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2023服贸会丨淡淡药香,浓浓深情——中医药为“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搭建“健康桥梁”

2023服贸会丨淡淡药香,浓浓深情——中医药为“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搭建“健康桥梁”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9-09 09:40:07 | 点击:4708

新华社记者李恒、郁琼源、林苗苗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怎样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中医药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系列高峰论坛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嘉宾汇聚一堂,围绕“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主题,深入研讨展望未来。

  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恒 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自古以来,中医药就伴随商贸活动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如今,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健康福祉。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先后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摩尔多瓦、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马来西亚等援助建设或合作设立中医中心,派遣中医专家提供针灸、推拿、中医内科等诊疗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等方面的在华培训项目;以青蒿素为技术核心,为30多个国家援助建设抗疟中心,培训专业人才3000余名……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介绍,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共进、守望相助,积极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中医药援助和支持。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愿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处方和中国方案”……论坛上,“中国处方”在众多嘉宾中激发共鸣。

  利比里亚卫生服务部副部长弗朗西斯·凯特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多年前自己因左手瘫痪以来,传统医学改变了她生活的故事。“作为一名医生,我非常理解传统医学的使用。应该加强对传统医学知识的适当培训,并继续努力确保传统医学继续成为减轻人类病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医药国际合作成果”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介绍,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拉共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和《四部医典》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22年1月发布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加强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服务平台建设,组派中医援外医疗队,鼓励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方式探索建设中外友好中医医院。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表示,中医药以其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博大哲学智慧、独特诊疗体系、健康养生理念、内在经济潜力受到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欢迎和认可。未来,中医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今年服贸会期间,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到中医药展区参展参会,国内的参展机构共有19个省区市约150家机构线下参展参会,均超过往年。

  2023年服贸会期间中医药展区,工作人员在交流洽谈。新华社记者 李恒 摄

  江西以“江西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为主题,在展台设置中医药材标本墙,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中医药材切割、制丸等非遗炮制技艺;云南重点展示傣医锤筋、推拿、拖擦疗法、中医耳穴压贴服务等引来不少外国参展商前来咨询交流……穿梭在服贸会的多个展区展位,淡淡“中药味儿”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2023年服贸会期间中医药展区,工作人员在展示中医技艺。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要继续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优势,继续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持续推动中医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徐祥丽、刘叶婷)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多发性骨髓瘤:骨骼 “无声的破坏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没有外伤,却突然腰痛难忍,检查后竟发现是骨骼被‘蛀空’了”“体检时偶然查出贫血,进一步检查才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常以 “隐匿” 的方式伤害身体,尤其是骨骼系统,被称为 “无声的破坏者”。作为一种...

儿童肺炎不是 “小毛病”!早期识别这 3 个症状,避免延误治疗

“孩子咳嗽发烧,是不是普通感冒?”“吃了几天药不见好,会不会拖成肺炎?” 秋冬季节,儿科门诊总能听到家长们类似的焦虑询问。在很多人眼中,肺炎只是 “严重一点的感冒”,但数据显示,肺炎是我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2023
09/09
09:40
浏览量: 470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