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乡村医生刘永生:47载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乡村医生刘永生:47载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8-22 11:32:37 | 点击:6451

秦岭脚下,黄河岸边。

64岁的乡村医生刘永生,被四里八乡亲切地称为“村里的120”。谁家有个急病,一通电话,他就背着医疗箱赶来。

从医47年,刘永生接诊病人少说也有10万人次,出诊万余次。“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一生的事业。”刘永生这样说,也这样做。

“群众有需要,我就马上到”

“永生,你嫂子口吐白沫,咋都叫不醒,你快来!”天蒙蒙亮,接到电话,刘永生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拿起药箱就往村民宋茂林家赶。

对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来说,这样的情况他已习以为常。

一进门,刘永生根据经验判断:是突发脑梗!他赶紧联系车辆,将人送到县医院急救。等病人脱离危险出了院,刘永生又马上带着针灸工具上门治疗。宋茂林紧紧拉着他的手不放:“永生,要不是你,人早就没哩。”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不少乡亲对刘永生的评价。

多年前,村民张继邦的老伴在挖药材时摔断了腿,是刘永生爬到坡底,小心翼翼给背回村里。康复治疗一连几年,刘永生的照护不曾中断。

村里的李秀珍老人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身上因病溃烂惹来蝇虫,刘永生为她细致清洗消毒、打针施药,一系列规范治疗让老人病情得到极大控制。

刘永生值守的卫生室里,四壁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多年扎根,村子里谁是慢性病患者,谁得了重症,刘永生心里装着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会预防、能诊断、会看病、能治疗、会转诊——他为自己定下“15字方针”。

“群众有需要,我就马上到。”刘永生说,“只要身体干得动,就一定让乡亲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我。”

乡村医生刘永生在出诊的路上。(受访者供图)

“乡亲们需要的,我就会学习”

1976年高中毕业后,刘永生回到村里,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又成了乡村医生。

亲身体验上百味中草药,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多次自费参加全国各地知名专家教授举办的特色医疗技术培训班,护送患者去上级医院时详细记录如何救治用药……刘永生边看病、边学习、边琢磨。

他忘不了母亲反复念叨的事:两岁那年,刘永生右腿出了意外,家里没钱看病,母亲急得放声大哭。村党支部知道后,动员大伙儿三角五毛共凑了20块钱,及时治好了他的病,才没落下残疾。

“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个医生,不要忘了乡亲们给咱的帮助。”母亲的话一直响在他的耳边。

白天忙着接诊出诊,到了晚上,刘永生就在卫生室铺张床,剪贴好搜集的方子,写下检查复诊的体会。“乡亲们需要的,我就会学习。”为了一个问题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是常有的事。

中医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手法复位,西医的导尿、洗胃、接生,针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的学习实践,刘永生总结掌握了一套方便快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子:“能让乡亲们在村里治好病的,就不让他们来回奔波!”

乡村医生刘永生在给患者看病。(受访者供图)

“把治病救人的事业继续做下去”

一度,家人也劝过刘永生“走出去”挣钱。

想到那些弥留之际不喊儿女却喊着自己名字的患者,想到有乡亲说的“儿子在电话里,永生在我身边”,刘永生坚定了在村医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的决心。

春去秋来,一袭白褂走村串户,他也亲眼见证了基层卫生事业和乡村振兴的长足发展。

“过去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一个药箱一把伞,一方铺盖路上盖。”刘永生回忆。

如今呢?村卫生室成了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可以化验、制氧、做心电图。刘永生用一段顺口溜来形容:“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如果有人疾病发,十分钟后到他家。”

刘永生的儿子刘博,毕业后也成了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孙女上大学也选择就读医学专业。刘博说:“父亲从医时对病人的态度,勤勉好学、认真钻研的劲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乡亲们对父亲那种亲热和尊重,也让我对这份职业越发热爱。”

问到什么时候退休,刘永生这样作答:“年过六十不算老,农村医疗只管搞,胸中只要有口气,背上药箱不放弃。”

他说:“我要把治病救人这个事业继续做下去。”

乡村医生刘永生入户看望患病群众。(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仝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懂点“肠”识,守护健康“肠”态

●目前在我国IBD已从过去的少见病逐渐发展成常见病。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西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由于IBD具有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特点,又被称为“绿色癌症”。与普通感染性腹泻不同,IBD病程长、难治愈,...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5月21日为小满节气,此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小满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建议,养生“小得盈满”即可,运动、饮食、睡眠等应讲究“有度”,不宜太“满”。图为AI生成。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气温...

全国首个“心佑小屋”点亮 31名西藏先心病患者在南京免费救治

  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心佑小屋”。人民网 周梦娇摄  人民网南京5月20日电 (周梦娇)20日上午,全国首个“心佑小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点亮,作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系统承担疾病...

小满未满,祛湿防寒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5月21日将迎来小满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伯华介绍,小满节气标志着暑气渐升、雨...

这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也被誉为“刮油神器”!

油柑原本是小众水果,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不过,近两年随着油柑饮品的爆火,油柑也逐渐被人知晓,认可度不断增加,被誉为便秘人士的“救星”。油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水果,它的营养如何?吃了它真的能润肠通便吗?一起了解↓01 油柑让人...

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它的“寿命” 这些信号可能是甲状腺在“求救”

追剧、刷手机……很多人晚上玩着玩着就到了半夜。你可能知道,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受阻,导致毒素积累,损伤肝细胞。但你可能并不了解,熬夜的危害远不止损伤肝脏,更会消耗甲状腺“寿命”!01熬夜消耗甲状腺...

发展中医事业传承中医文化 一一记何长中和他的中医理疗馆

本刊、网 王平、耿治国何长中,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张各行政村张瓦房组人,高中文化,共产党员。最近他在安徽涡阳县牌坊镇耿皇集开一家中医理疗馆甚是红火,前来就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馆内中 药味香浓,床位暴满。只因奇特确实的疗效引...

牙龈肿嘴起疱都赖换季“上火”?

最近,有不少患者因牙龈肿痛出血、嘴唇起水疱前来门诊就医,他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换季“上火”所致,需要吃些败火药。其实,这些症状与季节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牙龈出血是牙菌斑在捣乱●症状识别刷牙出血;啃苹果留下...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今年毕业季起,云南全省92所高校将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在80分以上的学生,毕业时可领到“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网友生动地称其为“身体倍儿棒”证书。近年来,“脆皮大学生”等戏谑称呼引发人...

“控糖族”注意 这些“伪粗粮”升糖比大米更快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知:粗粮升血糖较慢,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事实上,粗粮是个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粮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粮甚至是“伪粗粮”,它们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细粮还要快。种类选不对升糖速度快吃起来口感糯糯的糯性...

2023
08/22
11:32
浏览量: 645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