发展演变,名医名师灿若星辰,他们很多特殊疗法、独家秘方、特殊手法在传承中得以创新发展,造福患者,庇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家住黑龙江省宾县宁远镇,从18岁开始行医,至今已行医67年。全科中医,60多年的岁月里,被全国各地邀请前往和慕名而来的各种疑难杂症患者摞起来有几米高的处方见证了老人家对中医事业的付出。马氏第10代中医传承人马兴洲,老先生现年85岁,身轻体健耳不聋眼不花。名医者时医也,也是在一个地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受益患者信赖的基础上形成的。

李1111111111111111.png

       近日,通过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亲身经历受益患者贾永贵先生的介绍结识了这位85岁的老中医师,经过几天的接触,聊了几次后,同时见到了一张马氏祖传医学源流照片内容与交流:马老医生出生于清朝末年,18岁开始行医,他说,像我们这种中医家族,以前都是内部传承,且传男不传女,我是我们这一辈的孙辈,所以小时候不管是我父亲还是爷爷,都对我特别严格,七岁开始就要背各种医书和汤头歌。“那时候哪懂什么意思啊,但就像谢逊逼着张无忌背七伤拳谱一样,先硬记在心里,长大后慢慢就明白了,甚至在看某些病时,才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医书里的某句话是这个意思。”他向每日新闻网表示。

       马兴洲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 、爷爷都是家乡有名的中医。马兴洲认为,作为中医世家的后人,没有精湛的医术是不行的,刚过而立之年的马兴洲耐得住寂寞,熬得住清苦,坐得住冷板凳,一有空就读书看书,跟着父亲学写临床日记。他省吃俭用,用省下来的钱买来大量医学书籍,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曾受过多名名医大家的指教更使他受益匪浅。经过多年不断访贤求师,切磋学问,探讨医理,精进医术,再加上他治病用药讲究“精专”,辨证论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终成一代惊世名医。

李222222222222222222.png

       马兴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多年来,他热爱中医药卫生事业,工作兢兢业业,技术精湛,博采众长,擅于审因辨证,强调治病求本,处方精练巧妙,慕名而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但他始终秉承“医无贫贱”的工作理念,耐心细致地诊治每位患者,许多久治不愈的风湿、中风、心脏、脱发、不孕不育等疑难病症,在马兴洲那里妙手回春。

家住辽宁营口鲅鱼圈区的贾先生2017年,由于工作原因压力过重,生活压力过大,精神高度运转,导致头发全部脱落,他先后到国内多家大医院求医问诊,花去近十万多元没有一点效果。期间,通过朋友介绍有缘结识马兴洲老先生,老先生把完脉后并结合贾先生的身体状况,用他的全方位整体机理对贾先生的状况对症下药,用了近六个月时间,只花了近两万多元就治好了贾先生的全脱。

李333333333333333.png

       黑龙江克东王女士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多年,2016年开始,总是感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症状,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后期长期卧病在床。经过马兴洲老先生用三个多月的时间,用中医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至今九年多时间没有再复发。马老先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升华到理论的高度。

黑龙江省宾县胜利镇刘福来女儿结婚十二年不孕不育,经过马老先生三副汤药,一副料药服用后,次年喜得贵子。

鲅鱼圈区路晓颖女士患风湿、类风湿、产后风多年遭受疾病困扰,马老先生用多方调整一个月时间治愈,已十多年无复发。

       马兴洲是马氏中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全面继承家传秘方医技,不断总结探索实践,将马氏中医药学进一步引入精深,他总结经验,集其大成,在他看来,中医不单是一门治病技术,更是一门能帮助人们营造身心和谐、阴平阳秘状态的伟大艺术,而他对中医技艺的追求永无止境。“作为一名中医的传承者,有责任和义务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让更多的人受益。”听到马先生的这一番话后笔者明白了,支撑他的那种更重要的力量是责任,传承的责任。中国千年的医学文化,他有责任传承,也必须传承!

       写在最后:每日新闻网新闻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很荣幸能拜访到这样源远流长的中医世家的耄耋老人,我们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中医国粹,能像这样的家族一样,一代代传承不断,救护四方百姓,把中医医疗事业发扬光大。

马兴洲老先生也提供了他的对疑难杂症疾病患者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电话:15045183969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李世义】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懂点“肠”识,守护健康“肠”态

●目前在我国IBD已从过去的少见病逐渐发展成常见病。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西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由于IBD具有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特点,又被称为“绿色癌症”。与普通感染性腹泻不同,IBD病程长、难治愈,...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5月21日为小满节气,此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小满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建议,养生“小得盈满”即可,运动、饮食、睡眠等应讲究“有度”,不宜太“满”。图为AI生成。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气温...

全国首个“心佑小屋”点亮 31名西藏先心病患者在南京免费救治

  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心佑小屋”。人民网 周梦娇摄  人民网南京5月20日电 (周梦娇)20日上午,全国首个“心佑小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点亮,作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系统承担疾病...

小满未满,祛湿防寒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5月21日将迎来小满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伯华介绍,小满节气标志着暑气渐升、雨...

这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也被誉为“刮油神器”!

油柑原本是小众水果,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不过,近两年随着油柑饮品的爆火,油柑也逐渐被人知晓,认可度不断增加,被誉为便秘人士的“救星”。油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水果,它的营养如何?吃了它真的能润肠通便吗?一起了解↓01 油柑让人...

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它的“寿命” 这些信号可能是甲状腺在“求救”

追剧、刷手机……很多人晚上玩着玩着就到了半夜。你可能知道,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受阻,导致毒素积累,损伤肝细胞。但你可能并不了解,熬夜的危害远不止损伤肝脏,更会消耗甲状腺“寿命”!01熬夜消耗甲状腺...

发展中医事业传承中医文化 一一记何长中和他的中医理疗馆

本刊、网 王平、耿治国何长中,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张各行政村张瓦房组人,高中文化,共产党员。最近他在安徽涡阳县牌坊镇耿皇集开一家中医理疗馆甚是红火,前来就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馆内中 药味香浓,床位暴满。只因奇特确实的疗效引...

牙龈肿嘴起疱都赖换季“上火”?

最近,有不少患者因牙龈肿痛出血、嘴唇起水疱前来门诊就医,他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换季“上火”所致,需要吃些败火药。其实,这些症状与季节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牙龈出血是牙菌斑在捣乱●症状识别刷牙出血;啃苹果留下...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今年毕业季起,云南全省92所高校将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在80分以上的学生,毕业时可领到“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网友生动地称其为“身体倍儿棒”证书。近年来,“脆皮大学生”等戏谑称呼引发人...

“控糖族”注意 这些“伪粗粮”升糖比大米更快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知:粗粮升血糖较慢,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事实上,粗粮是个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粮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粮甚至是“伪粗粮”,它们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细粮还要快。种类选不对升糖速度快吃起来口感糯糯的糯性...

2024
07/13
18:20
李世义
浏览量: 2020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